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是最大的敵人把疑問變為行動(1 / 3)

猶豫是最大的敵人把疑問變為行動

你的周圍到處都充滿了機會,隻要你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就會捕捉到它們的蹤跡;那些渴求幫助的人呼聲越來越弱,隻要你善於傾聽,就一定能聽到那越來越弱的呼聲;你不會僅僅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隻要你有一顆仁愛之心;高尚的事業就徘徊在你的周圍,隻要你伸出自己的手,就永遠有機會去開創。

一個裝滿水的大盆不斷往外溢水的情景可能每個人都見過,但卻沒有人肯開動腦筋,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想一想,溢出的水的體積正好等入浸在水中的物體的體積。而這個現象卻被阿基米德觀察到了,由此,他找到了一種計算體積的最簡便的方法。任何不規則的物體的體積都可以運用這個方法迅速地計算出來。

每個人都知道,一個垂懸的重物在來回擺動時非常有規律,直到最後,它會因受到空氣的阻力而慢慢停下來。但是這一現象是否具有任何其他的現實意義,卻從未有人研究過,更沒有人想到將這一原理運用到生活中的什麼地方。然而伽利略在少年時就在偶然間注意到了比薩大教堂上方懸掛著的一隻燈在不停地左右擺動,而且是極有規律地來回擺動,這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他經過潛心研究總結出了著名的鍾擺定律。伽利略一生都致力於研究與探索,就是監獄的鐵門也阻擋不了他的熱情。在他被關進監獄時,他仍然堅持用稻草杆做實驗,最終發現了具有相同直徑的實心管與空心管的相對強度。

多年以來,天文學家們都認為土星的外圍光圈隻是行星形成規律假說的一個例外而已,但是拉普拉斯卻在觀察到這現象後否認了這一觀點。他認為,這是平常難以觀察到的星體形成過程中惟一可見的一個階段。他的這一觀點最終得到了證實,為星體形成的科學史增添了亮麗的一筆。

在大西洋以外也許還存在大陸,這是所有歐洲水手們設想的情景,但從未有人付諸於行動去真正探索它。哥倫布成了勇敢探索的第一人。他帶領船隊在無邊無際的未知海洋中前行,竟然意外地發現了新大陸。

曾經從蘋果樹上落下來成千上萬個蘋果,也曾經有無數的人從蘋果樹下經過而被樹上落下的蘋果砸到頭,這個現象似乎在提醒人們思考一下其中的原理。而看到蘋果落地這個現象時,隻有牛頓問了一句為什麼,並從此陷入深思。

最終,牛頓他意識到,蘋果之所以會往下落而不是往上去或落到其他方向的現象,與所有的星體能夠在各自的軌道上正常運轉,以及宇宙中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卻沒有相互碰撞並糾纏在一起是基於同樣的原理。

自古以來,閃電就在人們的眼前閃亮,雷鳴就在人們的耳畔轟響,但是人們頭腦中沉睡的思想卻從來沒有被喚起,閃電所具有的巨大能量也從來沒有被人們意識到。隻有富蘭克林睜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向天空中嘶奔的千軍萬馬昂起了頭。他通過一個極其簡單的實驗向世上證明了,閃電是一種強大而又能被人所控製的力量表現,它廣泛地存在宇宙空間之中,就像空氣和水一樣。

上麵所提及的眾多人物之所以被人稱為偉人,其原因就在於他們能夠把世人眼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情形變成一種機會,通過這種機會就能創造一番偉業。偉人的故事我們曾讀過無數,從中我們能夠深深地理解所羅門王在幾千年前所說的那句話的含義:“你見過工作勤奮努力的人嗎?他應該與國王平起平坐。”孜孜不倦的富蘭克林一生曾經與5位國王平起平坐,與2位國王共進晚餐,他用他的一生對這句話作了最好的詮釋。

發現機會與把握機會如同種子一樣被那些善於利用機會的人播撒在生活的田野裏,這些種子終有一天會生根、發芽、結果,把更多的機會帶給他們自己或其他人。每一個恪盡職守、踏踏實實工作的人都在走近知識和幸福,此時可供選擇的道路越來越寬,越來越平坦,也越來越容易向前走。事實上,這些道路是向所有人敞開的,無論是溫文爾雅的學生,還是頭腦冷靜、生活節儉、風華正茂的機械師;無論是恪盡職守、努力向上的公司職員,還是謹慎細致、舉止脫俗的公務員。如今,通過這些道路走向成功的可能性甚至勝過了曆史上的任何時期。

