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職場交友要保持利益均衡(1 / 1)

朋友也許是你一生最大的“財富”。

有一位男士既沒有學曆,也沒有金錢,更沒有人事背景,但是他卻成為了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他是一個很會體貼他人的人,他對周圍人的體貼,甚至超過了人家的需求。隻要你說要上他那裏玩,他都會表示萬分的歡迎,希望你能在他那兒住幾天。背地裏,無論是多麼拮據,內心多麼苦惱,他都好像隨時在等你的來臨,熱情地接待你。甚至在你回去的時候,還要為你帶上些小禮物、土特產之類的東西回家。

無論是多麼忙碌,他都不會表現出你的來訪對他會是一種麻煩困擾。

事實上,以前的他既沒有學曆,又沒有金錢,更沒有背景。這樣的人,一定是孤獨的,別人都不想理他、與他往來。他是一直忍耐著寂寞,努力奮鬥,度過那段日子,而他也就在其中學到了與人交往之道。比如:給別人某些方麵的益處,別人是不會無動於衷的。所謂某些方麵的利益,有時是精神方麵的,有時是物質方麵的。總之,別人得不到益處,是不會來接觸他的。

另外一個例子是出身名門的“富家子弟”,他也想能成功地做出某些事情來。但是,當他與別人來往的時候,首先就會考慮這個人對自己有什麼利用的價值。也許與這個人交往,以後向銀行貸款時,會比較容易;也許與這個人做朋友,他會教給我致富之道;也許這個人會將土地廉價出售給我;也許會將辦公室借給我。他就是如此這般地,對周圍的人懷著期待之心,算計之意,認為與自己接觸的人,都會帶給自己某些利益。

這兩個人與人交往時的態度實在是南轅北轍,完全不同,一個是奉獻給別人某方麵的利益,不然別人是不會與他來往的;另一個則是認為與自己來往的人,可能會帶給自己某些方麵的利益。

說起來人隻有在自己的欲求獲得滿足的情況下,才會與別人交往,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排除孤立的狀態和心情,人們害怕被孤獨吞噬,渴望朋友是人類的天性。因此,與別人來往這件事情對孤獨人來說,就會滿足他的欲求,也可以說與人來往對於孤獨的人來說有很大意義。

我們與周圍朋友相處時,既要熱情又要謹慎,要經常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為他們考慮,以自己的所能來滿足他們的欲求,他們得到滿足後才會給你以回報。同時,別人對自己有所奉獻,也就能滿足自己的欲求,這種奉獻與回報,在保持平衡時就是交際雙方最愉快的時候。同時,也是獲得最大利益的時候。隻有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起來的社會關係才是最穩定最牢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