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場合見麵時有其他人在場,主人為你介紹時,你應當如何表示才算合乎禮節呢?一般說來,介紹時彼此微微點頭,互道一聲:某某先生(或小姐)您好!或稱呼之後再加一句“久仰”便可以了。介紹時坐著的應該站起來,互相握手。但如果相隔太遠不方便握手,互相點頭示意即可。隨身帶有名片時也可交換,交換時應雙手奉上,並順便說一聲“請多多指教”之類的客套話。接名片時也應用雙手,並禮貌地說一聲“不敢當”等,自己若帶著名片也應隨後立刻遞交對方。如果你是介紹人,介紹時務必清楚明確,不要含糊其辭。比如,介紹李先生時最好能補上一句“木子李”或介紹張先生時補一句“弓長張”等等,這樣使對方聽起來更明確,不容易發生誤會。如果被介紹的一方或雙方有一定的職務時,最好能連同單位、職務一起簡單介紹。像“這位是某某公司的業務經理某某同誌”,這樣可使對方加深印象,也可以讓被介紹者感到滿意。
外出、旅遊或者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可能會有地址不清或對當地的風俗習慣不了解,這就需要詢問別人。要想使詢問得到滿意的答複,就要做到這樣兩點。
一要找對知情人,主要是指找熟悉當地情況的人。比如,問路可以找民警、司機、郵遞員、老年人等。二是要注意詢問的禮節,要針對不同的被詢問者和所問問題區別對待。比如,詢問老年人的年齡時可適當地說得年輕一些,而詢問孩子的年齡時則應當大一些;詢問文化程度時最好用“你是哪裏畢業的?”“你是什麼時候畢業的?”等較模糊的問句等。注意詢問時不要用命令性的語氣,當對方不願回答時就不要追根問底,以免引起對方不快。
請求別人的幫助時,應當語氣懇切。向別人提出請求,雖無須低聲下氣,但也決不能居高臨下、態度傲慢。無論請求別人幹什麼,都應用“請”字當頭,即使是在自己家裏,當你需要家人為你做什麼事時,也應當多用“請”字。向別人提出較重大的請求時,還應當把握恰當的時機。比如,對方正在聚精會神地思考問題或操作實驗,對方正遇到麻煩或心情比較沉重時,最好不要去打擾他。如果你的請求遭到別人的拒絕,也應當表示理解,而不能強人所難,更不能給人臉色看,不能讓人覺得自己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