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演講辯論口才,賺得最熱烈的掌聲(4)(3 / 3)

秦王十分生氣:“一個小娃娃來這裏搗什麼亂!你爺爺呢?”

甘羅說:“大王,今天我爺爺來不了啦。他在家生孩子呢,所以讓我代替他來上朝了。”

秦王哈哈大笑:“你這孩子,怎麼胡言亂語起來了?男人怎麼能生孩子呢?”

甘羅說:“既然大王您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雞又怎麼能下蛋呢?”

這種“以謬製謬、以毒攻毒”之術,就是指在言語辯論中用對方的荒謬看法推論出更加荒謬的觀點來駁倒對手,使對方啞口無言。讓對方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那麼他的荒謬觀點將不攻自破。

邏輯思維不可少,借力打力是關鍵

古代有個商人自誇他的矛無堅不摧,接著又吹噓他的盾堅不可摧。於是就有人問他:“拿你的矛來戳你的盾,結果會怎樣呢?”那人頓時啞然。

對於一些錯誤的思想和論點,假使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對方在概念、判斷、推理中的某些不合情理之處,便可借用對方的原話,然後指出其不能自圓其說的邏輯錯誤,讓對方的觀點不攻自破。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一次,古希臘文學家歐倫斯庇格去一家飯店用餐,牛肉還沒有烤好,他就已經很餓了,這時店主提出建議:“等不及正餐的話,可以隨便先吃一些現成的東西。”於是,他吃了很多幹麵包。

吃飽後,歐倫斯庇格便坐到烤爐旁邊,肉烤熟了,店主請他用餐,他隨意答道:“你烤肉的時候,我聞味兒已經聞飽了。”說完躺在烤爐邊打起盹來。最後,店主要收烤肉錢,歐倫斯庇格認為自己並沒吃烤肉,因而拒絕付錢。店主說:“給錢吧!你剛才不是說聞肉味兒都聞飽了嗎?你應該與吃肉的人付同樣多的錢。”

這時,歐倫斯庇格掏出一枚銀幣把它扔到長凳上,問這個店主:“聽到錢的聲音了嗎?”

店主說:“聽到了。”

歐倫斯庇格卻立即撿起銀幣,放回了自己的錢袋:“我銀幣的聲音剛好付我聞你的烤肉味兒的錢。”

店主無奈。

上麵這個事例中,店主人把“吃肉”的概念換成“聞肉”,聰明的文學家馬上看穿了這種混淆是非的詭計,他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拿“錢聲”來付“肉味”的錢,順理成章。

1960年5月,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在洛陽參觀時,看了戲劇《穆桂英掛帥》,之後,他說:“這出戲不好,怎麼能讓一個女人當元帥呢?”

中方的陪同人員熊向暉解釋道:“這可是中國民間的傳奇人物,老百姓都愛看這出戲。”

蒙哥馬利說:“當元帥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熊向暉答道:“中國紅軍裏麵也有過女戰士,現在的解放軍中還有女少將,她們都幹得非常出色。”

蒙哥馬利又說:“解放軍中還有女將,這有損聲譽啊。”

熊向暉反駁道:“英國女王也是女性,而且,她可是全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

蒙哥馬利聽到這樣的反駁為之一震,卻無言以對了。

熊向暉在爭論中巧妙地借力打力,釜底抽薪,讓對方的觀點站不住腳。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自然沒有必要像上邏輯課一樣,指出別人的邏輯錯誤,因為這樣會嚴重影響人際關係。但是辯論時,如果能將邏輯與機智並用,則會讓反駁愈加有力、愈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