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不要!我隻要水泡花環,我不要什麼珍珠水晶。如果你不給我,我就不想活了。”公主嬌縱撒野地哭鬧著。
束手無策的國王隻好把朝中的大臣們集合於花園,憂心忡忡地商議道:“各位大臣!你們號稱是本國的奇工巧匠,你們之中如果有人能夠以奇異的技藝,以池中的水泡,為公主編織美麗的花環,我便重重獎賞。”
“報告陛下!水泡刹那生滅,觸摸即破,怎麼能夠拿來做花環呢?”大臣們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哼!這麼簡單的事,你們都無法辦到,我平日如何善待你們?如果無法滿足我女兒的心願,你們統統提頭來見。”國王盛怒地嗬斥道。
“國王請息怒,我有辦法替公主做成花環。隻是老臣我老眼昏花,實在分不清楚水池中的泡沫,哪一顆比較均勻圓滿,能否請公主親自挑選,交給我來編串。”一位須發斑白的大臣神情篤定地打圓場。
公主聽了,興高采烈地拿起瓢子,彎起腰身,認真地舀取自己中意的水泡。本來光彩閃爍的水泡,經公主輕輕一觸摸,霎時破滅,變為泡影。撈了老半天,公主一顆水泡也拿不起來,睿智的大臣於是慈藹地對一臉沮喪的公主說:“水泡本來就是生滅無常,不能常駐久留的東西,如果把人生的希望建立在這種虛假不實、瞬間即逝的現象上,到頭來必然空無所得。”
公主聽罷,也就沒有再堅持這個過分的要求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把人生的希望建立在“水泡”這種瞬間即逝的東西上,明知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收獲,卻偏偏不肯舍棄,直到耗盡精力、財力才肯罷休,殊不知,明智的舍棄才是人生可取的態度。
平凡是福
《金剛經》裏有一段記載,說那時,佛祖的影響已經遍及恒河流域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了,可是他依然過著平民一樣的生活。每大,他都像普通的印度人一樣,光著腳走在街上,該吃飯時,也要像他的門徒一樣,挨門挨戶去化緣,然後把飯端回居處吃。吃完飯,收拾好衣服和缽具,就去打水洗腳。因為光腳走路會沾有不少泥巴,所以洗完腳,還要整理一下自己打坐的地方,做這一切的時候,都是他自己。真是很平淡,很具體,很普通。然而,就是在這種最平凡的現實裏,他卻擁有著最不平凡的境界。由此可見,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最平凡,最普通。
現實生活中,誰能這樣自甘平凡呢?人們總是自命不凡,這種例子太多了。尤其是名牌大學,學曆又高的畢業生,他們來到工作單位後,總覺得自己比別人高一等,簡單的工作不願做,覺得自己大材小用了;繁雜一點的任務吧,又總是眼高手低,缺乏經驗。可就算是遇到問題了,也不願向人請教,覺得太掉麵子了。出錯了吧,還批評不得。其實,名牌大學生也沒什麼了不起的,現在學曆高的、學校硬的太多了,俗話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初入社會,還是得放上架子,虛心求教!
2002年美國耶魯大學500周年校慶時,全球第二大軟件公司甲骨文的行政總裁、世界第四富豪艾裏森應邀參加典禮。
艾裏森當著耶魯大學校長、教師、校友、畢業生的麵,說出一番驚世駭俗的言論。
他說:“所有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名校的師生都自以為是成功者,其實你們全都是失敗者,因為你們以在有過比爾·蓋茨等優秀學生的大學念書為榮,但比爾·蓋茨卻並不以在哈佛讀過書為榮。”
這番話令全場聽眾目瞪口呆,至今為止,像哈佛、耶魯這樣的名校從來都是令幾乎所有人敬畏和神往的,艾裏森也太狂了點兒吧,居然敢把那些驕傲的名校師生稱為失敗者。
但是還沒完,艾裏森接著說:“眾多最優秀的人才非但不以哈佛、耶魯為榮,而且常常堅決地舍棄那種榮耀。世界第一富比爾·蓋茨,中途從哈佛退學;世界第二富保爾·艾倫,根本就沒上過大學;世界第四富,就是我艾裏森,被耶魯大學開除;世界第八富戴爾,隻讀過一年大學;微軟總裁斯蒂夫·鮑爾默在財富榜上大概排在十名開外,他與比爾·蓋茨是同學,為什麼成就差一些呢?因為他是讀了一年研究生後才戀戀不舍地退學的……”
艾裏森接著“安慰”那些自尊心受到傷害的耶魯畢業生,他說:“不過在座的各位也不要太難過,你們還是很有希望的。你們的希望就是,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學習,終於贏得了為我們這些退學者、未讀大學者、被開除者打工的機會。”
艾裏森的話雖然有些偏激,但是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身份和榮耀並不與成功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