章節4
《贈汪倫》一詩的來曆
唐朝時有個叫汪倫的人。
他特別崇敬李白的才學,總想找機會和李白接近。可是有什麼辦法能讓李白到自己家鄉來一趟呢?他想了好久,才想出一個好的辦法。人們都知道李白喜歡喝酒,汪倫就給李白寫了一封熱情的邀請信。信上是這樣寫的:
先生好遊乎?
此地有十裏桃花;
先生好飲乎?
此地有萬家酒店。
李白看到熱情洋溢的邀請信,便高高興興地去了。
李白轉了半天,沒看到十裏盛開的桃花,也沒看到有一萬家酒店。
李白很納悶,就問汪倫,汪倫解釋說:“十裏桃花不是桃林,而是此地有一處潭水,名叫十裏桃花;萬家酒店並非是有一萬家酒店,而是酒店的主人姓萬。”
李白聽了,不禁哈哈大笑。對於汪倫這個善意的玩笑,李白絲毫沒有責怪。幾天下來,戀戀不舍,臨走時,汪倫唱著歌為李白送行。李白深受感動,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情,寫下這首著名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羅貫中與傳世名著《三國演義》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常常手不離卷,甚至神魂顛倒,鬧出不少笑話。一天,羅貫中家裏的人都出去了,他在家專心致誌地寫《三國演義》。
一個乞丐上門討求,求道:“秀才行行好,小人斷糧幾天了。”羅貫中正寫“群英會蔣幹中計”,書中周瑜領蔣幹查看後營糧草。他聽乞丐說“斷糧”,頭也沒抬就連連念道:“營內糧草堆積如山,即可取之!”念了一會兒,他又自顧寫他的書了。那乞丐,便毫無顧忌地進屋拿了些米就走了。恰巧這事被近旁一個小偷看到了,他也放心大膽地進屋,把羅貫中家的米糧全拿走了。他妻子回來一看,糧囤底朝天了。著急地說:“家裏沒有吃的,人都快餓死啦,到底還管不管啊?”羅貫中剛寫完“出隴上諸葛裝神”一回,聽妻子說“沒吃的”,不禁擱筆哈哈大笑道:“隴上麥熟,何不食之?”其實麥子還沒吐穗哩,妻子知道多說無用,隻好借些糧食回來度日。
過了些時候,地裏麥子將熟了,野豬成群結隊鑽進地裏,又吃又糟蹋,妻子急得團團轉,要羅貫中拿個主意。羅貫中正寫“關雲長水淹七軍”,便不耐煩地道:“欲操勝券,放水淹之,放水淹之!”於是,麥地裏灌滿了水,野豬是灌跑了,卻水害成災,連鄰居的麥子都爛掉了不少。水淹後的麥子七倒八歪,妻子問他如何收法,誰知羅貫中把“陸遜火燒連營700裏”的手稿往袖管裏一揣,滿麵怒容地說道:“速速火攻,以火取之,以火取之!”說罷,竟點起一把火直奔麥田。妻子一看,慌忙大喊:“救火啊!救火啊!”左鄰右舍聽說羅貫中要到麥田裏放火,都說這人定是瘋了!而羅貫中這時正構思“劉皇叔哭求孫夫人回荊州”一節,他忽然想到一句“欲退東吳兵,須求東吳人”,便丟下火把,當著眾人,雙膝跪倒在妻子麵前,哭著哀求起來:“啊呀,孫夫人哪,千不對萬不對都是我玄德的不對!你千不念,萬不念,也該念在夫妻情份上,饒了我這一次吧。”
羅貫中哭得聲淚俱下,聽的人樂得前俯後仰。眾人細一問,才知道羅貫中一門心思寫《三國演義》,故而做出這一樁樁瘋瘋癲癲的奇事來……蒲鬆齡與《聊齋誌異》
蒲鬆齡年輕時進京趕考,殿試文章獨出一格,主考官很賞識,點了他的頭名狀元。
可是,一到金殿,皇帝見到蒲鬆齡長得醜,就對主考官大發脾氣,說:“堂堂聖朝,怎麼叫醜八怪當狀元?”主考官說:“萬歲,有道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別看他相貌醜,肚中才學在考生中是鶴立雞群哩!”皇帝說:“說什麼也不能讓醜八怪當狀元。”蒲鬆齡心想:碰上這個混帳皇帝,即使當了官,有力氣也使不出,有翅膀也張不開。一氣之下,就背了包袱回家啦。
有一天,一個駝背大爺,拄著拐杖,慢慢走來,問道:“怎麼啦,有哪樁事惹你氣悶?”蒲鬆齡說了自己的心事。駝背大爺說:“我講個故事給你解解悶,好嗎?”“好呀,請!”駝背大爺就說了馬駿漂到羅刹國的故事。原來在那裏,相貌醜陋的人,當作是美的,可以做達官貴人;相貌好看的人,卻當作是妖魔鬼怪,當作是醜的。馬駿因為生得英俊,人家見了他就逃。後來馬駿在臉上塗了鍋灰,國王馬上重用了他。蒲鬆齡邊聽邊想,開初很不高興,可聽完後,想了想,又說:“老大爺,這故事真好!這樣好壞不分,黑白顛倒的事,世上多著哩。”“我們這裏,會講故事的人多的是,你有一肚文才,為什麼不把這些記下來,讓世人去評議呢?”蒲鬆齡雙手一拍說:“好主意!好主意!老大爺,你說說我該怎麼做?”駝背大爺說:“你得先做到四個字。”“哪四個字?”“酸、甜、苦、辣!”“這‘甜’是嘴巴甜,對人要和氣、稱呼要好聽,男女老少都接近,故事多得寫不完!”
