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職場中要學會觀察人(1 / 3)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各種原因,我們認識的人不可能都看清,而且人人都會掩飾自己,很多人是不會讓你認清他的。因而,認識其本質是很難的。但是,人的本質又一定會通過表象反映出來。因此,通過觀察人的行為上的蛛絲馬跡,就能在相當程度上認識其本質。

生活中有許多人,他們的外貌和本質有很大的不一致性:有表麵莊重嚴肅,行為卻不檢點的;有外表溫良敦厚,實則偷雞摸狗的;有貌似恭敬,實則心懷輕慢的;有外表廉潔謹慎,實則內心虛偽的;有看似真誠專一,實則無情無義的;有貌似品性忠厚,實則虛情假意的;有看起來足智多謀,實則缺乏主見的;有表麵上敢作敢為,實則什麼也不敢做的;有貌似誠懇,實則不講信用的;有表麵上迷糊不清,實際卻忠實可靠的;有貌似奇異偏激言行悖離常理的;有表麵勇敢,實則內心怯懦的;有貌似威嚴而實質上卻是容易應付的;有表麵嚴酷而內心卻謹慎真誠的;有外表虛弱、其貌不揚,但出人意料卻什麼都幹,而且什麼都能如願以償的。

天下人所看不起的,卻為聖賢之人所看重,原因就在於一般人不了解其中奧妙,沒有極強的洞察力,是看不到邊際的。

一些高明的職場中人,能從對方的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每一種司空見慣的習性中,窺一斑而知全豹,分辨人的本質和心態。

俗話說,一葉落可知天下秋,任何事情在局勢明朗之前,肯定都會有其前兆。達爾文在劍橋神學院讀書時,是個平庸者。植物學教授漢羅斯卻看出達爾文有著特殊的才能,並力保他隨貝格爾艦進行環球科學考察,從而使一個“平庸”者,成為舉世矚目的科學家。

可見具有慧眼的人會根據這些細微之別,正確判斷出事態的發展而采取相應的行動。

曹操晚年曾讓長史王必總督禦林軍馬,司馬懿提醒他說:“王必嗜酒性寬,恐不堪任此職。”曹操反駁說:“王必是孤披荊棘曆艱難時相隨之人,忠而且勤,心如鐵石,最是相當。”

不久,王必便被耿紀等叛將蒙騙利用,發生了正月十五元宵節許都城中的大騷亂,幾乎導致曹氏集團的垮台。

司馬懿從王必嗜酒這一習性而預見此人日後將鑄大錯,以一斑而窺全豹。曹操在任用王必方麵一葉障目,與司馬懿慧眼識全機,有高下之分。

在生活中認識他人,需要人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它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所以,一些有心人在實踐中總結出用生活細節法識別人的三條規律:

(1)表情

好經常皺眉的人,一般都心思較重,心事較多,總好像想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好經常用眼角看人的人,一般都心胸狹窄,心懷叵測,內心深處總有一種恐懼感;經常用手撓頭的人,一般都心情煩躁,心神不寧。

(2)動作

總好掰手指節的人,一般工於心計,總在動腦筋;坐下就翹起二郎腿的人,一般都自命不凡,高人一等;走路總是駝背低頭的人,一般都心事較重;沒事就兩眼發直的人,一般都思想遲鈍。

(3)言詞

說話總是好加上“我認為”、“我感到”、“我想”等字眼的人,一般都自以為是,剛愎自用;說話總好加上“可以嗎?”“行不行?”等字眼的人,一般都自信心不強,拿不了大主意;說話總是模棱兩可,含含糊糊的人,一般都是老奸巨猾,老於世故;說話總好誇大其詞,聲張作勢的人,一般都好吹噓,好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