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勵誌篇——挑戰一切困境與壓力(4)(2 / 3)

有這樣一則故事,看後頗受啟發。某世襲貴族英年早逝,在給兒子遺言中說:我的一生雖享盡榮華富貴,卻缺少真正意義的快樂,因為我沒有去奮鬥過,更沒有品嚐過挫折的味道,這樣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

可見,我們生活中的每一種體味都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生活應該是多姿多彩的,隻有這樣的人生才完美;單一的人生即使像蜜一樣甜,也是一種缺憾。

拆除都市心牆

文/佚名

在別人看來,這位建築設計大師的一生無疑是成功的,因為他閱曆豐富,傑作無數,幾乎所有城市都有他設計的樓房。可是這位大師心中卻始終有一個遺憾,那就是樓房把城市空間分割得支離破碎,絕對空間的獨立加速了都市人情的冷漠。他始終在努力改變這一現實,但卻一直沒有實現。在過完七十歲壽辰的時候,大師意欲封筆,在封筆之際,他決定實現他惟一的願望——打破傳統的樓房設計形式,力求讓住戶之間開辟一條方便人們交流和交往的通道,使人與人之間不再隔離而充滿大家庭般的歡樂與溫馨。

他的這一獨特構想得到了一位頗具膽識和超前意識的房地產商的讚同,雙方達成協議,共同出巨資設計實施。果然不同凡響,樓房一麵市就受到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全新設計的樓房叫好卻不叫座。社會上炒得火熱,市場反應卻非常冷漠,乃至創出有史以來最低的樓市價格。

房地產商急了,馬上展開市場調研。調研結果一出來,真是讓人大跌眼鏡。人們之所以不肯掏錢買房,是因為這樣的:

其一,設計雖然令人耳目一新,空間也顯得大了很多,也更通暢了,但鄰裏之間交往卻頻繁了,這就不利於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係。

其二,在這樣的環境裏活動空間增大了,孩子們卻不好看管,而且自己的生活也很容易受到外人的幹擾。

其三,空間一大,人們穿行方便了,人員也就複雜了,這對防盜之類人人擔心的治安事件十分不利。

大師聽到反饋,心中痛惜不已,感歎道:“我隻識圖紙不識人,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敗筆。我們可以拆除隔斷空間的磚牆,卻無法去拆除人與人之間堅厚的心牆。”

人與人之間本來是應該有一份感情連接著的,這樣這個世界才顯得和諧、溫馨,也正是人與人之間有了這份感情,才讓這個社會融為一體,才讓人類有能力克服各種困難得以生存。

積極進取才會有成果

文/佚名

拿破侖曾經聘用過一位年輕的小姐給他當助手,起初她的工作就是聽拿破侖口述,然後幫拿破侖記錄這些書信的內容。

有一天,拿破侖口述了這樣一句格言:“記住:你惟一的障礙就是你自己腦海中所設立的那個屏障。”拿破侖說完這句話,要求她記錄下來,並用打字機打出來。當她把打好的紙張交給拿破侖時,她對拿破侖說:“你的格言讓我很受益,使我獲得了一個想法,我想這個想法對你、對我都是很有價值的。”

從那天開始,她開始在其他人都休息的時候,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並且認真地從事著不是自己份內而且又沒有任何報酬的工作。拿破侖看得出來,這句話在她的腦海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很快,她就把自己寫好的回信送到了拿破侖的辦公室。拿破侖看過這些回複的信,感覺寫得跟他自己所想要寫的完全一樣好,有的甚至還更好。這是一位很有心思的小姐,因為她在這之前,已經很認真地研究過拿破侖的風格了。後來拿破侖的私人秘書辭職了,她便理所當然地補了那位男秘書的空缺成了拿破侖的女秘書。

正是因為這位小姐的積極主動和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成了拿破侖的一名得力幹將。也正是因此,使她變得對拿破侖極有價值,成了拿破侖不能失去的重要幫手。

這就是進取心。正是這位年輕小姐的進取心,使她脫穎而出,取得了成就。

拿破侖告訴我們:“進取心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但生活中卻有著與此正好相反的人,他們分為兩種:一種是根本不會去做他們應該做的事的人。這種人即使有人手把手教他怎樣做,並陪他一起做,他也不會去做。另一種就是當有人告訴他怎麼做時,他就立刻去做。別人說東,他就往東;別人說西,他就往西,不會積極主動地去嚐試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這後兩種人是很難成功的,甚至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他們不知道進取的價值。

如果一個人想成為一個不斷進取的人,就要把拖延的習慣從自己的個性中克服掉,隻有除掉這個正在啃噬我們意誌的壞習慣,才能取得成就。

人生負在希望上

文/佚名

有一位以彈奏弦琴賣藝為生的人,他一出生就什麼也看不見,他一直渴望能有一天可以睜開眼睛看一看這個世界。於是他四處尋醫問藥,但多年都沒能如願。麵對黑暗的生活,他的內心也是黑暗的,看不到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