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比利時(3 / 3)

不幸的是,20分鍾後,“花崗岩”突擊隊又有1架滑翔機掉隊了。這是在盧漢貝格的燈標上空。這架滑翔機的駕駛員看到拖曳他的那架JU-52飛機的機翼開始晃動起來,而且它的標誌燈不停地閃亮。莫不是脫離信號?滑翔機駕駛員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幾秒鍾後,他脫掉了牽引繩,開始滑翔。其實這完全是個誤解。剛剛飛了一半路程,高度還不到1500米,從這裏滑翔連國境都到不了。最後滑翔機降落在迪倫附近的草地上,隊員們跳出滑翔機,他們找到一輛汽車,急速駛往國境,在那裏,陸軍部隊正趁著黎明前的黑暗集結待命,準備發起進攻。

這樣,“花崗岩”突擊隊就隻剩9架飛機了。他們終於在亞琛和勞聯斯貝格連接線西北的費喬烏山上看見了最後一座燈標,它標誌著已經到達“分手點”。為了不讓比利時軍隊發覺飛機發動機的聲音,滑翔機將從這裏開始單獨滑翔,隱蔽地飛越荷蘭的馬斯特裏赫特角。

科赫上尉原先預計,為了克服逆風的影響,總得準備多飛8~10分鍾。但沒想到恰好這天是順風,而且風力比氣象站預報的要強得多。結果飛到這個地方的時間比預想的要早了10分鍾。為使這次奇襲圓滿成功,原計劃是在發起總攻前5分鍾,突擊隊在埃本·埃馬耳要塞開火,可是現在,這種設想已無法實現。

也正是由於風向的原因,飛機的高度過低,隻有2000~2200米。原計算,到“燈火走廊”盡頭,飛機的高度必須達到2600米,因為隻有在這個高度上,滑翔機才能以適當的滑行角度飛抵目標。由於沒有達到規定的高度,JU-52飛機把滑翔機向前多拖了一段,跑到了荷蘭上空,他們是想幫助滑翔機彌補高度不夠帶來的問題,沒想到卻幫了倒忙。因為JU-52飛機發動機的聲音等於給荷蘭和比利時軍隊發了警報。當滑翔機剛剛脫離Jll-52飛機時,就遭到荷蘭軍隊的炮擊。輕型高炮吐出的紅色火珠從四麵八方向空中飛來。滑翔機駕駛員不時地轉彎或作蛇行機動,靈活地躲開了炮火,沒有1架飛機中彈。由於這些滑翔機駕駛員全是精選的老手,所以他們仍然按照計劃保持著隊形,飛到各自目標上空,開始無聲地進行大角度俯衝。

10日淩晨3時10分,埃本·埃馬耳要塞指揮官喬特蘭德少校接到第7步兵師司令部“要嚴加戒備”的電話,立即命令部隊進入臨戰狀態。監視哨不時地從裝甲碉堡中向外觀察,嚴密地監視著漆黑的四周。兩個小時平安地過去了,天色開始微微發亮。突然,從荷蘭國境的馬斯特裏赫特方向傳來了激烈的高炮聲。在埃本·埃馬耳要塞的碉堡中,比利時炮手已做好高炮的戰鬥準備。他們以為是德國轟炸機要來襲擊這裏,可是側耳細聽了老半天,也沒有聽見飛機發動機的聲音。

