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睡得地板,當得老板(1 / 2)

不一樣的思維:

窮人:在艱辛的條件下吃點苦還可以,當取得了非凡成就、當了老板之後還要吃苦就沒必要了。

溫州人:我們能吃苦,受點累算不了什麼。我們在很窮時能吃苦,富裕起來還能吃苦;在當小老板時能吃苦,當大老板時照樣能吃苦;在沒有文化時能吃苦,到了知識時代還能吃苦。我們許多溫州大老板常常是“白天是老板,晚上睡地板”。

在溫州,廣為流傳著一句話:“曆經千辛萬苦,踏遍千山萬水,想出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這句話被人們形象地稱作溫州“四千”精神。能吃苦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溫州人吃苦耐勞敢於打拚,將這一美德演繹得更加淋漓盡致。

溫州人能吃苦,也許你們也會說,我也能吃苦,受點累算不了什麼。好,我們相信你能做到,可是在艱辛的條件下你能吃苦,當你取得非凡成就之後,還能繼續吃得了苦嗎?也許這才是溫州人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所在。溫州人在很窮時能吃苦,富裕起來還能吃苦;在當小老板時能吃苦,當大老板時照樣能吃苦;在沒有文化時能吃苦,到了知識時代還能吃苦。許多的溫州大老板常常是“白天是老板,晚上睡地板”。

現任武漢溫州商會副會長、武漢萬家隆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長羅雲遠可謂功成名就,但當初16歲的他開始創業時,身上隻有幾十元錢,曾經因為走投無路而在武漢街頭餓了三天三夜。而現在,他參與投資創建了占地1000多畝的武漢溫州工業園,首期投資就接近兩個億。正所謂能吃大苦,才能發大財,羅雲遠的經曆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1987年的一天,16歲的羅雲遠隨身攜帶了100多塊錢走出了家門,出來闖蕩了。可是到達武漢後不久,他身上隻剩下幾十元錢了。羅雲遠開始擔憂起自己的生計來,於是隻吃最便宜的清湯麵,但接連幾天後,連吃麵的錢也沒了,隻好挨了三天的餓。

後來,走投無路的他隻好向老鄉和朋友求助,借錢租了一個門麵,又四處找人,從老鄉那裏借了一部分貨物,一間很簡陋的小店麵開張了。開始幾年,生意勉強能糊口。但他覺得做這行不是發財之道,不久又轉入五金行業。這次,他有了貨源優勢:家鄉溫州龍灣區是生產五金電料的大基地,親戚朋友很多做這行。1993年,羅雲遠在清芬路以每月1000元的價格租下一間30平方米的門麵房,他從朋友那裏賒貨出來做批發。

憑著“虧本買賣”的生意:進的貨以低於進價賣,引得客戶紛至遝來,銷售增長很快。一年過去,高進低出也隻虧了兩三萬元,但廠家“借”給他的貨源達到幾十萬元。羅雲遠用這些鋪貨借雞生蛋,比如賣出貨款20萬元,再進回100萬元的貨,就這樣生意越做越大。

就在1995年的一天,羅雲遠和朋友吃飯,他隨便問一位在電力係統工作的朋友,下一步有什麼動作,對方透露:湖北省電網馬上要開始改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羅雲遠憑著一種商人的特有敏感,覺察到了這裏麵的大商機。他想到:一旦改造電網,肯定需要大量的電表、電線、電纜之類的東西。如果每家每戶都需要一塊電表,那將是一個多大的市場!

於是,羅雲遠為了搶占這個商機,第一時間趕赴浙江,找到一家中外合資的五金廠,在無人競爭的情況下,得到了該廠電表的湖北地區獨家代理權。而那時的湖北市場上,符合國家標準的電表還不多。就這樣,湖北的電網改造曆時5年,手握大量優質產品的羅雲遠一下子就獲得了兩三千萬元的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