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職場中要學會觀察人(2 / 3)

總之,從生活細節上識別人需要敏銳的眼力,發現別人不容易發現的特點,能在轉眼即逝的言行中發現某個人的隱蔽特征。一個領導者,隻要他在平時能夠注意多鍛煉自己觀察細節的能力,就不難發現每一個人在生活中的特征,從而進一步掌握其內心世界的秘密。

日本著名企業家永守重信,利用人們進餐的細小動作鑒別人才,準確率可達95%以上。他認為人吃飯的時候,最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再高貴的人,在吃飯時,也會顯露出他的人品來。”如他用吃飯的機會分辨聚會的經理是第一代經理還是第二代經理。作為一般的區分方法,是因為創業經理都經曆了相當的勞苦,上的菜多是一點不剩都吃光了,而且吃得也快。

總的說,吃飯時會刀叉亂碰,喝湯時會吱吱作響,不太講究宴席上的禮節。可是一到了第二代經理,就愛挑剔,剩菜也多,總是先挑愛吃的。

曾國藩當年和太平軍打仗,他招收士兵很有自己的見解。他善於從應征士兵的身體上,辨別其出身。他的湘軍士兵,幾乎無一不是黑腳杆的農民,這些樸實的農民,既能吃苦耐勞,又很忠勇,一上戰場,則父死子代,兄代弟繼,義無反顧。

曾國藩招募兵勇有自己的條件,年輕力壯,樸實而有農夫氣者為上。其油頭滑麵而有市井氣者,有衙門氣者,概不收用。這是因為稟性不同,如山僻之民多悍,水鄉之民多浮滑,城市多浮情之習,鄉村多樸拙之夫。善用兵者,常好用山鄉之卒,而不喜用城市近水之人。這種從細節識人的方法確實十分特別。

在生活中,領導者為了考察和了解一個人在某方麵的能力,以及內心的想法,通常也會在很小的細節檢驗他的能力和心靈的誠實與否。

宋神宗年間,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他的政敵彈劾下獄。宋神宗以及太後都知道蘇東坡可能是因為才高而被忌妒,於是他們就想一個方法來試探蘇東坡。

一天夜裏蘇東坡正要入睡,忽有一人走進囚室,放下一隻箱子做枕頭,倒地便睡。

東坡以為他是新來的囚犯,未予理會,隻管安睡。不料在天快亮時,那人推醒東坡,對他說:“恭喜,你安心吧,不用愁了。”原來那人是皇上派到獄中觀察東坡的太監,他回宮裏稟報:“蘇軾很安靜,夜間睡得很沉。”

神宗點頭說:“我知道他問心無愧。”不久,蘇軾就被釋放出獄了。宋神宗從蘇軾安然入睡的小事上,得知他內心無愧,可謂有識人之明。

英國曼徹斯特市有位醫生,想在他的學生中找一名具有敏銳觀察力的人當助手。一次在臨床帶學生時,當眾用指頭沾一下糖尿病人的尿液,然後用舌頭舔其“甜”味,接著要求所有的學生跟著做。大多數學生都愁眉苦臉地用同樣的方法舔尿液,隻有一個女學生發現自己的老師用來沾尿的是一個指頭,舔的卻是另一個指頭,她也如此仿效。這位醫生認為這個女學生具有他需要的敏銳的觀察力,於是就讓她當了自己的助手。

一個人的學問、修養、情操、喜好,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反映出來,小到隨地吐痰、排隊夾塞兒,大到政治傾向,人生追求等等。

福爾摩斯可以從一個人的發式或皮鞋上判定他的職業和處境。通過觀察其所交朋友的類型,就可知其人是否賢明。

生活中人們也常說:“告訴我你的朋友是誰,我就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所有這些都說明觀友在知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