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猶豫不決的壞習慣,那麼請你振作起來,拿出勇氣和必勝的信心,在它設置路障之前打敗它,確保精力和機會完好無損。現在就行動起來吧,不斷地嚐試果斷的決定,切斷後路,強迫自己前行。不管擺在你麵前的問題多麼簡單,都不要再猶豫。你目前的所有條件,權衡利弊,迅速做出決定。決定一經做出,就不要再後悔,讓它成為最終的決定。不要再考慮其他方案,不要再拿出來討論,要堅定,要迅捷,大聲地向人們宣告,一切就這樣定了。
如此堅持下去,直到果斷這一優秀品質成為你個性的一部分。你會驚喜地發現你原來也可以這樣堅強,同時也增強了他人對你的信任。起初,你也許常犯錯誤,但是你的判斷力和你對自己判斷力信心的加強,將彌補你犯的錯誤。
果斷是人類優秀品質的核心,如果你缺少這種核心,那麼你生命的航船將失去方向,漂泊在大海上,經受暴風雨的吹打,永遠找不到停泊的港灣。培養當機立斷的好習慣
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告訴人們:“一種成熟的、經過訓練的天賦不愁沒有用武之地,但是機會不會自己找上門來,還需要自己去創造。我們常常聽人說,一些膽大魯莽之人怎樣獲得了成功,而真正有才能,又十分穩重的人卻容易被人遺忘,當然,這未必符合事實。不過,有時候一些膽子較大的人的確擁有做事果斷、不猶豫的優秀品質。而沒有這些優秀品質,所謂的才能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一隻總是打瞌睡的獅子還不如一隻會叫喚的狗用處大。”
約翰·卡爾霍恩是美國政治家,他在耶魯大學就讀時,非常刻苦勤奮,為此,他的一個同學譏笑他,可他卻說:“我必須抓緊時間學習,這不是什麼怪事,我是在為將來進入國會後有所作為打基礎、作準備。”對方禁不住大笑起來,卡爾霍恩認真地說:“難道你不相信嗎?我可以這樣說,要當上國會議員,我隻需要3年時間,如果我不知道自己有這種能力,那麼我決不會坐在這裏讀書。”
斯蒂芬將軍在科羅納被俘後,對手看著他,並且以嘲弄的口吻問:“如今,你的要塞在哪裏?”將軍用手指著胸口,凜然回答:“這裏!”
約翰·弗裏蒙特在美國政壇上的得意之作就是讓加利福尼亞成為美國的領土,他本人也因此成了美國政壇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但後來他就漸漸走出了人們的視野。最後,他僅僅是靠著科學方麵的成就,在歐洲的一些大學擔任了由於洪堡去世而空出的教職。他的一位政治對手是這樣評價他的:“他之所以被人遺忘,原因就在於他缺乏一種強有力的個人意誌。不過這種讓人遺忘他的才能倒是他獨有的。”
“快!快!快!為了生命加快步伐!”這句話常常出現在英國亨利八世統治時代的留言條上,旁邊往往還附有一幅圖畫,畫的是沒有準時把信送到的信差在絞刑架上掙紮的情景,以警示人們要守時。由於當時還沒有郵政事業,信件都是由政府派出的信差發送的,如果信差在路上延誤了時日就要被處以絞刑。
我們現在一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任務是一百年前的人們20個小時的工作量。在古老的生活節奏緩慢的馬車時代,用一個月的時間曆經路途遙遠而危險的跋涉才能走完的路程,我們現在隻要幾個小時就可以穿越。但是,即使是在那樣的年代,不必要的耽誤時間也是犯罪。因此,文明社會的一大進步就是對時間的準確測量和利用。
守時與精確是成功的雙親。每個人的成功故事都取決於某個關鍵時刻,這個時刻一旦猶豫不決或退縮不前,你將永遠失去成功的機會。
任何時候都可以做的事情往往永遠都不會有時間去做。這句家喻戶曉的俗語幾乎可以成為很多人的格言警句。倫敦的非洲協會想派旅行家利亞德去非洲,當人們問他什麼時候出發時,他毫不遲疑地說:“明天早上。”當有人問後來成為著名的溫莎公爵的約翰·傑維斯,他的船什麼時候可以加入戰鬥時,他立即回答:“現在。”科林·坎貝爾被任命為駐印度軍隊的總指揮,在被問及什麼時候可以派部隊出發時,他總是回答說:“明天。”
