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二戰期間,美國一位名叫伊麗莎白·康黎的女士在慶祝盟軍北非獲勝的那一天收到了國防部的一份電報,她親愛的侄子,也是她在世間的惟一的親人死在戰場上了。一時間,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在此之前,她的侄子一直是她生活中的希望和快樂的源泉。這個打擊讓她決定放棄優厚的工作,遠離家鄉,讓自己永遠躲避在回憶和淚水中。
就在她清理東西準備辭職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封早年的信,那是侄子在她的母親去世時寫給她的慰問信。信上這樣寫道:“我知道你會撐過去,我永遠不會忘記你曾教導我的‘不論在哪裏,都要勇敢地麵對生活’。我永遠記著你的微笑,像男子漢那樣,能夠承受一切的微笑。”康黎把這封信讀了一遍又一遍,她似乎覺得侄子就在身邊,正用一雙熾熱的眼睛望著她說:“你為什麼不照你教導我的去做呢?”
康黎由此打消了辭職的念頭,她不再生活在痛苦的回憶中,而是一再對自己說:“我應該把悲痛藏在微笑下麵,因為事情已經是這樣了,我沒有能力改變它,但我有能力繼續生活下去。”
一個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時,遭遇了一個攔路搶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山匪窮追不舍,走投無路時,商人鑽進了一個山洞裏;山匪也追進了山洞裏。
在洞的深處,商人未能逃過山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了一頓毒打,身上所有錢財、包括一把準備夜間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擄去了。
“幸好山匪並沒有要我的命!”商人為失去錢財和火把沮喪了一陣之後,突然想開了。
之後,兩個人各自尋找著山洞的出回口。
這山洞極深極黑,洞中有洞,縱橫交錯,兩個人置身於洞裏,像置身於一個地下迷宮。
山匪慶幸自己從商人那裏撿來了火把,於是他將火把點燃,借著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給他的行走帶來了方便,他能看清腳下的石塊,能看清周圍的石壁,因而他不會碰壁,不會被石塊絆倒。但是,他走來走去,就是走不出這個洞。
最終,他力竭而死。
商人失去了火把,沒有了照明,但是他想我還有眼睛呢。
於是,他在黑暗中摸索著,行走得十分艱辛,他不時碰壁,不時被石塊絆倒,跌得鼻青臉腫。但是,正因為沒有了火把的照明,使得他置身於一片黑暗之中,這樣他的眼睛就能夠敏銳地感受到洞口透進來的微光,他迎著這縷微光摸索爬行,最終逃離了山洞。
後來,商人還暗自慶幸山匪搶走了他的火把,否則他也會像山匪那樣困死在洞中。
失去了火把,我還有眼睛,這是對待喪失的一種樂觀態度;也正因為失去了火把,他才走出了山洞,世間有很多事情就是如此,喪失不一定就是壞事,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比爾在一家汽車公司上班,很不幸,一次機器故障導致他的右眼被擊傷,搶救後還是沒有保住,醫生摘除了他的右眼球。
比爾原本是一個十分樂觀的人,但現在卻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他害怕上街,因為總是有那麼多人看他的眼睛。
他的休假一次次被延長,妻子苔絲負擔起了家庭的所有開支,而且她在晚上又兼了一個職,她很在乎這個家,她愛著自己的丈夫,想讓全家過得和以前一樣。苔絲認為丈夫心中的陰影會消除的,那隻是時間問題。
但糟糕的是,比爾的另一隻眼睛的視力也受到了影響。比爾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問妻子誰在院子裏踢球時,苔絲驚訝地看著丈夫和正在踢球的兒子。在以前,兒子即使到更遠的地方,他也能看到。
苔絲什麼也沒有說,隻是走近丈夫,輕輕抱住他的頭。
比爾說:“親愛的,我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我已經意識到了。”苔絲的淚就流下來了,其實,苔絲早就知道這種後果,隻是她怕丈夫受不了打擊,要求醫生不要告訴他。
比爾知道自己要失明後,反而鎮靜多了。連苔絲自己也感到奇怪。
苔絲知道比爾能見到光明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她想為丈夫留下點什麼。她每天把自己和兒子打扮得漂漂亮亮,還經常去美容院,在比爾麵前,不論她心裏多麼悲傷,她總是努力微笑。
幾個月後,比爾說:“苔絲,我發現你新買的套裙那麼舊了!”苔絲說:“是嗎?”
她奔到一個他看不到的角落,低聲哭了。她那件套裙的顏色在太陽底下絢麗奪目。苔絲想,還能為丈夫留下什麼呢?
第二天,家裏來了一個油漆匠,苔絲想把家具和牆壁粉刷一遍,讓比爾的心中永遠是一個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