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好自己的人脈網絡,編織一個牢固龐大的人脈網絡,當你需要幫助時,就會有人向你伸出熱誠的雙手,給你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
“血濃於水”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它說明了動用關係、求人辦事時親戚的重要作用。
親戚關係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一筆寶貴資源,在生活中不懂得善加利用,可以說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親戚之間的血緣或親緣關係決定了彼此之間特殊的親密性。遇到困難,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親戚幫助。作為親戚,對方也大都會很熱情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親戚,之所以親,就是由於彼此有血緣關係或姻親關係。由此,也就有了“一人飛升,仙及雞犬,”蒲鬆齡在《聊齋誌異·促織》裏的這句話道出了“親”的性質、精髓。
在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相互聯姻,其根本目的就在於尋找聯合,尋找一種親戚關係。公元前287年,楚國陷入了秦、趙、韓等國的圍攻,眼看楚國都城郢就要被攻陷了,楚王焦急萬分,這時一個叫鍾和的大臣建議道:“大王何不派人去求助百越族呢?想當初大王不是嫁了一位女兒過去嗎?”
楚王認真想了想,因嫁的女兒太多了,倒想不起來具體是哪一位女兒給嫁過去了。但是,目前有一支力量算一支,於是,他派鍾和帶禮到百越族去求助。
百越在當時是居住在今廣東、福建沿海的少數民族,雖人數不多,但個個驍勇善戰,是一個戰鬥力極強的民族。
百越族首領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欣然允諾相助,立即下令調遣各個部落的士兵組成一支兩萬人的軍隊前去楚國。
最後,在楚國與秦國的交界處,秦、趙、韓三國軍隊與楚、百越的軍隊進行了生死決戰,結果,在百越族的大力支援下,楚國不僅保住了都城郢,還一舉擊潰了秦、趙、韓三國聯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假如沒有鍾和的提醒,沒有百越族的這麼一層親戚關係,楚國就有可能要提前滅亡了。由此,在關鍵時刻,求助於親戚是很明智的選擇,親情在很大程度上不會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影響,求助的成功率是極高的。
為了有效地維護好親戚之間的親密關係,我們應該認識到親戚關係的複雜性,其主要表現在親戚之間存在著多種的差異,比如,地域、性格、經濟、地位的差異等。這些差異既可能成為彼此交往的原因,也可能成為產生矛盾的原因。
所以,親戚之間在互相交往、互相求助中應注意以下問題,才能使彼此關係更融洽、更牢固。
1.一廂情願、為所欲為是大忌,親戚之間關係的遠近決定了其密切程度上的差別,由此,在相處中要注意把握適當的分寸。
一般情況下,親戚越走越親。但是,親戚交往也應講究適當的方式,否則也會製造矛盾。
以前,人們走親戚可以在親戚家住上一年半載,但是現在這樣做就不合時宜了。大家都有工作,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住的時間過長,就會產生摩擦,引起不必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