避免做事乏味無趣的最好方法就是當機立斷。拖延則通常意味著逃避,其結果往往就是不了了之。我們做事情就像春天播種一樣,如果沒有在適當的季節行動,以後就不會再有合適的時機了。無論夏天有多長,也無法完成春天被耽誤的事情。一顆星體的運轉即使隻晚了一秒,也會造成整個宇宙的混亂,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
科貝特曾經說:“隨時做好準備地積極實幹態度,就是我成功的關鍵所在。如果不是這一點,即使把我所有的天賦加起來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為。正因為這種個性,我才會在軍隊裏得到提升。如果我在10點鍾上崗,那麼我在9點鍾就做好了準備。從來沒有一個人或一件事因為我而耽誤一分鍾。”
一位法國政治家被問及他怎麼能夠在職業上取得巨大成就,同時還身兼多職的問題時,他回答說:“我隻是遵從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如此而已。”據說有一位從事社會工作的人遭到了失敗,他正好把這個過程顛倒過來,他的格言是:“能夠推到明天的事情決不今天做。”有多少人把本來可能加以利用從而有所作為的時間與親戚和朋友呆在一起不知不覺地消磨掉了,無所事事地浪費了。今天比明天更重要
職業生涯中,誰都有遠大理想,特別是在有了一份理想的職業以後,總是雄心勃勃,要幹出點名堂,成就一番事業。可是,現實中有很多人說得多,幹得少,他們把遠大的理想掛在嘴邊,卻個願安 下心來身體力行,幾年、十幾年過去了,非但沒有做出什麼成績,反而連很好的職業也失去了,導致了職業生涯的失敗。
一份好職業,隻是為你提供了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而演出效果如何,完全看你一點一滴的表現。成敗得失在舉手投足之間。偉大寓於平凡,平凡孕育偉大。富蘭克林當過學徒;法拉弟和愛迪生當過報童;斯蒂芬遜當過放牛娃、礦工……他們有的是自己創造出適合自己工作的新生涯,有的是在主客觀條件的作用下,找到了更適合自己才能個性的新職業。無論哪種情況,他們成功的共同特點是對職業生涯的投入,而不是坐享其成。
鴻篇巨著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偉大的發明創造是一次一次繁瑣的實驗證明出來的。世上恐怕沒有人相信有不靠“梯子”一步登天的奇跡。
你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社會裏,隻要努力,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業位置;隻要不氣餒,你就可以把簡陋的小屋建成輝煌的殿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一飛。偉大的事業是由無數細小的微粒組成的。成就一件大事業,決不要拒絕小事情。要有遠大前途,就要立足本職工作,從點滴小事做起。尤其要百倍地珍惜今天。
今天是實實在在的,珍惜今天,就等於抓住了今天;抓住今天,就等於掌握了現在;掌握了現在,就等於把握了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比明天好,今天勝過明天。
對你來說,時間正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得越發重要。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效益,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正因為時間非常寶貴,上帝好像為了防止你浪費時間,隻是一分一秒地把時間賜於你。你不能把時間貯存起來,也不能把時間提前借用過來。你得到的時間僅僅是在當時,也就是今天;而今天也要永遠地逝去。昨天是作廢的支票,明天是有期票據,隻有今天是法定貨幣,隻有在今天才具有流通性。
珍惜時間、爭分奪秒埋頭苦十的你,是最討人喜歡的。隻要你願意,你就能永遠在一種職業上幹下去,因為你把今天視為生存時間與空間的綜合概念,你會心無旁騖地致力於做好今天的事情。於是,你能夠幹出工作成績,能夠處理職業生涯中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從而把競爭風險轉化為競爭動力,牢牢地掌握著工作的主動權和優先權。
