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創造篇——收獲中讀懂人生(1)(3 / 3)

可是在摩拉裏的心中,自始至終都在燃燒著一股烈焰,他自己也沒有法子把它撲滅。1992年在巴塞羅那舉行的夏季奧運會又快到來了,他決定孤注一擲,再搏一次。

這對三十歲的摩拉裏來說,是一件很不樂觀的事情。在屬於年輕人的遊泳賽事中,他已經算是一位老頭了,況且摩拉裏已脫離運動訓練很長時間了。他這次出征百米蝶泳的比賽,無異於小說裏唐·吉訶德拿著槍矛戳風車的荒唐把戲。

預賽結果出來了,他的成績比世界紀錄慢一秒多,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壓力。如果他想在決賽中取得冠軍,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努力地為自己打氣,決賽開始了,在遊泳池中,他的速度真是不可思議的快,他超過了其他競賽對手,一路遙遙領先。上帝終於微笑了,不僅讓他奪得了冠軍,還讓他打破了世界紀錄。

每個人內心都蘊藏著很大的潛能,如若僅僅因為一次的失敗就自甘埋沒,對身邊的一切事情都作消極處理,否認自己的能力,認為這是我不熱衷的,那是我不擅長的,有意識地放棄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事實上卻受到了最大程度的傷害。隻有敢於挺身而出,對任何的挫折和磨難都能挺得過去,把自己所有的意念濃縮到一個目標上,發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屢敗而屢戰,屢戰而終勝。

每個人都避免不了要遭受失敗風雨的侵襲,這是很正常的經曆。但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念,要有永不停下的腳步,要有追逐人生目標的勇氣。惟有如此,夢想才能最終實現。

成名在一百零一歲

文/佚名

我第一次看到哈裏·萊伯曼先生的畫時,真沒想到這是出自一位百歲老人之手,於是我決定去拜訪他。

他住在長島,那是一個又熱又悶的天氣,就連平常用來乘涼的樹蔭下也達到了40℃的高溫。來到他的住處,我還以為這位老畫家會坐在舒適的空調室裏等我呢,出乎意料的是,他正在樹蔭下專心致誌地繪製一幅油畫。他告訴我,他和一個日曆出版商簽訂了一項長期合同,那些畫架上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老人精神很好,瘦長的身材,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頭發、胡須全都花白了。一雙眼睛卻閃爍著慈祥的光芒,衣著雖不是很講究,但很合體。他看上去遠不像一個百歲老人。

萊伯曼是80歲那年,在老人俱樂部裏與畫畫結下緣分的。那一年,老人歇業已有六年了,他平時也沒有什麼事可做,就經常到城裏的俱樂部去下棋,以此來消磨時間。有一天,經常接待他的女辦事員告訴他,一直與他下棋的那位棋友因身體不適,今天不能前來作陪了。老人感到很是失望,無奈地轉身想要回去。這位熱情的辦事員叫住他說,樓上是畫室,他要是沒什麼事,可以到畫室去轉一圈,順便還可以試著畫幾下呢。

“您說什麼,讓我畫畫?”老人哈哈大笑起來,他說,“我這老頭子可是從來都沒有摸過畫筆的,怎麼能畫畫呢!我還是走吧。”說著就要走。

“那不要緊,試試看嘛!說不定你會喜歡上的,這不是也可以消磨會兒時間嗎?”

在女辦事員的堅持下,萊伯曼來到了畫室。他平生第一次擺弄起畫筆和顏料,說也奇了,一幅畫很快就畫了出來,人們驚奇地看著他的畫,都說這位老人很像是一個專業的畫家,他表現得很有天賦,他自己甚至都著了迷。81歲那年,老人開始去聽繪畫課,係統地學習繪畫知識。

幾年之後,一家頗有名望的藝術陳列館在洛杉磯舉辦了一屆繪畫展覽,其題為:哈裏·萊伯曼一百零一歲畫展。

生命的質量是以我們所做的事情而不是以我們所度過的光陰來衡量的。一個人能在暮年奮發圖強,那麼他的暮年同樣是輝煌的,甚至會成為自己一生中最閃光的一段歲月。這位百歲老人滿臉笑容很精神地站在會展入口處,迎接著參加展覽的四百多名來賓,其中不乏很有名氣的收藏家、評論家和新聞記者。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精神內容與創作技巧贏得了許多參觀者的好評。

老人說道:“我不認為我有一百零一歲的年紀就沒有再創造生活的機會了,我要向那些到了六十、七十、八十或九十歲就認為自己上了年紀的人表明,這還不是生活暮年。不要總是擔心自己還能活幾年,而要想還能做些什麼。真正的生活不是在算自己有限的日子,而是去追求生活!”

幸運跑到哪兒去了

文/佚名

很不幸,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印第安那州的農民家裏,最糟的是在他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14歲時,他從格林伍德學校輟學並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涯。

他在農場幹過雜活,但很不開心。

當過電車售票員,似乎生活也在和他作對。

他謊報年齡在16歲那年參了軍,不過他還是沒能逃過命運,他的不幸也和他一起來到了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