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發展的基礎2
愛財而非金錢是萬惡之源
金錢好嗎?許多持有消極心態的人常說:“金錢是萬惡之源。”但是《聖經》上說:“愛財是萬惡之源。”這兩句話雖然隻有點差異,卻有很大的區別。
持有消極心態的人認為金錢是萬惡之源,是他們連躲也還來不及的東西,他們不會去追求財富。
事實上,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證明:金錢對任何社會、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錢是有益的,它使人們能夠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個人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在對他人和社會做著貢獻。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承認,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卻又是萬萬不能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擁有一定的財產:寬敞的房屋、時髦的家具、現代化的電器、流行的服裝、小轎車等等,而這些都需要用錢去購買。人們的消費是永無止境的,當你擁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東西之後,你會渴望得到新的更好的東西。在現代社會中,金錢是交換的手段,金錢就是力量,但金錢可用於幹壞事,也可以用於幹好事。
享利·福特、約翰·洛克菲勒、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安德魯·卡耐基等人建立了一些基金會,直到今天,這些基金會還有總計10億美元以上的基金,基金會撥出的金額專用於慈善、宗教和教育。這些基金會為上述事業捐助的金額每年超過了2億美元。
金錢好嗎?我們認為它是好的。
安德魯·卡耐基的故事將使讀者深信,卡耐基能同別人分享他所擁有的東西:金錢、哲學以及其他東西。
卡耐基——一個貧窮的蘇格蘭移民的孩子,變成了美國最富的人。他那動人的經曆和勵誌哲學,可以在《安德魯·卡耐基自傳》中讀到。
卡耐基勤奮地工作直到83歲逝世。在此期間他一直明智地與人們共享他那巨大的財富。
1908年,18歲的希爾訪問了這位偉大的鋼鐵大王、哲學家和慈善家。第一次訪問持續3小時之久。卡耐基告訴希爾:他的最巨大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在他的哲學中。他在世時極大地幫助了希爾,因為他說:“人生中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值得為它而勞動。”
現在希爾懂得了:應用這句自我激勵警句就會得到幸福、健康以及財富。任何人都能學會和應用安德魯·卡耐基的人生準則。
此後,拿破侖·希爾在這句話的激勵下,首次創造出最係統、最全麵的拿破侖·希爾成功學,提出了最激勵人心的十七條成功定律。在希爾的成功學的影響下,全世界上千萬的人從一無所有到功成名就,無不是由於希爾成功學的激勵。
印度聖雄甘地了解了希爾的成功學後,下令全國學習希爾的成功學,從而,又鑄就了不少成功人士。
菲律賓共和國第一任總統桂桑爾,也是在希爾成功學的教誨下,堅決而自信地帶領國家走向獨立。柯達公司總裁伊士曼、刀片大王吉利、亨利胭特、洛克·菲勒等的成就,無不是希爾成功學(十七條定律)的鐵證。
崇尚金錢但別沉溺其中
崇尚金錢是一種優良品質,但不要過分沉溺於其中,不要貪財,也不要吝嗇。下麵我們來看看馬登和萊茵教授的故事。
馬登在7歲時就成了孤兒,這時他不得不自己去尋找住宿和飲食。早年他讀了蘇格蘭作家斯邁爾斯的《自助》一書。斯瑪爾斯像馬登一樣,在孩提時代就成了孤兒,但是,他找到了成功的秘訣。《自助》一書中的思想種子在馬登的心中形成了熾烈的願望,發展成崇高信念,使他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值得生活的更美好的世界。
在1893年經濟大恐慌之前的經濟繁榮時期,馬登開辦了4個旅館。他把這4個旅館都委托給別人經營,而他自己則花許多時間用於寫書。實際上,他要寫一本能激勵美國青年的書。正如同《自助》過去激勵了他一樣。正當他勤奮地寫作時,令人啼笑皆非的命運捉弄了他,也考驗了他的勇氣。
馬登把他的書叫做《向前線挺進》。他采用的座右銘是:“要把每一時刻都當作重大的時刻,因為誰也說不準何時命運會檢驗你的品德而把你置於一個更重要的地方去!”
就在這個時候,命運開始檢驗他的品德,要把他安排到一個更重要的地方去了。
1893年的經濟大恐慌襲來了。馬登的兩家旅館被大火燒得精光,即將完成的手稿也在這場大火中化為灰燼。他的有形財產都付諸東流了。
但是馬登具有積極的心態。他審視周圍,看看國家和他本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的第一個結論是:經濟恐慌是由恐懼引起的,諸如恐懼美元貶值、恐懼破產、恐懼股票的價格下跌、恐懼工業的不穩定等。
這些恐懼致使股票市場崩潰。567家銀行和貸款信托公司以及156家鐵路公司,都破產了。失業影響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們,而幹旱和炎熱,又使得農作物欠收。
馬登看著周圍物質上的和人們心靈上的空虛,覺得有必要來激勵他的國家和人民。有人建議他自己管理其他兩個旅館,他否定了。占據他身心的是一種崇高的信念。馬登把這種信念同積極的心態結合在一起。他又著手寫一本書。他的新座右銘是一句自我激勵語句:“每個時機都是重大的時機。”他告訴朋友們說:“如果有一個時候美國很需要積極心態的幫助,那就是現在。”
馬登在一個馬廄裏工作,隻靠1.5美元來維持每周的生活。他日以繼夜不停地工作,終於在1893年完成了初版的《向前線挺進》。
這本書立即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它被公立學校作為教科書和補充讀本,它在商店的職工中廣泛傳播,它被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以及牧師、商人和銷售經理推薦為激勵人們采取積極心態的最有力的讀物。它以25種不同的文字同時發行,銷售數高達數百萬冊。同時,馬登也成了一個百萬富翁。
馬登和我們一樣,相信人的品質是取得成功和保持成果的基石、並認為達到了真正完美無缺的品質本身就是成功。他指出了成功的秘密,他追求金錢,但是他反對追逐金錢和過份貪婪。他指出有比謀生重要千倍的東西,那就是追求崇高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