遲疑是人生的大忌

一個青年來到一個畫室觀看眾神的雕像,突然,他指著一尊雕像好奇地問雕塑家:“這尊雕像叫什麼名字?”雕塑家看著那尊臉被頭發遮住,腳上還生有一對翅膀的雕像平靜地回答:“機會之神”。青年又問:“它為什麼把臉藏起來呢?”“因為它在走近人們時,人們卻很少能夠看見它。”雕塑家回答。“那麼在它的腳上為什麼生有一對翅膀呢?”青年追問道。“那是因為它會很快飛走,而它一旦飛走了,人們也就永遠看不見它了。”雕塑家意味深長地回答。

一位拉丁作家曾經說:“機會女神的頭發都長在前額上,如果你能夠抓住她前額上的頭發,你就能夠抓住她。然而,如果她從你的手中掙脫了,你就再也抓不住她了,即使是萬神之王的宙斯也毫無辦法。”

然而,對於不能利用機會甚至不願利用機會的人來說,最好的機會又是什麼呢?

一位船長為我們講述了他所經曆的一件事:那天晚上,我的船與亨頓船長駕駛的“中美洲”號在海上相遇了。當時天變得越來越黑了,海風呼嘯,海浪滔天。我給那艘破舊的汽船——“中美洲”號發了個信號,問他們需不需要幫助。“現在,情況越來越糟了。”亨頓船長向我喊道。聽了他的話,我大聲問他:“那你需不需要把所有的乘客轉移到我的船上來呢?”他回答道:“現在還不需要,你明天早上再來幫我吧,好嗎?”我說:“好吧,我盡力而為。不過你現在先把乘客轉移到我的船上不是更好嗎?”但是他仍舊堅持說:“你還是明天早上再來幫助我吧。”此後,我曾經試圖向他靠近,但是夜太黑,浪又大,我根本無法把自己的船固定在某一個位置上。就在我離開後不到一個小時,“中美洲”號永遠地消失了,那艘破舊的汽船連同船上那些鮮活的生命永遠地沉入了大海。在海洋的深處,亨頓船長和他的船員以及大部分乘客都為自己找到了最安靜的墳墓。

也許亨頓船長和曾經與他近在咫尺卻被他忽略的機遇擦肩而過時才意識到這個機遇的價值,然而,在他麵對死神的最後時刻,他那深深自責又有什麼價值呢?他的盲目樂觀與優柔寡斷使多少個鮮活的生命石沉大海!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像亨頓船長這樣的人又何止一個兩個!他們在最快樂的時刻是那樣地易受打擊,那樣的盲目,而在命運麵前又是那樣懦弱無力!然而,隻有在經曆過之後,他們才會幡然悔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但是,此刻已是窮途末路了。

失敗的人在做事時總是不能夠很好地把握時機,不是太早了,就是太遲了。約翰·古夫說:“這些人都有三隻分開的手,一隻左手,一隻右手,還有一隻遲到的手。”兒時的他們就養成了遲到的壞習慣,做作業和交作業總是晚於別人。

現在,是他們承擔責任的時候了,此時,他們才後悔當初,假如生命可以重來,他們一定會好好地把握手中的機會,那麼,也許今天的他們早已成了世界聞名的傑出人物了。閑暇時,他們又回憶起從前的歲月,想起自己曾經白白浪費了多少可以賺錢的機會,或是白白放過了多少可以彌補這些損失的機會,而現在這一切已成了曆史,是永遠無法更改的。他們懂得該如何在未來鼓善自己的生活,完善自身,或是幫助別人,然而此時此刻,他們又與機會失之交臂了。所以,他們永遠抓不住機會,更談不上把握機會了。

迪恩·阿爾福特曾經這樣說:“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有一些時刻能抵得上許多年的時間,而我們卻對此束手無策。無論從重要性還是價值方麵而言,世界上沒有什麼能夠與時空相比。幾分鍾就可能發生一個小小的失誤,然而這就可能涵蓋了一個人的一生。可是,這個我們生命中的生死攸關的時刻,誰又能預料到呢?”立即行動起來

