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選擇與放棄如何恰到好處(1)(1 / 3)

成功與克製

一個商人需要一個小夥計,他在商店裏的窗戶上貼了一張獨特的廣告:“招聘:一個能自我克製的男士。每星期4美元,合適者可以拿6美元。”“自我克製”這個術語在村裏引起了議論,這有點不平常。這引起了小夥子們的思考,也引起了父母們的思考。這自然引來了眾多求職者。

每個求職者都要經過一個特別的考試。

“能閱讀嗎?孩子。”

“能,先生。”

“你能讀一讀這一段嗎?”

他把一張報紙放在小夥子的麵前。

“可以,先生。”

“你能一刻不停頓地朗讀嗎?”

“可以,先生。”

“很好,跟我來。”商人把他帶到他的私人辦公室,然後把門關上。他把這張報紙送到小夥子手上,上麵印著他答應不停頓地讀完的那一段文字。閱讀剛一開始,商人就放出六隻可愛的小狗,小狗跑到小夥子的腳邊。這太過分了,小夥子經受不住誘惑要看看美麗的小狗。由於視線離開了閱讀材料,小夥子忘記了自己的角色,讀錯了。當然他失去了這次機會。

就這樣,商人打發了70個小夥子。終於,有個小夥子不受誘惑一口氣讀完了。商人很高興。

他們之間有這樣一段對話:

商人問:“你在讀書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你腳邊的小狗嗎?”

小夥子回答道:“對,先生。”

“我想你應該知道它們的存在,對嗎?”

“對,先生。”

“那麼,為什麼你不看一看它們?”

“因為我告訴過你我要不停頓地讀完這一段,所以我不會輕易放棄閱讀。”

“你總是遵守你的諾言嗎?”

“的確是,我總是努力地去做,先生。”

商人在辦公室裏走著,突然高興地說道:“你就是我要的人。明早七點鍾來,你每周的工資是六美元。我相信你大有發展前途。”

小夥子的發展的確如商人所說。

克製自己、不要停頓就是成功的要素!太多的人喜歡玩小狗,而不能克製自己,不能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他們的工作中,完成自己偉大的使命。這可以解釋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區別。

青年人,即使天掉下來,你也要克製住自己,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美好的事業。

樂觀滿懷希望

樂觀支撐你的鬥誌。生活中,有的挫折單靠個人的努力難以改變現狀,因此,有的人便會不戰而敗,捶胸頓足,怨天尤人。這樣的人永遠也無法走出困境。真正的成大事者,則會滿懷希望。

有一位外國女人的頭部被搶劫犯擊中了五槍,竟然還能繼續活下去,醫生把她的康複歸功於求生的希望。她自己也說:“積極的求生意念是我活下去的兩大支柱。”同她一樣,許多癌症患者在麵臨死神的威脅時,對生寄托著希望,竟然活了許多年。在挫折麵前隻有充滿希望,永不放棄,才有機會取得成功。

希望使人增強了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經曆過挫折打擊而能心平氣和地忍下來的人都有一種切身體驗:人之所以能夠忍耐,是因為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比如,一些受到不公待遇的人產生了極強的挫折感,他們本來可以找有關人去討個公道,可是,又怕因此會給有意整他們的人留話柄,說他們計較個人名利。為了今後的前途,他們忍了,一次、二次、三次,每次忍讓時他們心中想的都是希望,否則,如果一個人絕望了,對未來不抱任何希望,他就不會忍耐,而會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不去做任何努力。對一點點挫折都失去了承受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希望是奔向前途的航標和指路明燈。人若沒有了希望就會迷失方向,生活就會失去意義。成大事者之所以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強,就是因為他們選擇了樂觀。

成大事者在對人生充滿希望的同時,也表現了他們對人生積極樂觀的態度。成大事者積極樂觀的態度就是在挫折中主動尋找幸福。即使道路坎坷,荊棘繞身,強者也能主動地尋找幸福,愉快地享受著生活。他們在不能取得大勝利的時候,也樂於接受小小的勝利。

近年來,有研究表明,日本的自殺人數逐年上升。很多人遇到挫折,首先想到的是“勇敢”的切腹自盡,而不是思索該怎樣戰勝困難。生命對於一個人隻有一次,是否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對待人生,那是大有講究的。

有這樣一則故事很能說明樂觀者的人生態度。

一個人同一位準備遠航的水手交談,他問:“你父親是怎麼死的?”

“出海捕魚,遇著風暴,死在海上。”

“你祖父呢?”

“也死在海上。”

“那麼,你還去航海,不怕死在海上嗎?”

水手問:“你父親死在哪裏?”

“死在床上。”

“你的祖父呢?”

“也死在床上。”

“那麼,你每天睡在床上不害怕嗎?”

這個故事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簡意賅,反映出了水手明知祖父、父親都死在海上,卻沒有因失去親人的痛苦挫折而改變自己的奮鬥目標,仍然樂觀地從事自己的事業。

樂觀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打擊時,仍堅信情況將會好轉,前途是光明的。從情感智商的角度來看,樂觀是人們身處逆境時不心灰意冷、不絕望或抑鬱消沉的心態。與希望一樣,樂觀能施恩於人生。當然,樂觀必須根植於現實,如果盲目樂觀,其後果絕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