就在這時,滑翔機利用微明的天色,悄悄地從側後進入,降落了下來。奪取要塞表麵陣地的突擊分隊的9架滑翔機,一架接一架地在長滿雜草的要塞頂部的預定地點滑行著陸。由於帶有減速裝置,飛機著陸後隻滑行了20米。比利時哨兵看著這群幽靈似的“巨鳥”突然降落在他們跟前,個個被驚得目瞪口呆,甚至沒有發出警報。突擊隊員和駕駛員從滑翔機上衝下來,盡管沒有指揮員,訓練有素的各組按預定計劃立即開始突擊。在帶著大量炸藥的工兵帶領下,他們直向爆破目標衝去。為了掩護進攻,有幾個人投了發煙手榴彈。頃刻間,第一聲爆炸響徹了整個要塞——這是絕大部分守衛部隊所聽到的唯一警報。緊接著,突擊隊員們使用手榴彈和炸藥包,連續快速地逐個對炮塔、碉堡、坑道口進行破壞,用衝鋒槍進行掃射。一門門要塞火炮被摧毀,一些比利時士兵戰戰兢兢地舉起了雙手。但有兩個突擊組此時被迷惑了,他們發現通過空中照相拍攝下來的結構堅固的兩座碉堡根本就不存在。這是比利時在要塞建造的假炮塔。德軍原先認出了一些假炮塔,並且把這些假炮塔加在訓練用的要塞模型上;而另一些假炮塔則愚弄了他們。現在他們才發現“直徑5米的裝甲碉堡”原來是用薄鐵皮偽裝的。專門研製的錐孔裝藥炸藥包行之有效,其能量穿透了3米厚的混凝土。突擊隊經短促戰鬥,不到10分鍾就炸毀和破壞了要塞頂上的所有火炮和軍事設施,突擊隊控製了要塞的表麵陣地。看不見外麵情況而又被巨大爆炸聲搞得暈頭轉向的守軍慌做一團。一籌莫展,隻能猜想上麵所發生的事情。這時要塞頂上的作戰活動就隻剩下突擊隊的工兵為打通坑道網洞口而進行的有組織的爆破了。

奪取3座橋梁的突擊分隊的滑翔機均按計劃分別在橋的西端著陸,從哨所背後出其不意地向橋梁猛撲過去。費爾德韋茲爾特橋和費羅恩哈芬橋的守衛部隊還沒有來得及作出反應,德軍便迅速、完整地占領了這兩座橋。要塞指揮官喬特蘭德在滑翔機著陸時,剛好用電話命令炸毀坎尼橋和馬斯河上的另外兩座小橋。結果坎尼橋在德軍襲擊時被炸毀。突擊隊攻取橋梁的戰鬥,得到德軍阿爾登戈高炮營的88毫米大炮以及俯衝轟炸機的有力支援,使突擊隊在占領兩座橋梁後的一整天中,抗住了比利時軍隊的猛烈炮擊,得以堅守下來。

奪取埃本·埃馬耳要塞的空降兵還在進行突擊的時候,大批德國“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就已到達,它們對通往要塞的道路進行了轟炸和掃射,封鎖了通向要塞的所有通路,使其斷絕了外援。當喬特蘭德發現要塞頂部已被德軍占領時,他一方麵組織後衝擊,一方麵要求要塞附近的炮兵進行火力支援。鄰近的碉堡立刻作出反應,火炮開始射擊。但是“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很快就發現了這些火炮的炮口火焰,集中全力,迅速摧毀了這些炮兵掩體和火炮。天亮以後,比利時第1軍的一個野戰炮兵營開到了埃本·埃馬耳要塞附近,準備炮擊要塞上的德軍,但還未來得及進入射擊陣地,其大炮就被德軍的俯衝轟炸機輕而易舉地全部炸毀了。

7時,德軍突擊隊第2梯隊到達,300名傘兵成功地空降到要塞頂上,突擊力量得到增強。在這些傘兵空降的同時,德軍還在阿爾貝特運河西部40公裏縱深的廣大地區投下了假傘兵。這些假傘兵是穿著德國軍服的草人,傘具綁在它們的身上。為了模擬槍聲,還在假傘兵身上安裝了自動點火炸藥。這些假傘兵空降時,確實起到了擾亂比利時軍隊的作用,他們不得不去迎擊這些出現在背後的新敵人;而且使比利時最高統帥部收到的情報真假難分,牽製了向埃本·埃馬耳要塞的增援兵力。