“對!這‘酸’字是—”“‘酸’是心腸酸,故事裏的人傷心,你就要流淚,要是長了木頭心,故事哪能動人心?”“對!這‘苦’字是—”“‘苦’有兩層意思。”“哪兩層?”“一層是泡壺濃茶,講故事的人渴了,就喝上一口,潤潤喉嚨。濃茶不是苦的嘛?”“對!還有一層呢?”“還有一層是:寫故事要做到寒冬臘月不怕冷,大暑炎炎不怕熱,無衣無食不怕苦!”“對!這‘辣’字是—”“‘辣’也有兩層意思。”“哪兩層?”“一層是備一份煙,愛抽煙的人,抽會兒煙,提提神,講起故事來起勁。煙可不是辣麼?!”“對!還有一層呢?”“還有一層是:故事該辣的地方要辣,不要怕傷人,辣能醒人。”“對對對!我這就記下了!”
這以後,蒲鬆齡真得照著老大爺的話去做了,他聽人家聊了一輩子故事,也給人家講了一輩子故事。蒲鬆齡活了70多歲,寫了好多好多的書,臨死的時候,他覺得天下奇事還沒有寫完,所以有一隻眼睛一直沒有閉上。
他把聽來的故事都寫了下來,給定個名兒叫《聊齋誌異》。唐玄奘取經
唐朝有位和尚叫玄奘。他為了研究佛教,決心去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取經。
玄奘來到邊境要塞瓜洲時,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聽說他要去印度取經,就搖著頭對玄奘說:“你取經的這條路太難走了,那裏有沙漠,有雪山,根本沒有人走過,你可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啊!”玄奘聽後,鄭重地對老人說:“謝謝您的關心,我立誌去西天取經,就是死在取經的路上,也心甘情願!”老人非常感動,就送給玄奘一匹識途的老馬。玄奘謝過老人,騎上馬踏上了去印度的艱難征途。
很快,他就來到了茫茫大沙漠。這裏真熱呀!玄奘帶的水喝光了,他忍著幹渴,繼續前進。又走了四天四夜,他終於渴得昏倒在沙漠上。沙漠的夜晚出奇的冷。玄奘被一陣涼風吹醒,他掙紮著爬上馬背。突然,這匹老馬像是想起了什麼,向一個方向猛跑起來。過了一會兒,玄奘的眼前出現了一汪清泉!原來,認識的老馬記起了這片綠洲。玄奘捧著這生命之水,高興地淚流滿麵。
曆盡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玄奘終於到達了印度。又經過幾十年的潛心鑽研,玄奘終於成了唐朝最有學問的高僧。淚水寫成的《牡丹亭》
明朝時期劇作家湯顯祖回到故鄉江西臨川縣的鄉間閑居。
這一年湯顯祖49歲。生活中耳聞目睹的一些青年男女的愛情遭遇,激起了他的強烈感情,回鄉不久,他就開始了他的代表作《牡丹亭》的寫作。
湯顯祖的寫作非常辛苦。每天天剛亮,匆匆梳洗以後,就趕到書房去,醞釀劇中的情節、人物、語言;一旦構思成熟,馬上就伏案疾書,一寫就是幾個時辰,一直到把他想好的這一部分一氣寫完,方才擱筆休息。如果發現內容、文字、音韻上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就馬上進行修改。有時得到了什麼好句,還禁不住要以手擊節,反複吟誦。他的妻子知道他這個習慣,在他寫作時不準家人去打攪他。到吃飯時間,湯夫人怕飯菜涼了,親自到書房去三催四請。湯顯祖仍然埋頭寫作,好像根本未聽見。有時口裏答應:“就來,就來!”可就是半天不來。等到他籲了一口長氣擱筆休息時,飯菜早就涼了,湯夫人隻好又給他重熱一遍。
日子一久,湯顯祖的臉越來越削瘦了,本來就有些尖的下頦顯得更加突出,唇邊也竄出了密密麻麻的黑須。湯夫人見他寫作這樣辛苦,心裏很不安,就關切地問湯顯祖:“你天天這麼晚才吃飯,難道一點兒不覺得餓嗎?”
湯顯祖撚須一笑:“我天天都在同柳夢梅、杜麗娘、春香打交道,全部心思都集中到人物身上去了,哪裏還知道餓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