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懂得寬恕,放眼未來(1 / 1)

為你的仇敵而怒火中燒,燒傷的是你自己。

說起仇敵,很多人都磨刀霍霍,恨之入骨,對手使你不安,敵人使你憤恨。你總想能夠給對手以報複而後快。可是,報複給自己造成的傷害比傷到仇人還要多。

對仇人的報複心理使你內心維持著一窩憤怒和狹隘。說些憤怒不止的話,醫學上認為,長期性的高血壓和心髒病就會如影隨來,伴你度過痛苦的一生。你的內心的怒氣充滿心間,報複充溢四肢,內心和四肢也便缺乏對理想的執著與追求,事業成功將會遙遙無期。

“既生瑜,何生亮?”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雄姿英發的周公瑾為他的對手孔明所氣,大叫一聲,吐血而死,而留下一個《諸葛亮吊孝》的假哭戲。仇視何益?憤恨何益?徒傷自己而令敵人稱快而已。

“為你的仇敵而怒火中燒,燒傷的是你自己”。

因此,《聖經》裏耶穌在鼓勵人們“愛你的仇人”,“愛你們的仇敵,善待恨你們的人;詛咒你的,要為他祝福;淩辱你的,要為他禱告。”

我的老鄉———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因而獲得了人間少有的內心的平靜與恬淡。他曾為他的信仰而爭辯,“別人強加於我的不公都是想讓我憤怒,我為什麼要破壞主給我的平靜。所以,主告訴我,平淡地對待仇恨和不公,心靈會升上天堂。”的確從老鄉的臉上,時刻能夠看到一臉的安然和平靜,光潔白晰、美好純正。

少用仇視的態度對待對方,能夠緩和你與對手的關係,從而建立互相尊重的友誼。

我曾試著按照老鄉的勸言,原諒我的“仇人”,取得了相互的諒解和尊重。

小D是個能在肉丁裏挑刺的人,他從不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每個人都好像不如他,與他共事的人似乎都曾受過他的指責和打擊,這,他自己也曾這樣與人聲言。所以與他共住一室,經曆了他的幾番“嚴責”後總有一種怨恨的感覺,心裏也曾有一種報複他的想法,說實在的,從他身上挑出缺點易如反掌,但是在張嘴要反擊時想起了涉世老手的勸言,何不借機一試。我約他喝酒。幾杯下肚後,我衷心地向他表示感謝:“你給我的指責,我曾經是十分憤怒的,因為你的指責總是誇大了事實,我也曾為此想報複你,但靜靜一分析,你之所以指責我,說明我肯定有著這方麵的缺陷和不足,你使我看到了自身需要改進的一麵。我自己也真正感受到,我們相處這一年裏,我確實長進了不少。我覺得不應該恨你,而應該感謝與你的共處!”他當然有些不好意思了,而我由衷的話語也確實表達了我逐漸會原諒他的“過責”的心態,於是,我們重新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友誼。

美國競選,對手之間相互攻擊、評論,甚至敗壞對手的名聲,但仍可在對手所組內閣中擔任重要職務,對人性的處事不能不說是一種啟示。能夠與你成為對手的人,必定有著與你分庭抗禮的能力和實力,你能原諒你的仇人,將你的仇人招至麾下,為你效力,不是更利於實現你的目標嗎?

由林肯委任而居於高位的人,很多都是曾批評或者羞辱過他的政治對手,於是林肯得以統一了南北方。

可是,如果你用報複和仇視對待對手,你會招致一個什麼樣的局麵呢?你將使你的敵手更堅定地站在你的對立麵,去阻撓、破壞你的行動,破壞你創造的一切成果。而你,也會因為心中充斥報複的憤怒無暇他顧,你的理想和目標又如何能實現呢?“如果有可能的話,不應該對任何人有怨恨的心理。”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也如是說。

為了保持一個健康的心靈和體魄,為了實現你的成功和抱負,學會原諒你的仇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