強調今天重要,並不是說明天就不重要,而是說明天有明天的事情。你在安排好今天活動的時候,要想到明天,或者後天該幹什麼,這就是設計。你需要規劃生涯,沒有生涯規劃,職業生涯隻能盲目進行,盲目的行為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所以,對明天的關注也是職業生涯所必需的,對能否保住理想的職業並有效競爭具有重要作用。但與今天的現實生活比較,明天畢竟是虛無飄渺的,明天的真實性,隻有經過今天來驗證,沒有今天的實踐,明天的理想也無法實現。生活的主人是講求實際的你,知道美好的生涯是實際創造的結果,而不是空想的結果。隻要你抓緊時機,不懈努力,不惜心血和汗水就會加固自己厚愛的職業生涯根基。
行動重於心動
你要想成為一個成功者,要想實現你夢寐以求的生活,就不要再說自己“倒黴”了。對於成功者來說,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好時機,不存在惡運籠罩的日子。他們相信所有的機會。好運都是通過自己的行動爭取而來的。
一個能夠享有盛名、迅速成功的人,做起任何事情來,一定十分清楚敏捷,處處得心應手;一個為人含糊不清的人,做起事來,一定也是含糊不清。天下事不做則已,要做就非得十分完善不可,不然你就一定會被淘汰。那些做起事來半途而廢的人,任何人都不會對他產生信任。他開出去的借據沒人願意接受.他替人管理金錢,也沒有人敢相信他,無論他走到哪裏,都不會受人歡迎。
“對這個問題,我得先考慮考慮。”約翰在別人要他回答問題時.他總是這樣回答。約翰要決定一件事時,總會考慮再三,人們經常怪他處事不果斷。”他總是在決定某件事情上花費很多的時間,哪怕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的女友這樣評論他。而他周圍還沒有人對他有行事莽撞和容易衝動的印象。那些對他沒有好感的人說他膽小如鼠,而約翰身材魁梧,從外表上看,他絕不像個膽小的人,但從心理方麵來說,用膽小如鼠形容他是有幾分道理的。此外,他對一些可能引起爭執的事也盡量避開,怕惹是生非。
約翰在獲得企業管理的碩士學位後,就在一家國際性的化學公司工作。剛開始時,他對給他的職位相當滿意。因為這一職位不但薪水可觀,而且晉升的機會也很大。“無須從基層一步步做起,這實在太好了,” 約翰在提到自己的好運時說道,“現在給我的職位比我原先期望的要高。” 由於約翰對管理有著特殊的興趣,而他學的又是這門專業,所以,他極想使自己一些主張成為現實。“我覺得有許多事需要我去做廣他在參加工作4個月後說道。
然而,約翰在這家公司工作 15個月後,他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弱點,而這個弱點以後成為他事業發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礙。在約翰擔任新職不久就被邀請參加一個委員會,該委員會專門負責審理公司裏的日常工作報告。這家公司的規模巨大,全世界都有分支機構,所以需要靠很多人的努力才能做出一份行之有效的審理報告。
而約翰的上司在這個委員會中把約翰同其他成員做了一番比較。在開展工作計劃的頭幾個星期,這位上司注意到約翰的工作一進度比其他人要慢得多。“抓緊點,約翰,動作快一些!”他的頂頭上司友好而又認真地提醒他。
然而,約翰的速度並沒有因為這句提醒的話而加快,反而更加慢了。“速度,”他憎恨地說,“這裏工作惟一重要的就是速度。每個人都希望你能提前完成任務。” 由於工作性質的美係,約翰幹工作速度慢的問題致使最高首腦管理機構從全世界各地發來的報告中得到的信息往往太遲,因而使得他們下能及時地采取相應的對策。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約翰這種行事謹慎、慢條斯理的工作方法很反感。和他同組的一位同事用帶有嘲諷的語氣說道:“要是你有什麼壞消息,並希望它像蝸牛爬行似的傳出去的話,那就把它交給約翰處理吧。”
