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學會有技巧地說“不。”(1 / 2)

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會麵臨很多外來的請求和要求,其中有一些,是我們願意並且有能力接受的;而對於那些超出我們能力的、不合理的請求或要求,我們不得不加以拒絕。而要巧妙地拒絕他人,首先應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盡量使你的話溫柔緩和。當你想拒絕對方時,可以連連發出敬語,使對方產生“可能被拒絕”的預感,形成對方對於你說“不”的心理準備。

在談判中拒絕對方,一定要講究策略。婉轉地拒絕,對方會心服口服;如果生硬地拒絕,對方則會產生不滿,甚至懷恨、仇視你。因此,一定要記住,拒絕對方,盡量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心。要讓對方明白,你的拒絕是出於不得已,同時感到很抱歉、很遺憾。

2.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處境。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有事求他人幫忙時,總是希望他人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卻往往不考慮給他人帶來的麻煩與風險。假如實事求是地講清利害關係和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把對方也拉進來,共同承擔風險,即讓對方設身處地去判斷。這樣會使提出要求的人望而卻步、放棄自己的要求。

在人際交往中,隻要還有一線希望能達到目的,誰也不願意輕易地接受拒絕;究其原因是“完形心理”在起作用。俗話說:“不撞南牆不回頭。”在拒絕他人的要求時,鐵一樣的事實擺在眼前,無論怎樣堅持意見的人,也不能不放棄自己的要求。

3.要顧及對方的自尊,給對方留台階。人人都有自尊心,一個人有求於他人時,往往都帶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假如一開始就說:“不行,”勢必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使對方不安的心情急劇加速,失去平衡,引起強烈的反感,從而產生不良的後果。因此,不宜一開口就說“不行”,應該尊重對方的願望,先說關心、同情的話,然後再講清實際情況,說明無法接受要求的原因。由於先說了那些讓人聽了會產生共鳴的話,對方才能相信你所陳述的情況是真實的,相信你的拒絕是出於無奈、是可以理解的。

當拒絕他人時,不但要考慮到對方可能產生的反應,還要注意準確恰當的措辭。

4.降低對方對你的期望。大凡來求辦事的人,都是相信你能解決這個問題,並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一般來說,對你抱有的期望越高,越是難以拒絕。在拒絕要求時,倘若多講自己的長處,或過分誇耀自己,就會在無意中抬高了對方的期望,增大了拒絕的難度。假如適當地講一講自己的短處,就降低了對方的期望,在此基礎上,抓住適當的機會多講他人的長處,就能把對方求助目標自然地轉移過去。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拒絕的目的,而且使被拒絕者因得到一個更好的歸宿,由意外的成功所產生的愉快和欣慰心情,取代了原有的失望與煩惱。

5.自己的態度一定要真誠。拒絕總是令人不快的。“委婉”的目的也無非是為了減輕雙方,特別是對方的心理負擔,並非玩弄“技巧”來捉弄對方。尤其是領導、長輩拒絕下級、晚輩的要求,不能盛氣淩人,要以同情的態度、關切的口吻講述理由,使之心服。在結束交談時,要熱情握手、熱情相送、表示歉意。一次成功的拒絕,也可能為將來的重新握手、更深層次的交際播下希望的種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