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感念終生的溫馨(4)(3 / 3)

有些連環郵件的結尾也充滿幽默感:“把這封郵件轉發給10個好朋友。卻發現你隻有兩個好友,其中一個已經不再搭理你了。”

朋友告訴我,對於剛接觸網絡的人,無論多大年齡,這種情況很平常。他們對網上的一切新奇花樣著迷,卻不知道其中大多數東西要麼是垃圾信息,要麼是騙人的玩意兒,也可能二者都是。通常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學得聰明起來,有了分辨能力,或許有人能夠提醒他們。

對於媽媽,我可不敢提醒。我的辦法是,反過來給她發垃圾郵件。等到有天她明白過來,哈,等著“家法”伺候吧。

樹籬後麵的父親

文/貝蒂·斯坦利

我毫無方向感,因此經常成為全家人取笑的對象。有次我們討論人死後會怎樣,兒子開玩笑說:“媽媽,希望天堂裏也有導遊,否則你永遠找不到通往天堂的路。”

我笑著告訴他我一點都不擔心:“隻要向著有樹籬的山坡走,我就能找到天堂。”他的眉毛驚訝地豎了起來,我於是給他講述了我父親的故事。

祖父早逝,父親由祖母一手帶大。在那個年代,還沒有政府救濟這回事,一家五口曆盡艱難才活了下來。貧苦的出身養成了父親極度節儉的習慣。

童年時,當我和兩個哥哥得知別的孩子都有零花錢時,我們犯了個錯誤——向父親要錢。父親的臉板了起來:“你們長大了,會花錢了,那麼肯定也會掙錢了。”從此,需要錢的時候,我們隻得幫鄰居打零工,或是沿街叫賣自家種的蔬菜。

直到我們長大成人,外出求學、工作,他的態度也絲毫沒有改變。有一段時間,我們兄妹三人都沒有車,隻能乘長途車回家。車站離家足足有兩英裏,父親從來沒有接過我們,哪怕天氣極其惡劣。如果有誰抱怨(兩個哥哥經常抱怨),他就擺出老子的派頭吼道:“長了腿就是用來走路的!”

當我離家去上大學後,毫無例外地,每次回家都要走那段長路。我並不在意走路,但是孤身行走在公路和鄉村小路上,我總是提心吊膽。尤其是父親似乎並不關心我的安全,令我有一種不受重視的感覺。

在一個春天的傍晚,這種感覺消失了。

那是極困難的一周。考試再加上無休無止的實驗,令我精疲力竭。我渴望回家,想念家裏鬆軟的床。同學們陸續到站被家人接走,我隻能羨慕地望著窗外。終於汽車顛簸著停下,我下了車,拖著行李箱開始了長途跋涉。

一排樹籬沿著小路,蜿蜒地爬上山坡,山坡上就是我親愛的家。每當我走下大路,踏上最後一段行程,這排樹籬總能令我安心。看到它們我就知道離家不遠了。

那天傍晚,樹籬剛剛映入我的眼簾,忽然落下一陣細雨。我停下腳步,把手裏的書放回行李箱裏。當我站起身時,看到一個黑影掠過山坡,向我家走去。仔細辨認,原來那是父親的頭頂。我明白了,每次當我回家時,他總站在樹籬後麵,注視著我,直到確定我平安歸來。淚水洶湧而出,哽咽了我的喉嚨。畢竟,父親並非不關心我啊。

自此以後,每當我回家的時候,那個身影便成了我的燈塔。一看到那遮掩在綠樹後偷偷走動的身影,我的心就放鬆下來。走進家門,我會看到父親若無其事地端坐在椅子上。“怎麼,是你!”他說著,拉長的臉上做出驚訝的表情。

“你看,”我告訴兒子,“我才不擔心死後找不到去天堂的路。”路上可能有黑暗的隧道,但隧道盡頭是光明,正如那些經曆過假死的人所說。在隧道盡頭,相信我會看到一排樹籬蜿蜒地爬上山坡。父親等在山頂上。“怎麼,是你!”他會說。

而我仍會像往常一樣回答,“是的,爸爸,是我。我回家了。”

魔法鵝卵石

文/約翰·韋恩·斯考特

“為什麼我們總要背誦這些枯燥無聊的句子?斯考特先生。”這是我任教多年來學生們提得最多的一個問題。作為老師,我一直認為,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他們如何做人。我每次上課,都讓他們背誦一兩句人生箴言。為了讓他們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每當學生抱怨時,我都會向他們講述下麵這個傳說。

一天傍晚,一隊遊牧民正準備休息的時候,突然,一團亮光包圍了他們,他們知道一定是天神要賜福給他們,他們聽到一個聲音說:“盡你們的所能收集最多的鵝卵石,然後把它們放進你們的鞍袋,旅行一天,明天夜晚,你們會很快樂也會憂愁。”牧民們都感到失望和不滿,他們原以為萬能的天神會賜給他們財富、健康,並幫他們心想事成,然而天神卻安排給他們一件枯燥無聊的事。第二天清晨,牧民們啟程了,雖然心情沮喪,但他們卻不想違背天神的指示,於是每個人都從地上或多或少地撿起了幾塊鵝卵石,漫不經心地扔進鞍袋裏。

一天的旅行結束了,晚上安營紮寨的時候,牧民們紛紛把手伸進自己的鞍袋中,他們吃驚地發現,手中的每一塊鵝卵石都已經變成了晶瑩璀璨的鑽石,他們因擁有了鑽石而欣喜若狂!然而很快他們悲傷極了,因為認為自己該撿起更多的鵝卵石。

其實那些人生箴言又何嚐不是鑽石呢?我初為人師時,教過一名叫艾倫的學生,他的經曆完全印證了這個神奇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