有這樣一句格言被許多成功人士推崇:“拖延遲緩意味著死亡。”

阿莫斯·勞倫斯說:“我們之所以成功、他們之所以失敗,就在於我們形成了立即行動的好習慣,而他們辦事拖遝,總把事情往後推,這樣我們站在了時代前列,而他們則被時代甩在了後麵。”

懦弱固然不好,但凡事都求別人幫助作決定則更為糟糕。我們一定要訓練自己在緊急關頭求助於自己的良好習慣。

“我能夠征服世界隻因為我把我的想法立即付於實施。”亞曆山大說道。

在危急情況下,拿破侖從不猶豫不決,總是快速作出決斷,把自己認為最明智的做法付諸實施,而犧牲其他可行的或不可行的辦法。他絕不允許他不認同的建議或想法來幹擾他的思維和行動。雖然所選擇的做法有可能是錯誤的,但也要比猶豫不定、瞻前顧後喪失良機好得多。

據說,拿破侖在滑鐵盧遭到慘敗的最大原因就是由於他沒有及時快速作出決定,而在此之前征戰歐洲的各個戰役中,無論是重大戰役,還是在命令的最微細節上,他總是快速作出決定並馬上付於實施。快速決定就像凸透鏡能夠聚集太陽光線一樣,聚一點可以把最堅硬的鑽石熔化掉。

一個人欲要成就一番事業,首先就要學會依賴自己、引導自己、完全控製自己。

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在麵臨需要迅速作出決定的緊急時刻,會集中全部精神,積極調動思維迅速作出決斷,盡管這個決斷也許不很成熟,但他要使他本人堅信這個決斷是當時情況下最明智的決定,然後馬上付諸實施。實際上,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重大決斷都屬此類——事後看不很成熟但當時認為是最明智的。

範妮·馮談起巴特勒將軍時說:“他真是個能夠快速做出決斷的將軍。不管多麼重大的軍務被請他決斷,他會馬上聚結起全部精力,謀斷此事,就如凸透鏡聚光線於一點,而一旦作出決斷,他好像就把這件事完全忘記,似不曾發生過一樣。”

在一次戰爭中,一個老父親的兩個兒子都被敵人俘虜去了。老父親希望用自己和一筆金錢換回兒子。敵人同意了這個請求,但條件之一是隻能換回一個兒子。老父親為難了,同樣是兒子,他救哪一個?又不救哪一個?老父親左思右想十分為難,無法做出決斷。敵人久久不見他回信,失去了耐心,就把他的兩個兒子全部殺害了。老父親的優柔寡斷使他失去了救回兒子的機會。

世界上沒有什麼人或什麼東西能夠幫助那些做事猶猶豫豫、瞻前顧後的人形成一種遇事果斷決斷、行事幹脆的習慣,所以在考慮處理一個問題時,要盡量避免一會提出這個問題,一會兒又提出那個問題。做事試圖把所有問題都解決的人,是不容易抓住事物本質的,而最明智的決策就應該是解決事物本質的決斷。做出決斷後,要盡力盡快去付諸實施,雖然說決策不一定正確,結局也不一定良好,但從長遠看,它會培養我們形成遇事果斷決定的好習慣,加強我們獨立自主精神的建立。

“如果一個人總在考慮是先做這件事好,還是先做那件事好,那他最後極有可能哪件事都做不好,”威廉·沃特說,“再假如他已先做那件事,正當他要行動時,又聽到別人的反對意見,他會停下來舉棋不定,一會考慮這方意見,一會又考慮那方意見。既覺得這方意見正確,又覺得那方意見也有可取之處。這樣的人就屬沒有主見的人,缺乏決斷力,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皆是如此。這樣的人很難有所成就。他做事不是采取積極進取的態度,而是在原地打轉轉,甚至不進則退。在盧坎(古羅馬詩人)筆下有一種人很值得學習。這種人具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們在行事之前,先恭敬地聽取那些聰明人的意見,博采眾長,然後綜合考慮做出自己的決斷,決斷做出後,就絕不再更改,最後再以最大的精力付諸實施。曆史證明,這種人成功的例子最多。”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筆下的人物)就是個做事優柔寡斷、行事拖泥帶水的典型人物,他的理想追求與他的精神能力所能達到的水平相去甚遠。絕大多數人都能抓住事物的一方麵解決處理問題,而哈姆雷特卻抓住事物的各個方麵不放,既考慮這方麵,又擔心那一方麵,由此,他變得瞻前顧後、優柔寡斷。他感覺自己看到的鬼魂既像父親的冤魂,又覺得不像。優柔寡斷有時是精神與智力畸形發展的結果,智力得到了高度開發,而精神卻已萎縮。

