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閱讀紅色“禁書”《西行漫記》(1 / 1)

一轉眼,湯一介來到雲南已經是第4個年頭,幾年中,一個充滿了“成長煩惱”的調皮男孩,經曆了“跳級”和“留級”的“榮”和“辱”,也體會了學習的收獲和快樂,少年湯一介正在慢慢長大。然而湯一介的中學時代還遠沒有結束,正在成長的中學生湯一介仍然是一個對世間充滿好奇和稚氣未脫的少年。因此這個時期湯一介和4個要好的同學一起閱讀紅色“禁書”《西行漫記》以及離家出走西去延安的事也就不足為奇了。這是湯一介在雲南的中學歲月中最難忘的一段經曆,也曾是當年西南聯大附中引起“轟動”的一件事。

那是在1943年的春天,正在西南聯大附中讀初二的湯一介和同學遊寶謨、曾憲洛、胡旭東以及上初三的餘繩蓀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有一天,餘繩蓀很神秘地告訴湯一介說,他找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這一下就引起了愛讀書的湯一介強烈的好奇心。而且餘繩蓀還告訴他,這本書不單有意思,更不容易的是一般人根本找不到,就是找到了,也不能讓別人知道,因為這本書講的是中國共產黨和二萬五千裏長征的故事。湯一介聽了,更恨不得馬上就把這本書抓到手。

有餘繩蓀的如此“鼓動”,幾個好朋友很快就都知道了這本神秘的紅色“禁書”。大概是出於共同的好奇心,5個中學生很快就一致決定,找一個誰都不知道的地方,大家一塊偷偷閱讀這本書。

在他們的“帶頭大哥”餘繩蓀的一通張羅後,幾個小兄弟終於在他們租到的一間小屋裏聚齊了。餘繩蓀也終於拿出了那本神秘的書,湯一介終於看清,這本神秘的“禁書”名字就叫《西行漫記》,作者是一個叫斯諾的美國人。

餘繩蓀打開了《西行漫記》,開始認真地為夥伴們讀書。大哥越讀越有精神,小兄弟們越聽越上癮。隨著餘繩蓀手中的《西行漫記》一頁一頁的翻動,那個美國人筆下的故事也越來越精彩。5個少年不知不覺走進了《西行漫記》,無論是第一次聽到的“紅軍”和“延安”,還是那個漫長而又神奇的“二萬五千裏長征”故事,似乎都深深吸引了充滿幻想的幾個“叛逆”者。

回想起當時5個人的如此行動,湯一介覺得當年之所以這樣“狂熱”,除了對“二萬五千裏長征”和“延安”的好奇心外,他們幾個對當時的西南聯大附中訓導主任共同的“心懷不滿”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當年西南聯大附中的訓導主任因為同時還兼任著聯大附中的童子軍教官,所以5個少年經常受到這位訓導主任的“訓”和“教”,這不僅讓孩子們覺得他們受到了不應該的“另眼相看”的待遇,更讓他們對這位訓導主任兼童子軍教官一致“非常不滿意”。

年齡相仿,又有共同的好奇心和共同的“憎惡”對象,5個少年更加親密,也更加對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不難想象,租一間小樓,讀一本別人找不到曠世奇書,對於他們這幾個滿腦子都是“反叛”思想的中學生來說,真是既新奇、愉快,又有一種說不出的誘惑力。

沒過幾天,幾個男孩子對《西行漫記》就從好奇變成了入迷。為了《西行漫記》,他們甚至經常逃課,從學校偷偷溜出後就一頭紮進那間租來的小樓,大家在一起共同分享《西行漫記》的新奇,也在一起幻想。看來,那個美國人的《西行漫記》已經把他們搞得神魂顛倒。

經曆了一陣瘋狂和幻想後,“帶頭大哥”餘繩蓀又開始“鼓動”了。那一天,餘繩蓀很鄭重地對他的小兄弟們說:“既然《西行漫記》這樣吸引我們,不如咱們親自去一趟延安,隻有看一看,才能知道那裏到底是什麼樣。”

餘繩蓀的話得到了大家的雙手讚成,餘繩蓀還告訴大家,自己已經看好了地圖,出行路線也差不多定了下來。幾個小兄弟更加興奮狂熱,恨不得立時拔腳出發,開始那美妙而神奇的“西去之旅”。隻不過此刻狂熱的“大哥”和“小弟”們似乎都沒有想到,他們一心想奔往的延安和他們一直都神往的爬雪山過草地,隻憑他們的好奇和幻想,是根本無法實現的。當然他們更不會想到,前麵等待他們的,竟是一場“夢和幻想”的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