後來這項工作計劃在接近末尾時,約翰忽然發起蠻勁來,竟然工作得同別人一樣快,由於他的這一行動,使他在這些事上沒有受到多大傷害。“要是我願意,我還是能夠工作得同別人一樣快的,”他非常懊惱地說道,“但這並不表示我喜歡這樣做。”在隨後的五年中,他獲得兩次提升的機會,但上升的幅度都不大。有一次,他的上司在談話中告訴他的提升消息後,對他說:“你工作表現不錯,有時是速度慢了些,但總的來說是好的。”
不管是誰,都不會信任一個做起事來拖拖拉拉的人,因為他在精神與工作上含糊粗拙,一點也靠不住,隻要一看見他那粗拙的成績,就會想到他的為人。這些人也許在其他方麵有很多優點,但由於做事的拖遝,很難得到別人的賞識,這種做事的方法將必然影響他們的前途。而要想獲得成功,就應行動敏捷,這樣才能搶占先機,從而擁有更多的財富!力戒做事拖拉
《韋氏新世界英語詞典》 給“拖拉”下的定義是:“把不愉快或成為負擔的事情推遲到 將來做,特別是習慣性這樣做。”
如果你是個辦事拖拉的人,你大概在浪費大量的寶貴時 間。這種人花許多時間思考要做的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找借口推遲行動,又為沒有完成任務而悔恨。在這段時間裏,其實他們本來能完成任務而且應轉入下一個工作了。
有幾個辦法可以有效對付拖拉的作風:
一是確定一項任務是否非做不可。 有時,我們感覺到一項任務不重要,於是做起來就拖拖拉拉。如果這項任務真的不重要,就把它取消好了,而不是拖延然後又後悔。有效分配時間的重要一環,是把可有可無的任務取消掉,應該從你的日程表中消除亂糟糟的東西。
二是把任務委托給其他人。 有時候,任務是能完成的,但是你不喜歡做。你不願意或許與你的個性或專長有關。如果你把任務委托給一個更適合做、更樂意做的人,你和他就都成了贏家。
三是弄清楚有什麼好處,然後行動起來。 我們往往因為看不到完成一項不愉快任務有什麼好處而拖拖拉拉。也就是說,我們做這項任務時付出的代價似乎高於做完之後得到的好處。應付這個問題的最佳辦法是從你的目標與理想的角度分析這個任務。如果你有個重大目標,那你就比較容易拿出幹勁去完成有助於你達到目標的任務。
四是養成好習慣。 許多人的拖拉已經成了習慣。對於這些人,要完成一項任務的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們放棄這個消極的工作模式。如果你有這個毛病,你就要重新訓練自己。用好習慣來取代拖遝的壞習慣。每當你發現自己又有拖遝的傾向時,靜下心來想一想,確定你的行動方向,然後再給自己提一個問題:“我最快能在什麼時候完成這個任務?”定出一個最後期限,然後努力遵守。漸漸地,你的工作模式就會發生變化。
“種下行動就會收獲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獲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獲命運”,心理學家兼哲學家,威廉·詹姆士這麼說。他的意思是——習慣造就一個人,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習慣,在使用座右銘時,你可以養成自己希望的任何習慣。
在說過“現在就去做”以後,隻要一息尚存,就必須身體力行。無論何時必須行動,“現在就去做”從你的潛意識問到意識裏時,你就要立刻行動。
請你養成習慣,先從小事上練習“現在就去做”,這樣你很快便會養成一種強而有力的習慣,在緊要關頭或有機會時便會‘立刻掌握”。
行動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態度,使他由消極轉為積極,使原先可能糟糕透頂的一天變成愉快的一天。
卓根·朱達是哥本哈根大學的學生,他就是這樣做的。有一年暑假他去當導遊。因為他總是高高興興地做了許多額外的服務,因此幾個芝加哥來的遊客就邀請他去美國觀光。旅行路線包括在前往芝加哥的途中,到華盛頓特區做一天的遊覽。
卓根抵達華盛頓以後就住進“威樂飯店”,他在那裏的賬單已經預付過了。他這時真是樂不可支,外套口袋裏放著飛往芝加哥的機票,褲袋裏則裝著護照和錢。後來這個青年突然遇到晴天霹靂。
當他準備就寢時,才發現皮夾不翼而飛。他立刻跑到櫃台那裏。
“我們會盡量想辦法。”經理說。
第二天早上仍然找不到,卓根的零用錢連兩塊錢都不到。自己孤零零一個人呆在異國他鄉,應該怎麼辦呢?打電報給芝加哥的朋友向他們求援?還是到丹麥大使館去報告遺失護照?還是坐在警察局裏於等?