做事猶豫不決、容易被別人意見左右的人,無論他有多麼好的天賦、多麼高的水平,都無法與那些意誌堅定、行事果斷幹脆的人相比,完全可以這麼說,果斷的判斷力要強於最睿智的頭腦。

在生命競技場上,許多人之所以沒能取得成功,隻因於他們延誤了時間,錯過了良機。而那些滿載而歸的人,也隻因為在該決斷的時候他們能夠迅速作出決定,僅此而已。

訓練行事果斷決策的習慣,是最最重要的道德和意誌訓練工作,因為如能成功做到這點,人就可以實現由人到“完人”的登堂入室的轉變。

雖說果斷決策有可能使我們做出一些不成熟不明智的決定,或承擔一定的風險,但是,這要比猶豫不絕做不出決定要好得多,而且多次果斷決策,不可能都是錯誤的,如果真的是那樣,那麼就要考慮到問題是否出在智力和精神上,所以大可不必為果斷決策可能帶來的壞結果傷腦筋。許多成功人士就是在關鍵時刻果斷決策、大膽行動才使他們踏上了成功之路。

經過實地考察後,尼古拉斯意識到那些負責此次任務(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間鋪設一條鐵路)的官員之所以猶猶豫豫、進展緩慢,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這些官員為圖私利而互相扯皮。尼古拉斯決定必須盡快結束這種局麵。因此,當部長把各種方案講給尼古拉斯聽時,尼古拉斯什麼也沒有說,他拿起一把尺子,在地圖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間劃了一根線,對部長說:“就按這樣鋪設鐵路。”聖彼得堡直達莫斯科的鐵路線就這樣確定了。

安特塔姆戰役的硝煙剛剛散盡,林肯總統在國會上就宣布:“我們不能再等了,必須現在就頒布解放奴隸法。”

林肯知道,這一法令將會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因此,他決定一定要將這一法令實施到底。他發誓說:“假如李將軍無法再在賓夕法尼亞呆下去的話,他將以奴隸們獲得自由來慶祝此事。”

做不出決定固然不好,但對做出的決定缺乏足夠的信心同樣很糟糕,因為對自己的決定缺乏信心將會導致決定不能夠很好地貫徹實行下去。

莎士比亞這樣評價愷撒:“愷撒是個先做後說的人,他說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做了。”

喬治·艾略特說:“等到各種條件都成熟、都具備的時候再行動的人,實際上他什麼也幹不成。”果斷是優秀品質的核心

在培雷火山爆發的前一天,一艘意大利商船奧薩利納號正在培雷火山所屬的聖皮埃爾島裝貨,準備運往法國。船長馬裏奧·雷伯夫憑著經驗敏銳地預感到了火山爆發的威脅。於是,他下令停止裝貨,立即開船。但是發貨人堅決反對他的決定,並威脅說,如果他現在離開港口,他們就以違約罪去控告他,並要求雙倍賠償。但是船長決心已定。即使發貨人一再向船長解釋培雷火山已經沉默了十幾年,不會有爆發的危險,船長仍然堅定地回答道:“我雖然不了解培雷火山,但是我知道維蘇威火山爆發前與培雷火山今天早上的情況一模一樣。好了,我們現在必須離開這裏,我寧可付出雙倍的賠償,也不能冒著風險繼續在這裏裝貨。”

24小時後,在發貨人和兩名海關官員正準備上艇前去緝捕馬裏奧船長的時候,培雷火山爆發了,他們全部被岩漿吞沒了。而薩利納號此時正安全地航行在去往法國的公海上。堅定的意誌和決心贏得了最終的勝利,若是猶豫不決,結果隻能是滅亡。

當今的世界需要意誌堅定、精力充沛、行動迅速的人。這種人善於作決定,也善於執行決定。當麵對多個問題的時候,他們會集中精力考慮其中一個問題,果斷做出決定,然後把它擱置一旁,再集中精力解決另一個問題。這種人有著超常的管理能力,他不但能製定工作計劃,還能夠執行工作計劃。他不僅可以做出決定,而且能夠將決定貫徹到底。

