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以良好心態與行動選擇成功(8)(3 / 3)

可見,要想獲得成功,在你的心理一定沒有“不可能”三個字。

隻做心裏認為對的事

劍橋郡的世界第一名女性打擊樂獨奏家伊芙琳·格蘭妮說:“從一開始我就決定:一定不要讓其他人的觀點阻擋我成為一名音樂家的熱情。”

她成長在蘇格蘭東北部的一個農場,從8歲時她就開始學習鋼琴。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對音樂的熱情與日俱增。但不幸的是,她的聽力卻在漸漸地下降,醫生們斷定是由於難以康複的神經損傷造成的,而且斷定到12歲,她將徹底耳聾。可是,她對音樂的熱愛卻從未停止過。

她的目標是成為打擊樂獨奏家,雖然當時並沒有這麼一類音樂家。為了演奏,她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聆聽”其他人演奏的音樂。她隻穿著長襪演奏,這樣她就能通過她的身體和想象感覺到每個音符的震動,她幾乎用她所有的感官來感受著她的整個聲音世界。

她決心成為一名音樂家,而不是一名聾的音樂家,於是她向倫敦著名的皇家音樂學院提出了申請。

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一個聾學生提出過申請,所以一些老師反對接收她入學。但是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師,她順利地人了學,並在畢業時榮獲了學院的最高榮譽獎。

從那以後,她的目標就致力於成為第一位專職的打擊樂獨奏家,並且為打擊樂獨奏譜寫和改編了很多樂章,因為那時幾乎沒有專為打擊樂而譜寫的樂譜。

至今,她作為獨奏家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因為她很早就下了決心,不會僅僅由於醫生診斷她完全變聾而放棄追求,因為醫生的診斷並不意味著她的熱情和信心不會有結果。

羅斯福總統的夫人曾向她的姨媽請教對待別人不公正的批評有什麼秘訣。她姨媽說:“不要管別人怎麼說,隻要你自己心裏知道你是對的就行了。”避免所有批評的惟一方法就是隻管做你心裏認為對的事——因為你反正是會受到批評的。

“不要被他人的論斷束縛了自己前進的步伐。追隨你的熱情,追隨你的心靈,它們將帶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1987年3月30日晚上,洛杉磯音樂中心的錢德勒大廳內燈火輝煌,座無虛席,人們期盼已久的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儀式正在這裏舉行。

在熱情洋溢、激動人心的氣氛中,儀式一步步地接近高潮——高潮終於來到了。當主持人宣布:瑪莉·馬特琳在《小上帝的孩子》中有出色的表演,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時,全場立刻爆發出經久不息的雷鳴般的掌聲。瑪莉·馬特琳在掌聲和歡呼聲中,一陣風似的快步走上領獎台,從上屆影帝——最佳男主角獎獲得者威廉·赫特手中接過奧斯卡小金人。

手裏拿著小金人的瑪莉·馬特琳激動不已,她真的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她似乎有很多很多話要說,人們也想聽聽這位新晉影後會說些什麼。可是在期盼中人們沒有看到她的嘴動,她卻把手舉了起來,可又不是那種向人們揮手致意的姿勢,眼尖的人已經看出她是在向觀眾打手語,內行的人已經看明白了她的意思:說心裏話,我沒有準備發言。此時此刻,我要感謝電影藝術科學院,感謝全體劇組同事,感謝影迷的支持……原來,瑪莉·馬特琳不僅是一個啞巴,還是一個聾子。這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以來最年輕的最佳女上角獎獲得者,竟然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女。

其實,瑪莉·馬特琳出生時是一個正常的孩子,但,她在出生18個月後,被一次高燒奪去了聽力和說話的能力。

可是這位聾啞女對生活沒有失去信心,像正常人一樣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激情。她從小就喜歡表演。早在8歲時就已經加入了伊利諾州的聾啞兒童劇院,一年後就在《盎斯魔術師》中扮演多蘿西。但16歲那年,瑪莉被迫離開了兒童劇院,畢竟她已經長大了,她不能總是待在這裏,走是遲早的事怕。所幸的是,她還能時常被邀用手語表演一些聾啞角色。正是這些表演,使瑪莉認識到了自己生活的價值,克服了失望心理。她利用這些演出機會,不斷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演技。

1985年,19歲的瑪莉參加了舞台劇《小上帝的孩子》的演出。她飾演的是一個次要角色。可就是這次演出,徹底改變了瑪莉的命運,使瑪莉走上了銀幕。

由於舞台劇《小上帝的孩子》大獲成功,女導演蘭達·海恩絲隨即決定將《小上帝的孩子》拍成電影。還是為物色女主角——薩拉的扮演者,使導演大費周折。她用了半年時間先後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瑞典尋找,竟然都沒找到中意的。於是她又回到了美國,觀看舞台劇《小上帝的孩子》的錄像。她發現了瑪莉高超的演技,決定立即啟用瑪莉擔任影片的女主角,飾演薩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