他突然對自己說:“不行,這些事我一件也不能做。我要好好看看華盛頓。說不定我以後沒有機會再來,但是現在仍有寶貴的一天呆在這個國家裏。好在今天晚上還有機票到芝加哥去,一定有時間解決護照和錢的問題。
“我跟以前的我還是同一個人。那時我很快樂,現在也應該快樂呀。我不能白白浪費時間,現在正是享受的好時候。”
於是他立刻動身,徒步參觀了白宮和國會山莊,並且參觀了幾座大博物館,還爬到華盛頓紀念館的頂端。他去不成原先想去的阿靈頓和許多別的地方,但他看過的,他都看得更仔細。他買了花生和糖果,一點一點地吃以免挨餓。
等他回到丹麥以後,這趟美國之旅最使他懷念的卻是在華盛頓漫步的那一天——如果他沒有運用做事的秘訣就會白白溜走的那一天。“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他知道在“現在”還沒有變成“昨天我本來可以……”之前就把它抓住。
這裏順便把他的故事說完吧,就在多事的那一天過了五天之後,華盛頓警方找到他的皮夾和護照,並且送還給他。
總之,如果下定決心立刻去做,往往會激發潛能,往往會使你最熱望的夢想也實現。孟列·史威濟正是如此。
史威濟非常喜歡打獵和釣魚,他最喜歡的生活是帶著釣魚竿和獵槍步行50裏到森林裏,過幾天以後再回來,精疲力盡,滿身汙泥而快樂無比。
這類嗜好惟一不便的是,他是個保險推銷員,打獵釣魚太花時間。有一天,當他依依不舍地離開心愛的鱸魚湖,準備打道回府時突發異想,在這荒山野地裏會不會也有居民需要保險?那他不就可以同時工作又有戶外逍遙了嗎?結果他發現果真有這種人:他們是阿拉斯加鐵路公司的員工。他們散居在沿線500裏各段路軌的附近。他可不可以沿鐵路向這些鐵路工作人員、獵人和淘金者拉保呢?
史威濟就在想到這個主意的當天開始積極計劃。他向一個旅行社打聽清楚以後,就開始整理行裝。他沒有停下來讓恐懼乘虛而人,自己嚇自己會使以後認為自己的主意變得很荒唐,以為它可能失敗。他也不左思右想找借口,他隻是搭上船直接前往阿拉斯加的“西湖”。
史威濟沿著鐵路走了好幾趟,那裏的人都叫他“步行的史威濟”,他成為那些與世隔絕的家庭最歡迎的人。同時,他也代表了外麵的世界。不但如此,他還學會理發,替當地人免費服務。他還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烹飪。由於那些單身漢吃厭了罐頭食品和醃肉之類,他的手藝當然使他變成最受歡迎的貴客啦。而在這同時,他也正在做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倘祥於山野之間、打獵、釣魚,並且——像他所說的——“過史威濟的生活”。
在人壽保險事業裏,對於一年賣出100萬元以上的人設有光榮的特別頭銜,叫作“百萬圓桌”。在孟列·史威濟的故事中,最不平常而使人驚訝的是,在他把突發的一念付諸實行以後,在動身前往阿拉斯加的荒原以後,在沿線走過沒人願意前來的鐵路以後,他一年之內就做成了百萬元的生意,因而贏得“圓桌”上的一席地位。假使他在突發奇想時,對於做事的秘訣有半點遲疑,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現在就去做”可以影響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幫助你去做該做而不喜歡做的事;在遭遇令人厭煩的職責時,它可以教你不推拖延宕。但是它也能像幫助孟列·史威濟那樣,這個刹那一旦錯過,很可能永遠不會再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