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一位員工打造成落實型員工
一項工作的落實,需要迅速行動,隻有在預計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工作,才能使成績更有價值。然而在工作過程中,總會有人做事拖遝,拖延時間,不能迅速地落實自己的任務。這種做法不但耽誤了工作的進行,延誤了工作計劃,也在精神上給自己增加了負擔。這就要求我們養成早落實、不拖延的好習慣。
有一家外貿公司的老板要出差到美國去,而且要在一個國際性的商務會議上發表演說。他身邊的幾名要員都忙得頭暈眼花。在臨行的前一天,他向主管甲和主管乙分別布置了一項任務,甲負責演講稿的草擬,乙負責擬訂一份與美國公司的談判方案。
在老板出國的那天早上,各部門主管都來送行,有人問甲:“你負責的文件打好了沒有?”甲睜著惺忪的睡眼說:“我熬不住睡覺去了,我負責的文件是以英文撰寫的,老板看不懂英文,在飛機上不可能複讀一遍。待他上飛機後,我回公司去把文件打好,再電傳過去就可以了。”
轉眼間,老板駕到,第一件事就是問主管甲:“你負責預備的文件和數據呢?”主管甲按他的想法回答了老板。老板聽後臉色大變:“怎麼會這樣?我計劃利用在飛機上的時間,與同行的外籍顧問研究一下報告和數據,以免浪費坐飛機的時間!”聽到老板的訓斥,甲的臉色一片慘白。
到了美國後,老板與外籍顧問一同討論了乙的談判方案,整個方案既全麵又有針對性,既包括了對方的背景調查,也包括了談判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和策略,還包括如何選擇談判地點等很多細致的因素。乙的方案大大超出了老板和眾人的期望,誰都沒有見到過這麼完備而又有針對性的方案。後來的談判雖然艱苦,但因為對各項問題都有細致的準備,公司最終贏得了談判。老板出差結束,回到國內後,乙得到了重用,而甲卻受到了冷落。
無論做什麼事,隻要我們做了,就一定要杜絕拖延,努力落實,不要等到錯過時機,才追悔莫及。特別是在工作中,更不要把今天的工作拖延到明天,因為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情,正如《明日歌》所說的“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我們不計後果地拖延,那麼隻能是“萬事成蹉跎”。
在一家比較出名的品牌洗衣機廠內,有一名清潔工,她已經工作了近20年,不但工作認真,而且很有責任心,對工作也很熱愛。如果廠內進貨或清理倉庫,她往往要幹到很晚才能收拾完髒亂的倉房。但即便很晚,她也不會把工作拖到第二天去做,她總說:“我的任務就這麼簡單,如果我不能清掃幹淨,還要拖延到明天,那就太不稱職了!”
有一天,剛有一批洗衣機從倉庫中提出,需要她去打掃衛生,當她在清掃地麵時,發現地上有一枚螺絲釘。她拿起螺絲釘,仔細看了看,說:“這一定是今天剛生產的那批洗衣機上的!”她知道如果這枚螺絲釘是從那批洗衣機中掉出來的,就代表著其中有一台洗衣機少了一枚螺絲釘。這關係到產品的質量,也關係著企業的信譽與形象。她急忙跑到廠長辦公室去向領導講明情況。
廠長立即要求對當天生產的800多台洗衣機做全部複檢,以找到那台掉了螺絲釘的洗衣機。全體員工經過細心檢查後,並沒有發現哪台洗衣機缺少螺絲釘,而這時已經到了下班時間。大家正想走時,發現那位清潔人員仍在尋找,大家在她的帶動下再次檢查了一遍,最後終於在800多台洗衣機中找到了那台缺少螺絲釘的洗衣機。
這樣的員工不但是負責的員工,而且可以算得上是優秀的員工,因為她清楚地知道,拖延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相比之下,那些麵對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漠視或拖延的公司或個人,勢必會付出慘重代價。
美國埃克森公司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埃克森的一艘巨型油輪在阿拉斯加觸礁,致使油輪泄漏了大量原油,給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很長一段海岸線遭到嚴重汙染,海洋動植物也遭受了嚴重破壞。然而,麵對重大影響,埃克森公司卻遲遲沒有任何補救行為,而且對外界也沒有任何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