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從節省生活費開始(1 / 2)

不懂得生活的人不懂得節省,因為錢除了掙來的以外,主要是節省來的。節儉,是一種傳統的為人處世之道。在加拿大付款,大多使用信用卡或支票。人們外出時衣袋裏、皮夾內不裝硬幣,尤其麵值一分的硬幣,人們幾乎不把它當錢。有的年輕人把商店找給的硬幣隨手扔進垃圾箱。冬天拋雪球打雪仗。有的男孩在雪團裏揉幾枚一分硬幣,花廉價成本製造了“新武器”。無怪乎馬路邊、草叢裏常有閃閃發光的一分硬幣而無人折腰。不過,有心人也是有的,電視上都報道過某銀行缺少一分硬幣,貼出告示希望收藏者支援,到銀行兌換。一位老人竟換了11000多枚一分硬幣,而且說這是他多年來在街道上、店家門口拾起來積攢的。

在加拿大家家都有積存硬幣的盒子,因為購物時總能找回零錢。商家把200元的東西,定價為19999元,所以副食品的價格無論是肉蛋、水果、點心等,定價都是599元、149元、089元……所以一分硬幣的用量還挺大,從硬幣上刻的發行日考察,幾乎造幣廠每年都出一分硬幣。家裏積存的一分硬幣不拿去花用,又不及時兌換,的確是一種浪費。據說有一位清潔工人,有一次清理垃圾發現一隻紙箱,內裝27000多枚一分硬幣。這位工人發了一筆小財,正應了“別人眼中的垃圾,正是自己眼中的財富”的俗語。常見一些少年在購物中心的噴水池邊玩耍,不時地往水裏拋硬幣,有的是為了練瞄準,有的是為了測運氣,水池裏總有一片片閃光的一分硬幣,日積月累,清潔水池的工人有了較穩定的小財收入。有一天鄰居小姑娘卡蓮茲抱著一個小豬攢錢瓷罐向我募捐,說是學校為增加每個年級的電腦設備,發起了一個“一分錢買電腦”計劃,發動學生們募捐。我用夾生的英語招呼小卡蓮茲進屋,拿出一張兩元的紙幣。誰知卡蓮茲不要紙幣,就隻要一分硬幣。她說她們的計劃是收集100萬枚一分硬幣,而且興奮地告訴我距離100萬枚的目標已經很近了。我很高興地將家裏積存的一罐硬幣拿出來,卡蓮茲從中挑了半天,興高采烈千謝萬謝地抱走了半罐一分硬幣。

“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怕窮。任何人來到世上都一無所有,但是什麼造就了那些富人呢?

有一次,我趴在沙發上小憩,正瞥見一枚晶亮的10元硬幣,滾落在客廳一角。我呼喚兒子:“看哪,有10塊錢在地板上,誰先搶到,就歸誰!”

很多父母大概已經猜到了,最後去搶那10元硬幣的是我自己。現在孩子寧可把握時間多翻幾頁漫畫,也不肯挪動雙腳去撿區區10元。

又一次,我叮嚀大兒子把隨手放置的200元零用錢收好,不然,我會沒收……我威脅的話還沒話完,大兒子慷慨地回了一句:“你要呀?你收吧,送給你。”

我知道,時代不同了!我沒有辦法讓兒子理解我們這一代貧窮的經曆,他們頂多故作被感動狀地聽我“講古”,聽罷仍然故我。

但是,與家人胼手胝足、同舟共濟地在貧窮中奮鬥,是多麼重要的人生經曆啊!我可以認定那段吃苦的歲月,是支持我這半生努力上進的力量源頭。我還記得和哥哥姐姐一張張粘獎券袋的日子,我粘得那樣努力,因為那是我所能與父母分勞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