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一本書,一本莫名出現的書,我小心翼翼的拾起,抖了抖書身上的灰塵,封麵泛黑,書頁泛黃,一看便是一本舊書,一本不知哪個時代的舊書,我舉起書本,透過窗戶零稀灑進來的日光,隱隱約約看見了三個字——《魔之道》。
輕輕翻開殘破的封頁,映入眼簾的便一段娟秀的字體:
佛曰——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
心不動,
人不妄動,
不動則不傷;
如心動則人妄動,
傷其身痛其骨,
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在我年華尚淺之時,紅鸞星便已妄動,每每清醒之際,我便想起心中所愛墜入虛無輪回之景,天鍾之聲悲戚長鳴之音。我的淚早已流失殆盡,我的心早已冷凍結冰,於是我選擇日日沉睡於窮水之下不願醒轉。
啪嗒,一滴淚水落在書頁之上,慢慢浸散,在空曠的藏書閣中顯得有些突兀,我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心中有股莫名的悲切之感。
我小心翼翼的翻過娟秀字體的頁麵,一段關於魔界的引語出現在眼前:
“魔自萬年,與神同起,共爭天下,自成一界,世有黑域,王有墨城…”
短短數十字,早已讓我從剛剛那股悲傷中抽離出來,把我帶入了一個光怪陸離引人入勝的世界,書中每頁不過是寥寥數語,我腦中便出現了相應的畫麵,神奇,玄妙,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不過是半柱香的時間,整本《魔之道》便被我閱完,我的心神整個沉浸在那個神奇魔幻的世界,可就在我合上書頁的那一刹那,手中的《魔之道》卻化為了虛無消失不見。我環顧四周,除了書架與灰塵別無他物,就好像這本書從未出現,不過那些印在腦海之中畫麵卻揮之不去,我知道剛剛所見並非幻象,隻是這天書湘太神秘,其中的奧妙我不懂罷了。
透過窗戶縫隙,我看了一眼太陽所在,時間並未過去多久,不過畢竟做賊心虛,我乖乖落了鎖,悄悄把鑰匙放回了原處。
待我回到了前殿,觀中依然未有絲毫人影,我把離別的信件放在了各位師兄的床頭,又默默收拾好細軟,離了開去。待道觀在身後越來越遠時,我不忍回頭一望,卻見觀門前人影攢動,師父,師伯,大師兄,二師兄,十五師弟…他們都在,一個不落,都不知他們從哪冒出來的,更不知他們此前藏在何處。
師父還是帶著他那萬年不變的笑容注視著我,平日裏看似不待見我的師兄們似乎眼眶皆已泛紅,那十分喜歡我的師弟們皆在抹眼角的餘淚。看到如此之景,我低落的心情立馬消失於天際,扯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對著眾人揮了揮手,看似十分瀟灑,可是轉身之際,我早已淚如泉下。
山腳下,爺爺領了一大群親朋好友笑嘻嘻的等著我,待看到我泛紅的眼睛,立馬心疼道,“又是哪個兔崽子欺負我家九兒,你說,爺爺替你報仇?”
我聞此趕緊破涕而笑,“爺爺,沒人欺負我,山上風大,眼裏進了沙子,你看叔叔伯伯們等了那麼久,我們走吧。”
“好好好,我們回家,我們回家。”
“九兒啊。”爺爺見我情緒不高,試圖轉移我的注意力。
“嗯。”我喃喃回到。
“爺爺為你買了你最喜歡吃得大閘蟹,燒雞腿,兔頭,你還想吃些什麼,爺爺讓張媽準備。”
我抹了抹眼角的餘淚,扯了扯身上洗得發白的青衣道袍,抬頭道,“爺爺,我隻想要一套荷花百褶裙。”
爺爺聽此哈哈一笑,“好好,九兒長大了,不想當假小子了,爺爺回去就為你買個十件八件,可好啊?”我點了點頭,嘴裏嗯了一聲。
青草依依,山風和煦,天兀立於白鶴觀門還有些傷感,感慨養育十年的徒兒就真的離開了,卻在這時聽到一聲慘叫從廚房傳來,“師父,不好了,風隨子又把鍋燒糊了。”
------題外話------
此文雖慢熱,可保證故事精彩,喜歡的快快收藏吧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