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樂芳菲等人才理解阿晚為什麼對自己的生母如此無情,原來其中還有這麼一段狗血的隱情。
話說阿晚生母是個表裏相當不一致的女人,跟她不熟悉的人隻當她是個官太太,隻有熟悉的人才知道她有多麼心狠手辣。
阿晚家原本也住在伏龍巷,他生父也是個讀書人,隻是天分不佳。家裏有富裕水田幾百畝,所以一家人日子過得比伏龍巷的普通人家要好不少。隻是阿晚的娘太不安分,總想著給他爹買個功名,竟然偷偷瞞著家裏把水田給賣了。這事兒出了,阿晚的爺爺奶奶都被氣病了,他爺爺直接一病不起沒多久就去世了。
但因為阿晚爺爺去世,他爹必須守孝,原本捐的官職就沒用了,而官方卻不會把錢退回來。結果就是阿晚的爹沒當成官,反而家裏的日子不好過了。然後沒多久,阿晚的爹發現自己的妻子做了壞事,她竟然偷著虐待病重的奶奶。事發後,阿晚的爹隻恨自己沒本事,又恨自己娶了個毒婆娘,可是苦於此事太過沒臉麵也不敢跟別人說。之後沒多久,阿晚的奶奶就去世了,阿晚的爹也病倒了。
一個家眼看著就要散了,阿晚的娘仍然不收斂,阿晚爹還沒死,她就勾搭上了別人。像之前一樣,阿晚娘的事情又被阿晚爹發現了,這次估摸著是阿晚娘故意的,結果阿晚的爹就被氣死了。隨後守完孝,阿晚娘就改嫁了,對方仍然是伏龍巷人家。
阿晚那時候還小,懵懵懂懂不明白家裏發生了什麼事情,隻是看著自己爹每天唉聲歎氣,直到他爹被氣死的那天他目睹了現場。
阿晚的繼父其實挺好的,人很老實,以為自己跟阿晚娘是真愛。因為愧對阿晚父親,阿晚繼父對阿晚娘和阿晚都非常好,而阿晚娘卻在私下裏虐待繼父原配留下的孩子。阿晚娘背著人的時候總是教育阿晚一些手段,攛掇阿晚繼承繼父的家業。
後來,阿晚進了學堂,慢慢懂了道理,心裏對家裏的情況就懂了很多。再後來大了一些,阿晚便托學堂的先生說話,離家住進了學堂。離開家後,阿晚漸漸地自己養活自己,不再問家裏要錢。一開始阿晚娘還惦記著阿晚,後來她又生了一個兒子,漸漸就把心思都放在了小兒子身上。
對於自己的母親,阿晚一開始感到很痛苦,但是他身為人子不能言母是非,可父親和祖父祖母皆因母親而死,卻也是他一生都無法原諒的。所以,他隻能選擇默默離開,就當自己沒有這個母親。
至於那位繼父,他畢竟也是氣死阿晚父親的禍首之一,而且他娶了阿晚的母親,與引狼入室無異,他們那個家最後會有什麼結局,那是他們的因果,與阿晚無關。
然而,也許上天真的是不公的,阿晚的母親做了那麼多壞事,卻依然活得好好的。她最厲害的一點就是,雖然她做了許多惡事,外人對她的評價卻很好。阿晚繼父的那幾個孩子,被阿晚的母親各種陷害,末了似乎還不知道事情是這位繼母做的,甚至還對繼母懷有感激之情。
總之,阿晚跟母親和繼父已經沒有了聯係。隻是因著他有代行走的身份,阿晚的母親在人前卻常提起他,是以之前遇到司徒嫣然才會那樣說。
這次阿晚娘突然出現,大約是聽說他成親了。阿晚娘肯定是看不上王瑞兒的,尤其是王瑞兒還帶了個不明不白的女兒,這大概就是她像王寧兒出手的原因,她很可能想敢王瑞兒母女離開。
阿晚娘事先沒打聽清楚,不知道樂芳菲跟王瑞兒是好友,也不知道樂芳菲才是四賢齋的擁有者。隻是她反應奇快,一聽說了樂芳菲的身份,心思立刻就轉變了。
阿晚慶幸樂芳菲反應快,沒有給一點麵子讓官差送阿晚娘去了大理寺。否則,一旦被阿晚娘貼上來,之後的麻煩事怕是撕都撕不掉。
阿晚打算過幾天再去大理寺看望他娘,總要讓她明白一件事,他這個兒子是永遠都不會原諒她的。以前沒有跟母親攤牌,隻是還沒走到那一步,但現在他有了自己的家,為了自己的家必須跟母親切割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