每一塊手表裏都有一根我們看不見的發條,它推動著指針旋轉,準確地計時。同樣,在每一個成功企業的背後,在每一個偉大機構中,必定有一個個性堅強的領導者。這個人有著鋼鐵般的自製力,他領導和運轉著一個企業,嚴謹地管理著這個企業。他的決定果斷而明確,從不會因某種原因而輕易更改決定。其他人有提出建議和意見的權利,但是他是最終裁決和監督執行的人。他是企業的脊梁,任何有關企業的大決定必須由他作出,其他的人都從他那得到啟示,接受命令。一旦他退出了或者停止了行動,那麼整個企業將像斷了弦的鍾表,指針仍在,卻沒有了運轉的動力,更無法準確地計時了。沒有了鋼鐵般的意誌和決定性的力量,一切都將靜止下來。

著名的大商人斯圖爾特去世後,由他創立的一個偉大的商業機構便漸漸失去了內在的動力,不久便土崩瓦解了。曆史悠久的紐約銀行原本不過是一個不知名的小金融機構,但自從羅伯特·伯納上任以來,在他大膽而新穎的商業運轉方式的帶動下,這個小銀行便一躍成為了著名大銀行,可是,在這個創造輝煌的人物離開後,紐約銀行又新貌換舊顏了。

一個偉大的領袖的身後總是有無數的跟隨者。沿著別人的足跡前行相對來說並不難,但是,要做一個留下足跡的領袖卻是困難的,那需要有創見、敏銳、果斷、毅力、能力和韌勁,缺一不可。

如果你習慣猶豫不決,前怕狼後怕虎,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麼、需要什麼,那麼你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個領袖,這些隻是一個平庸者的品質。當然,領袖並非完人,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是他有明確的思想,他知道想要什麼,應該做什麼,並會努力去追求、去做。即使犯了錯誤,遇到挫折,他也會立刻站起來,勇敢地繼續前行。

能夠果斷做出選擇的人從不怕犯錯誤。無論他犯過多少次錯誤,他仍將是那些懦夫和猶豫不決的人的領導者。那些人因懼怕犯錯誤而不敢挪動腳步;那些怕遭受損失,怕擔風險,總是等待情況穩定之後再行動的人;那些站在河邊,直到被推下水去才肯遊泳的人,是永遠不會到達成功彼岸的。

世界上有很多人害怕自己做決定,他們顧慮重重,怕承擔做出決定的後果。他們擔心,如果今天做出選擇,明天或許會有更好的機會,那時他們會因此而後悔當初的選擇。這種牆頭草式搖擺不定的個性,徹底毀滅了他們的自信心;他們懷疑自己沒有承擔重要決策的能力;他們不敢確定自己潛意識中的選擇,這致命的弱點摧毀了他們天生的聰明才智。

與平靜的水總是存在於海底深處一樣,你的判斷力深深地存在於你的個性當中,它不應該受到情緒、他人的意見和批評以及表麵現象的幹擾。這種判斷力是處理任何重大事件時所必需要有的。有的人雖然才華出眾,但卻毀於這樣一個小的個性弱點,尤其是當他其他各方麵能力都很強的時候,這是人生的悲劇,當今社會又有多少人能力超群,最終卻因為缺乏當機立斷的個性而淪為平庸之輩,這不能不說是慘痛的教訓。

一個橋梁工程師在建造一座橋前,首先必須要確定適合修建橋墩的位置。如果他總是懷疑自己是否找到了最佳位置,那麼他永遠不會建成這座橋。無論地況如何,條件多麼差,他都必須迅速做出決定,立刻開工,最終才能建成這座橋。因此,作為一個建築師,必須養成當機立斷的行事作風,拒絕猶豫和退縮,才能成功實現最後目標。

猶豫不決是年輕人通向成功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嚴重威脅著他們的生活。如果他們下定決心,勇往直前,毫不退縮,那麼成功的機會將大大增加。因為一旦立下永不退縮的恒心,他們就會調動全部的資源來壯大自己,穿越障礙,最終定會取得成功。但若他們猶猶豫豫,總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那麼一遇到挫折或困難他們就會想著後退,最後隻能半途而廢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