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中,演好自己的人緣角色,你便可以擁有一張廣袤無垠、伸縮自如的關係網。有了這個人脈網絡,你便可以活得輕鬆自在、瀟灑自如,並從中汲取營養來塑造一個完美的人生。
在當今社會這個大舞台中,每一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又不停地變換著角色,各個角色之間時刻進行著各式各樣的人際交往。
在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擔任著很多角色。對於你的下屬而言,你是一個領導者;而對你的上級來說,你又是一個被領導者;在企業裏,你是一名員工;在家庭裏你又可能是一個父親或母親、妻子或丈夫;在顧客麵前,你是一個售貨員;在另外一個場合中,你又可能是一位顧客;在戲劇中,你是一名演員;在某些時候你又是一個觀眾……
社會生活中,角色是很多的,各種角色又在隨時轉換當中。假如一個人不能隨時應變,改換扮演角色的位置,不但會鬧出很多的笑話,也會給自己帶來許多的煩惱。
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與丈夫阿爾伯特相親相愛、感情和諧。維多利亞作為一國之王,每日忙於公務,而阿爾伯特卻不太關心政治,對社交缺乏興趣,由此,有時夫妻之間也難免鬧點兒別扭。
一天,女王維多利亞處理完工作,深夜回到臥室,見房門已經關閉,就敲起門來。
阿爾伯特在臥室內問:“誰?”
維多利亞回答:“我是女王。”
門沒有開,維多利亞再敲,阿爾伯特又問:“誰?”
維多利亞回答:“維多利亞。”
門還是沒有開。維多利亞徘徊半晌,再敲。阿爾伯特仍問:“誰?”
維多利亞回答:“你的妻子。”這時,門開了,阿爾伯特熱情地用雙手把她拉了進去。
維多利亞前兩次敲門之所以沒有敲開,是由於她的心態沒有隨環境的變化而加以適當地調整。她忽視了自己的角色在家中是妻子,而不是在宮廷對王公貴族說話的女王,以致造成措辭上的失誤。維多利亞的第一次回答態度高傲,傷了丈夫的心;第二次缺乏熱情,感情平淡,沒有喚起丈夫的親昵感,因而前兩次丈夫都不給她開門。第三次回答,維多利亞的心態適應了具體地點和對象,體現了妻子應有的溫柔姿態,因而不僅敲開了門,也敲開了丈夫的心扉。
在社會中,我們應學會在恰當的環境中,扮演恰當的角色。不管你有多高的身價,在朋友麵前千萬別做自己生活的“女王”,否則後果就不隻是“被拒之於門外”的尷尬了。
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地位。在社會中,每個人都是一定角色的扮演者。因此,你應該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履行自己扮演角色的職責。是一個售貨員,你就要盡一個售貨員的職責,對顧客要滿腔熱情,百問不煩;是一個醫生,你就要履行救死扶傷的職責,體諒患者的痛苦,在精神上給患者以安慰,盡快解除患者的病痛。假如做那些同自己地位、身份不相符的事,隻會貽笑大方,影響自己在眾人麵前的形象。
2.隨時注意轉換自己的角色。每一個人都是多種角色的扮演者。在不同時間、地點、條件下,你要依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變化而變換自己的行為。常會有一些事,在這種場合做是無可厚非的,換一個場合就顯得不協調。
漢宣帝時,京兆尹張敞在家中常給妻子畫眉,有人在皇上麵前告了他。皇上問他是不是有這回事,張敞很坦然地回答說,夫妻之間,閨房之內,還有許多比畫眉毛更過分的事,不是嗎?
張敞的回答,噎得宣帝再沒說第二句話。確實如此,丈夫在房裏幫妻子畫畫眉毛,本是閨房樂事,亦在情理之中。但是,如果換一個地方,變換一個角色,給妻子之外的女人去畫眉就不對勁兒了。
3.要進入角色。在社會中,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準確地進入角色,把自己擔當的角色盡心演好。假如你的角色是一個顧客,就應該遵守顧客具備的要求;你的角色是一位教師,就要盡好教師的責任;你的角色是一位學生,就應盡學生的義務;你的角色是一位父親,就應該盡到父親的責任……以此類推,各種具體角色都有具體要求,都有它的道德標準,我們都應自覺地做到。
每個人都應演好自己所扮演的社會角色,隻有這樣才能夠與周圍的人們和諧相處,編織出屬於自己的人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