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皓一聽,不禁心中一陣暗罵,劉延慶雖然在平方臘之戰表現不錯,但在曆史上的白溝河之戰中不戰自潰,導致遼人和金人都極其輕視宋軍,才有了後來的金人南下,讓這樣的庸人去統管三衙禁軍,那不是要讓京師禁軍徹底爛掉?
他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人,心中已有定論,冷哼了一聲道:“薦舉何人,本公子心中自有主意,不讓那楊戩得逞即可。”
童貫臉上雖有點小許失望,但是終究不敢在趙皓麵前說什麼,好在趙皓承諾不讓楊戩得逞,也算是達到了目的,便不再多言。
……
禦書房。
趙佶端坐在書案之後,臉色陰晴不定,帶著幾分落寞,幾分憤怒,見得趙皓進來見禮,也不起身,隻是微微擺了擺手。
趙佶問道:“查實否?”
趙皓恭聲道:“都查實了,此乃高俅與遼人合謀而為。圍場弑君之兵馬,皆遼人奸細,高俅濫用職權,使得遼人奸細自北而來,一路暢通無阻,繼而伏兵於圍場之中。”
趙皓恭恭敬敬的將那個錦盒打開,輕輕的放到趙佶書案之上,然後退回幾步,垂手而立。
趙佶眼中帶著狐疑之色,將錦匣中的書信取出來,拿起一封書信細細展讀,剛讀了一封,神色就變得不淡定起來,眼中精光大盛。
不過這廝倒是精細,並沒有繼續讀第二封,而是將那信仔細端詳了許久。他原本就是書法大家,高俅又侍奉他二十年,若是偽造的筆跡,自然是難逃他的法眼。
終於,趙佶放下第一封書信,又繼續展讀第二封,第三封……
漸漸的,趙佶眼中的光芒變得越來越嚇人,臉部的肌肉急劇的抽動起來,身子微微在發抖,許久才強自使自己平靜下來,怒聲問道:“遼人為何要害朕?”
“因陛下欲聯金滅遼,遼人以為陛下乃千年不出的聖人,若能害了陛下,則大宋必然大亂,無心北伐,故此行凶。”
趙佶聽到“千年不出的聖人”幾個字,臉色居然稍稍緩和了一點,又沉聲喝問道:“我待高俅不薄,為何叛國弑君?”
趙皓搖頭苦笑道:“臣非高俅,不知其所想……不過臣卻知道,陛下若北伐滅遼,收複幽雲十六州,則大損高俅之利益。遼宋邊境之互市,盡掌控在高俅一人之手,凡過往商旅,必持太尉府私發之麒麟令,方可過沿路關卡,否則非但財物被沒收,小命亦難保。又鹽鐵之大宗交易,盡為高俅掌控,他人不可觸之,觸之必死。麒麟令之利,鹽鐵互市之列,一年何止百萬貫,若陛下收複幽雲十六州,則一切皆成泡影。”
皇城司有親事官數千,負責監視百官和查探情報,高俅在北麵的勾當,趙佶早已有所聞,隻是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已。
砰~
趙佶再也抑製不住憤怒的情緒,猛的抓起書案上的石硯往地上一摔,猶嫌不足,又奮力一推,將整個書案都推倒在地,書案上的擺設稀裏嘩啦的掉落一地。
高俅跟隨趙佶二十年,兩人的情誼其實頗深,如今聽得高俅居然是此次叛亂的主謀,叫他如何不怒?
許久,趙佶才微微平複一下心情,怒氣衝衝的喝問道:“還有誰參與其中?”
趙皓恭聲道:“未查得其他官員牽涉其中。”
趙佶眼中殺機大盛,咬牙切齒的喝道:“殺,滿門抄斬!”
“臣遵旨!”
趙皓心頭的一塊大石,終於落地。
(還有四章,壓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