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社交職場中學會選擇和放棄(2)(1 / 3)

人生在世,既有風雨也有晴天,所以誰都需要別人的“攙扶”,不過,我們求人千萬不要跪著,而要做到求而不卑,求而不亢,求而不倚,這才是圓滿無憾的人生。

一見如故要適度遠之

一見如故是一種人生的幸運,但有時也會成為一種不幸的開始。

“一見如故”這是很多剛剛見麵相識的人習慣使用的一句話,意思是,雖然是初次見麵,可是彼此的感覺就好像已經認識了很久,都有相見恨晚之感。

現實生活中確有一見如故的情形發生。這是很難用科學來解釋的現象,隻能說彼此一見如故的人上輩子有緣吧。能碰到一見如故的人是人生中的一種幸運,因為彼此可以減少試探這個過程,而直接進入到交心的層次。可是根據現實生活的經驗,一見如故固然是幸運,但有時卻也是不幸的開始。

在人性生活中,人會呈現出多麵性,在不同的時空,善與惡會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麵貌出現,也就是說,本性屬惡的人在某些狀況之下也會出現善的一麵,本性屬善的人也會因為某些狀況的引動、催化而表現出惡的作為,而何時何地出現善與惡,甚至自己也無法預測及掌握。例如,一輩子循規蹈矩的正人君子就有可能因為一時缺錢而忽然浮現惡念,這是他過去所無法想像的事,但就是發生了,連他自己都感到不解。

因此,當一個人和你初見麵,並且熱情地向你說和你一見如故時,你可以不必拒絕他的熱情,甚至也回他一句一見如故!但你一定要理性地看待這句話,思索這句話的真正意義,因為這可能純粹是一句客套話,也有可能是一顆裹上糖衣的毒藥,他是想用溫情來拉近和你的距離,好從你身上獲得某些利益。如果這是一句客套話,你的熱切回應不但無法給對方產生效用,自己也會因為對方隨之而來的冷淡而受傷,更有可能暴露了自己,反給有心人以可乘之機;而最有可能的是,你把對方嚇跑了。如果雙方真的另有所圖,你的熱切回應,正好自投羅網。結果也就不用多說了。

因此,當你聽到一見如故這句話時,你應該:

(1)想想自己有沒有因為這句話而興奮、感動?如果有,那麼就趕快澆熄、撲滅這些興奮和感動,以免自作多情或自投羅網。

(2)如果對方的一見如故之後還有其他的後續動作,你應該與之保持一種善意的距離,保持距離的目的是在檢驗對方和心的真偽,以免自己受傷。

(3)如果對方和你彼此都一見如故,這是最危險的狀況,你應該立刻向後退,以免引火自焚,或因太過接近而彼此傷害,葬送有可能好好發展的友情;如果一見如故隻是對方一廂情願,話不投機三句多,不必花心思在這上麵。

當然。如果雙方一見如故,也都理智地各取所需,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有些人不說一見如故,卻直接用行動表示,這種人你也應該和他保持距離。

你最應該提防的是,一見如故中,有心者常會摻雜很多奉承,拍馬的語言,這很容易迷亂一個人的判斷,也最難抗拒!因此,當聽到這類話語時,你就要提高警覺了。

給別人留一點餘地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其意為君子是有涵養的人,所以他們心胸寬廣,待人誠懇。而小人多無修養,常常為自己的私利而苦苦鑽營,以至於不惜任何代價去謀取私利,甚至以身試法,所以他們經常憂愁不安。實際上小人也有坦蕩蕩之時,君子也有常戚戚之處。小人的坦蕩之處多半表現了他們的肆無忌憚。君子常戚戚之處,那是對國家、對社會、對民族前途的憂患,或是擔心自己進業修德長進不大的憂患,是懷有一生的憂患之心。

做事講究先小人,後君子。遇到問題,先是為己利益而堅持不讓,或爭或吵,是為“小人”也。當看到爭吵不能解決問題時,便主動讓步,乃“君子”也。

人生下來就各有其個性,後因家庭背景、社會關係、個人知識教養等諸因素影響,而常常表現出與他人的對立。對立雙方,各執己見,問題就難以解決了。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問題“掛起來”,暫不解決。這就是所謂的“餘地”術。

君子讓步,就是營造回旋的“餘地”。

《莊子》裏有個庖丁解牛的故事:一次魏王觀看庖丁殺牛,隻聽到刀碰擊骨頭的聲音,卻看不到用刀的痕跡,沒多久就把一頭牛分解完了,不禁感歎道:“真是神乎其神呀!”

庖丁放下刀對惠王說:“大王剛才看到的不是技術表演,而是道。我剛殺牛時,隻見牛形,兩年後,不見牛形而隻見其筋骨,如今我是用心感受它,就算筋骨相連的地方,我也要找到足夠的縫隙下刀。一般的廚師一個月換一把刀,高手可以一年中不換一次刀。請看我這把刀,已用十年有餘,仍如新的一樣。這是因為我懂得怎樣於筋骨之處找到下刀的餘地,薄薄的刀片可以遊刃有餘地切割,當然不會被損傷了。”

庖丁的不損之刀,得益於他能看清骨節問的餘地。那麼,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上,人們能像庖丁解牛那樣,充分掌握為人處世的“餘地”,就可以“遊刃有餘”地處理好社會交際關係。

雖然很多人擅長此道,但在運用這個方法時也要注意它的缺點。做事情留有餘地,把事情“掛起來”,實質上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處理不當,將會釀成更大的問題。因此,在做事留餘地的同時,要積極尋找徹底解決問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