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上司交往的過程中,你一定要小心謹慎,即使你的上司能力、經驗等方麵都不如你,也不要當麵指責,更不要辱罵他。
剛剛大學畢業的小李在一家報社工作。不久前升為主任,由於他資曆比其他同仁淺,能力看起來也不是很突出,因此他的上任讓一些“老人”頗為吃驚。有一次他召開會議,一位同事按捺不住,當眾批評小李“能力不足”、“領導無方”、“沒資格當主任”。小李也不是省油的燈,不動聲色地聽完這位同事的批評,臉不紅、氣不喘地站起來說:“我能力是不怎麼強,既然你比我行,那這個位置讓你來坐好了。”
那位同事啞口無言,匆忙離開會場。結果那天深夜,那位同事打電話向小李道歉,小李也寬宏大量,沒有計較。
也許你看到這裏會替那位罵人的同事“鬆了一口氣”。可是,真的能“鬆一口氣”嗎?如果是那種不記前仇的君子,還好一些,隻要當麵道過歉,他原諒了你,你不會有什麼,但忘不掉當眾被辱罵的難堪的人也不少,所以這件事有幾個可能的後續發展結果:
(1)遇上真君子雙方雨過天晴,不打不相識,反而成為好朋友。
(2)既使你當麵道過歉,他也當麵說原諒了你,但以後雙方心裏都有疙瘩,罵人的因為低了頭,自尊心受損,終究不能釋懷;被罵的人耿耿於懷,雖然對方已經道歉,但終究無法讓心裏舒坦,於是二人貌合神離。
(3)還有就是為未來更長久、劇烈的鬥爭拉開序幕。表麵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暗裏卻是波濤洶湧。罵人的積極為下次攻擊鋪路,反正已開了戰,非見輸贏不可;被罵的心有不甘,也處處積極布防,或是主動找機會修理對方。
一般說來,能和睦收場的不多,絕大多數都會演變成另一種形態的戰爭,在這種戰爭中,除非你真有本事,或是客觀條件對你十分有利,否則當部屬的大都要吃敗仗,因為主管有比你充分的條件可運用,比如他就可使用下列做法,讓你非吃敗仗不可。
(1)將你投閑置散
不給你事做,你臉皮再厚,也不可能每天閑著沒事吧。
(2)雞蛋裏挑骨頭
明明滿分的工作,他還是不滿意,挑毛病挑到你發狂。
(3)給你不好的考績
考核成績不好,加薪、升官還有希望嗎?
(4)挑撥你和同仁之間的感情,造成你的孤立
(5)當眾給你難堪。例如,在開會的時候批評你的能力
總之,報複你的辦法是很多的,隻看他願不願做,而隻要用上述其中一個方法,你這當人屬下的就要坐立難安了。如果你想越級打小報告,除非你利益輸送,否則按常理,上級還是會支持主管的。因為,他不可能因一兵而換一將的,除非他有把柄落在你手裏。
退一步說,就算你把主管搞下台了,對你也不一定有什麼好處,因為你的作為會使別人認為你“好鬥、善鬥”;除非你手上有豐富的資源可以分配,否則人人會對你敬而遠之,因為他們怕不小心也被你鬥倒。而更嚴重的是,你把主管鬥走了,上麵的主管不見得就會升你做主管,因為他們怕和你接近,怕你把他們也鬥走了,那到別的單位去好了?別做美夢了,你喜歡當眾罵主管,哪個單位敢要你呢?
所以,有意見要和主管溝通,最好出之以禮,心有不服也不能當眾羞辱主管,你的羞辱隻會讓你顯得不成熟,缺乏理性罷了。
如果你年輕氣盛,不小心罵了主管,而且你也不想離職,那麼趕快向主管道歉,這是惟一彌補的措施,雖然不一定有用,但不去道歉,後果是很糟糕的——那會讓你無路可走,或者隻有“走人”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