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商業談判中,好口才讓你穩操勝券(1)(2 / 3)

3.用語靈活

所謂“看人說話,量體裁衣”,談判中口才的應用要有一定的技巧性,首先就要求能夠靈活地使用語言。

對於不同的談話對象要使用不同的語言。如果對方的話語樸實無華,己方說話也就沒必要使用過多的修飾言辭;要是對方講話很直爽、幹脆,己方也不必曲折迂回,語義晦澀難懂。總而言之,應根據對方的學識、氣度、修養而隨時調整自己說話的語氣和用詞,這樣的溝通往往才是最有效果的。

相同的意思以不同的語氣或是詞彙來表達,體現出來的效果就會很不一樣。直陳的語氣能表現強硬的立場以及對立的態度。比如:“你的看法完全錯誤。”這樣表達既生硬又武斷。如果用相對委婉的語氣或詞彙來表達,就可以表現出你靈活的立場、合作的誠意。“你的看法值得商榷。”這種說話方式既讓對方比較容易接受,同時又給自己留有餘地,很好地體現了用語的彈性。

察言觀色,話語隨機應變

認真傾聽對方的發言,並注意對方表達語言的方式、重複語句,以及說話的語氣、聲調等,這些都是可以發現對方思想、願望和需要的線索。

一個人的談話或是敘述,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包含許多含義的。想要準確理解對方的意思,隻有善於傾聽,才能從對方的話裏捕捉到有利於自己的信息。

在談判中,密切觀察對方態度的改變,也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對方的身體動作、手勢、眨眼、臉部表情甚至咳嗽等,都能表達出多種意思。有時候談判者會有意識地使用這些來代替語言,特別是在不允許或者不適宜使用語言來表達的時候。就拿咳嗽來說,有時候代表緊張不安,有時是用來掩飾謊話,有時則表示懷疑和驚訝。但是,在某個特殊時刻,一個舉止又不僅僅隻有一個意思。這就要求談判者把對方的態度和言談舉止聯係起來加以辨別。

在談判中,還可以通過巧妙設問、說話聽聲等方法,悉心聆聽對方的談話,弄清楚對方的需要,然後再不失時機地製定出己方的談判策略。

1.巧妙提問

在談判中會經常利用提問題作為了解對方需求、把握對方心理的方式。在對方滔滔不絕的議論中,利用提問可隨時有效地控製談話的方向,鼓勵對方講出自己的看法。談判提問的技巧主要體現在“問什麼”、“何時問”與“怎麼問”上。

——問什麼

應該問那些能夠引起他人注意的問題,以促使談判的順利進行;所提的問題應能獲取所需要的信息,並以此來摸清對方的底細;要問可以讓對方認真思考的問題,以此控製對方思考的方向;應提一些足以引導對方作出結論的問題,從而達到己方的目的;要問確知答案的問題,這樣可以證明對方的誠實度與可信度。

——何時問

談判開始的時候,為了表示禮貌與尊重,應該經過對方的同意後再發問,尤其是麵對陌生對手的時候更應如此。在對方還沒有回答完上一個問題時,不應急於提出另外的問題。對於重要的問題應預先設想對方可能給出的答案,並針對不同的答案分別設計出對策以後再提問。認真總結每一次談判經驗,預想一下在下一輪談判中對方有可能提出的問題,在做好充足的準備以後再提問。

——怎樣問

一般情況下不提帶有敵意的、有威脅性的問題;不提懷疑對方誠意的問題;不提炫耀自己、顯示自己優越性的問題。從寬泛的問題著手,然後向特定的問題轉移,這將有助於縮短溝通的時間,提高談判效率。對於對方回答得不完整的問題,要有耐心繼續追問下去並盡量根據前一問題的答案來設計下一個問題。要勇於提出對方故意回避的問題,但在提出這類敏感問題的時候,應說明提問的原因。可能的話,應該把問題設計成能得到肯定或否定回答的形式。一連串這類問題,可以讓對手養成正麵肯定或否定回答的習慣。

2.說話聽聲

俗話說:“鑼鼓聽音,說話聽聲。”談判中也應該這樣。

用心聆聽對方說的每一個字,注意他的措辭、所選擇的表達方式、語氣,甚至說話的聲調,這是探索對方需要的一個重要途徑。

任何一種說話,都至少能包含兩方麵的意思。粗略來看,有些提法表麵上好像是自相矛盾,然而在一定條件和一定的範圍內,你就會發現它所具有的深層次的含義。

在談判中,對手經常會使用語言偽裝,借以表現出自己的真誠,混淆視聽。對於這種表裏不一的把戲你一定要有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