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有創新的意念,才使得我們的生活如此豐富多彩。
有人說,我也知道要有好的創意和好的構想,但就是沒有這方麵的靈感。固然,創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眼光,一定的學識,一定的能力,但這些並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真正起關鍵作用的,是要有創新的意念。也就是說,你要時時刻刻有創新的思想,有創新的意識。這樣,你看事物的眼光便會特別敏銳,你處理問題的思維便會特別活躍,一旦條件成熟,好的創意便會呱呱落地。套用一句名言,則是“好的創意隻屬於有創新意念的頭腦”。
可口可樂的發明,便是創新意念的結晶。
1886年春天,在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的一間小藥店裏,從瞌睡中猛醒過來的小店員正在接待一位頭痛患者,他要求買這家藥店老板兼業餘藥劑師約翰·潘伯頓調製的專治頭痛藥水。這種藥水是潘伯頓經過無數次試驗,最後以古柯樹葉和柯拉樹籽做基本原料製成的一種有一定療效的健腦藥汁。潘伯頓把它稱為可口可樂,即古柯和柯拉的諧音。古柯樹葉和柯拉樹籽均有興奮作用,常被南北美洲印第安人和西非人用做消除疲勞、振奮精神之物。
當小店員去取可口可樂藥水時,發現已賣光了。他從小就在藥店裏工作,對藥物有一定的知識。為了應付病人,便拿起一瓶類似的治頭痛的藥,與蘇打水糖漿混在一起,倒了一杯給病人。病人深深呷了一口,禁不住連聲叫好。
過一會兒後,一位顧客來問道:“將方才那位病人喝的頭痛藥水賣我一杯。”小店員準備再如法炮製時,卻忘掉了剛才所用的藥。在心慌意亂中,愈加緊張了,顧客見此狀而生氣。老板潘伯頓聞聲從店裏趕到櫃台邊,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小店員不敢說自己瞌睡中發生的那段事,隻得謊稱這位顧客要買可口可樂藥水,但這種藥水已經沒有了,所以顧客吵鬧。
當潘伯頓配好可口可樂藥水交給顧客時,那人竟說受騙了,他說剛才那位病人喝的藥水是紫紅色的,為什麼現在這種藥水變成白色了?顧客這一質問頓時使潘伯頓莫名其妙,他不得不追問自己的小夥計是怎麼一回事,小店員隻得如實地把經過說了一遍。
故事發展到這裏,我們不妨想想,要是我們,該會如何處理呢?我想,絕大多數人會責罵和教訓小店員,因為亂配藥是會闖大禍的。潘伯頓本來也想狠狠罵小店員一頓,但他沒有這樣做(幸好他沒有這樣做,否則的話,人類的生活裏就不會有這種暢銷百年風行全球的“魔水”了)。潘伯頓沒有簡單地責罵小店員,是因為他時時刻刻保持著強烈的創新意識。此時,他的腦海裏便浮現出一個創新的意念:為什麼紫紅色的藥水特別受歡迎?剛才小夥計亂配的藥水有什麼特效呢?潘伯頓立即對小店員那種亂配的藥水進行分析研究。經過反複試驗,他很快就在他原來調配的可口可樂藥水基礎上,吸取了小店員那一“亂配”藥的成分,調配成當今流行全球的紫紅色的可口可樂飲料。可口可樂實質上是由幾種物質混合而成的,即由糖、碳酸水、焦糖、咖啡因和“失去效能”的古柯葉及椰子果等調配的,它有清涼可口、提神解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