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對挫折中的人有如下作用:
第一,樂觀能為人排遣痛苦。樂觀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特征,能排遣和挫敗一切痛苦與煩惱,給人生活的勇氣、信心和力量。醫學家認為,愉快的情緒能使心理處於怡然自得的狀態,有益於人體各種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於調節腦細胞的興奮和血液循環。馬克思也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
第二,樂觀的生活態度有利於促進人際關係和事業。持一種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參與活動,你會發現很容易與人和諧相處。樂觀者渾身充滿活力,容易與社會合拍,由於心情舒暢,在與人交往中就會對別人謙虛、尊重、理解,自然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敬,雙方情感的相悅就能形成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同樣,強者受挫後不氣餒,以樂觀的態度對待暫時的失敗,這樣就會使他有一種自信的動機力量。這種力量把自己展現於外,參與人群和事業,從而得到成功和成就。成功和成就的愉快情感會使自己更樂觀地去繼續從事未完的事業或開辟新的天地,這樣的良性能環使人們的事業充滿生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和意義。成長中的人以樂觀的態度對待人,將形成較為聰穎、開朗和進取的個性。
第三,樂觀能促進身體健康。樂觀者一生中收益最大的是他們的身體機能完好。人們常說“笑一笑,十年少”沒錯,樂天派自然心寬體胖,樂天派會笑對人生中的坎坷與挫折。他們不容易被疾病擊垮,他們抗禦心腦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難治病的能力遠勝過悲戚憂鬱者。
一項新的研究成果證明了樂觀與健康的對應關係。研究發現,對自我前途和未來持冷淡態度是身體健康不良的前兆。有一位外國的流行病學家斷言,長期有這種絕望意識的人,其死亡率高於心髒病、癌症和其他病因造成的平均死亡率。這說明樂觀態度對於健康的確大有裨益,悲觀絕望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那麼,怎樣才能保持樂觀的情緒呢?
保持樂觀情緒的秘訣主要有三個,一是善於幽默,善於找樂;二是遇到失敗挫折決不氣餒,有繼續努力、再創輝煌的信念;三是為人和善,與人為友。
努力做好每件事
努力付出去做每一件事,這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交待。
法國馬賽有一名叫多梅爾的警官,為了緝捕一名強奸殺害女童埃梅的罪犯,查了十幾米高的文件和檔案,足跡踏遍了四大洲,打了30多萬次電話,行程幾萬公裏。幾十年來,由於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追捕凶犯上,結果兩任妻子都離他而去。他仍矢誌不渝,經過52年漫長的追捕,終於將罪犯捉拿歸案。當他用手銬銬住凶手時,已經是73歲。他興奮地說:“小埃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有記者問他,這樣做值嗎?他回答:“一個人一生隻要幹好一件事,這輩子就沒有白過。”
“一生幹好一件事”,這個標準似乎並不高,但要真正幹好一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也不是那麼簡單。當年萊特兄弟為了讓飛機飛上藍天,一輩子忙得連結婚都沒時間。為此,他們卻幽默地說:我們沒時間既照顧飛機,又照顧妻子,隻能幹好一件事。
隻要再多一點堅持。隻要再多敏捷一點。隻要再多準備一點。隻要再多注意一點。隻要再多培養一點精力。隻要再多一點創造力。
一所大教堂的牧師許多年前問一位美國學者:“你知不知道任何有關南非樹蛙的事?”
“不知道。”學者有點兒驚訝地回答他。
他說:“你可能不想知道南非樹蛙的事,但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鍾閱讀相關資料。5年內你就會成為最懂南非樹蛙的人。有人會邀請你到他們總公司,還付你一大筆錢就為聽聽你對南非樹蛙的意見。當然,這是很專業的一門學問,聽眾可能不多,但想想看,隻要持續5年內,每天花5分鍾閱讀相關資料,你就能夠成為南非樹蛙這領域中最具權威的人。”
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每天投資5分鍾的時間(與5個鍾頭的時間相比實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
伍迪·艾倫說過,生活中90%的時間隻是在混日子。大多數人的生活層次隻停留在:為吃飯而吃、為搭公車而搭車、為工作而工作、為了回家而回家。他們從一個地方逛到另一個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卻很少有時間從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標。
就這樣,一直到老死。
成功與不成功之間的距離,並不如大多數人想像的是一道巨大的鴻溝。成功與不成功隻差別在一些小小的動作:每天花5分鍾閱讀、多打一個電話、多努力一點、在適當時機的一個表示、表演上多費一點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實驗室中多試驗一次。
偉大的哲學家馮·哈耶克說:“如果我們多設定一些有限定的目標,多一分耐心,多一點堅持,那麼,我們事實上便能夠進步得更快且事半功倍;如果我們‘自以為是地堅信我們這一代人具有超越一切的智慧及洞察力並以此為傲’,那麼我們就會反其道而行之,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