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監管到位,消除腐蝕製度的“蛀蟲”(3)(1 / 2)

許多企業內部的偷盜現象非常嚴重,甚至危及企業的發展。我國最大的國有破產企業之一——重慶針織總廠,就是因為該廠沒有把嚴格的規章製度落在實處,而被本廠的職工“拿”破產的。《南方周末》的記者曾到總廠一職工家造訪,映入眼簾的針織品猶如工廠的陳列室,好客的主人將廠裏的產品分贈客人,客人驚詫不已:“你太破費了!”主人卻淡淡一笑:“工廠就是我的家!”一位工人對《重慶日報》記者說:“逮到了是你的,逮不到是我的!”一段時間裏,廠裏破獲的治安案件,作案者均是本廠人員。

在重慶針織總廠即將倒閉、工廠的機器無聲地躺在車間時,總廠四周的100多家個體針織作坊卻日夜機器轟鳴,其產量可與針織總廠相比。據說早在該廠還未破產的前幾年,有的工人就是早晨進廠報到,然後就到個體廠上班。總廠研製的新產品還未出廠,個體作坊早已將產品搶先推出,占領了市場。個體作坊的機器壞了,自有人到廠裏正在運轉的機器上換個好的零件來。個體戶缺原料了,也會有人從廠內運來,結果就是這樣一些國有企業的“主人們”把一個有著42年曆史的西南地區最大的針織廠“拿”沒了。

企業人、財、物的管理是基礎管理,這項工作做不好,即便企業再大,也會被掏空拿光。要有效地防止“家賊”,有必要先給其分類,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地加以預防。一般來說,員工盜竊大致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其一,盜用企業資產(貪汙資金)。

其二,盜用企業產品或原材料(這種行為既包括在倉庫碼頭裝貨後再偷偷地把小型卡車倒回到倉庫碼頭去,私自卸下一些價值昂貴的庫存物資,也包括將企業的一盒曲別針拿回家,情況是多種多樣的)。

其三,盜用企業時間(包括早上遲到、午餐時間過長、在洗手間閑聊、早退、讓朋友代打出勤卡等)。

其四,盜用企業設施(用辦公室電話打私人長途電話、用辦公室複印機複印個人文件、通過企業的郵寄部門寄發私人信件和包裹等)。

其五,盜竊企業信息資料(竊取企業秘密、專利、客戶名單、營銷計劃、產品設計、定價方案等,這類盜竊行為通常被稱為“工業或商業間諜”)。

在上述5種盜竊行為中,最引人注意並且最有可能受到指控的就是對公款的盜用。與貨幣或有價證券打交道的機構,如銀行和證券經營機構中,尤其容易出現盜用資產的現象。因個人原因造成企業虧空的甚至高達8位數以上。

預防這種現象的出現,僅有思想教育及企業文化建設是不夠的,還應從製度上、規範上來加強企業內部的監控體係。

(1)盜用企業資產。要有一整套檢查和互相製約的製度,所有的業務都要由兩人以上經手,每張支票都要有兩人簽字;采購部門的賬戶同應付賬款分立;如果郵件中含有現金或支票,那麼應當由一位員工打開郵件,另外一位員工登記現金或支票的數額,然後再由第三人即出納員將其登記入冊。審計應是經常性的,而不是總要等到需要時才進行。千萬不能讓一個人負責處理一項交易的所有流程。限製員工在不受監督的情況下加班。有關的財務製度可參照正規的財務製度範本製定。

應注意覺察出員工盜用公款的跡象。比如,員工的生活方式是其現有的工資所無法負擔的、賭博問題、拒絕接受休假、過多加班、懷疑其有濫用藥物問題、借錢過多、個人生活一片混亂、獨自占有某些企業文件記錄、總是躲躲閃閃等。

(2)盜竊產品的防範。製止員工盜竊產品的最佳途徑是加強控製。最容易發生產品盜竊的地方是倉庫,應密切監控庫存,建立良好的庫存製度,除被授權人員以外,限製其他人接近倉庫庫區。進入庫區要求佩戴標誌,使用電視監視器,將貴重產品隔開存放,檢查員工的包裹,保持警覺。

最可能發生產品被盜的時間是當貨物進入或離開企業的時候。那時,企業的貨物處於最危險的階段。當貨物進入企業的時候,貨物很可能在倉庫碼頭就被轉移走了,而根本沒有進入倉庫大門,而當貨物從企業發運出去的時候,貨物則有可能會被運往一個假造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