喬特蘭德少校在要塞裏曾組織了幾次反衝擊,企圖把德軍從要塞上邊趕走,但都沒有成功。於是他隻好把力量僅限於阻止德軍空降兵打進來,要塞盡管失去了大部分火炮,但要塞四周的地下防禦體係和運河塹壕連在一起,德軍無法從上麵接近,雙方處於相持狀態。

從8時起,比軍第1榴彈炮兵團開到埃本·埃馬耳要塞北麵,向要塞頂部的德空降兵進行火力襲擊。但在“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的攻擊下,炮兵團的襲擊未能奏效就敗了回去。隨後,比軍第7師又組織了一個步兵營向要塞推進,準備反擊。德軍“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立即轉回來,對該營進行轟炸掃射,使其無法接近要塞。

8時30分,1架滑翔機意外地出現在要塞上空,在要塞上麵德軍的歡呼聲中降落在頂部,從滑翔機上跳下來的是威齊格中尉。原來,威齊格乘坐的滑翔機在萊茵河附近的草地上降落後,他立刻命令部下在這塊草地上修出一條跑道來。在士兵們動作迅速地推倒籬笆、清除障礙物時,威齊格在附近的公路上攔住一輛汽車。20分鍾後,他回到了科隆的厄斯特哈姆機場。可是,那裏1架JU-52飛機也沒有了,隻好打電話從別的機場調了1架飛機代替。這架飛機順利地從草地上把滑翔機拖曳起來。這樣,威齊格才得以重新返回他的突擊部隊。

按計劃,德軍飛機又空投了炸藥箱,突擊隊準備用這些炸藥對還沒有完全被炸毀的碉堡實施再次爆破。5月10日全天,德軍都在埃本·埃馬耳要塞進行“拔釘子”戰鬥,有的戰鬥小組甚至從高達40米的斷崖上把炸藥吊下去爆破。時間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了,被壓製在要塞內部的比軍痛苦地忍受德軍的折磨。

德軍第6集團軍在空降突擊的同時,從正麵向比利時發動了進攻。由於空降兵控製了埃本·埃馬耳要塞外部,使要塞的槍炮不能發揮人力去阻止德軍的前進,德正麵進攻部隊順利突破比軍前沿防線,渡過馬斯河,於當天黃昏抵達艾伯特運河東岸,並接替了奪取橋梁的突擊隊。傍晚,一個工兵營企圖在埃本·埃馬耳要塞前麵通過運河,但被一座未被傘兵消滅的暗炮台的火炮所阻止。夜幕降臨後,德軍派出一個由50人組成的工兵組,用橡皮船偷偷渡過被水淹沒的地區,摧毀了那座暗炮台和另幾座暗堡。11日淩晨,該工兵營順利通過了運河,登上要塞,然後在空降兵的協助下,對鋼筋混凝土的地下工事、坑道等進行連續爆破。整個上午,埃本·埃馬耳要塞一直在爆破的震撼之下抖動,同時陸軍工兵手持噴火器和自動武器向縱深推進。守備部隊有60人被擊斃,40人受傷。13時15分,比利時守軍派出了談判代表,喬特蘭德少校請求投降,埃本·埃馬耳要塞陷落。

在奪取要塞的戰鬥中,德軍空降突擊隊以出敵不意的行動獲得了巨大戰果,以亡6人,傷19人的微小代價,打死打傷比軍110餘人,俘虜1000餘人。德第6集團軍從這個缺口向比利時快速推進,於5月17日占領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5月28日,比利時宣布投降。

德軍空降突擊埃本·埃馬耳要塞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拖曳滑翔機作戰的大膽嚐試。埃本·埃馬耳要塞的陷落,使德軍突破了艾伯特運河的防線,為地麵部隊打開了通向比利時心髒布魯塞爾的大門。因此當時有人評論說:任何堅固的要塞都難以抵禦來自空降兵的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