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作為決定地位(2)(1 / 2)

來到大慶,王進喜看到天南海北前來參加會戰的幾萬名戰友,看到鐵路沿線擺了幾十裏長的堆積如山的設備器材,看到就要開發的一望無邊的大油田,渾身充滿了力量。

3月的大慶,朔風呼號,滴水成冰,由於會戰上得很猛,幾十萬人一下子從全國四麵八方彙集到大荒原上,一時出現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沒有公路,車輛不足,吃和住都成問題。

為了戰勝困難,大慶油田黨委組織會戰職工召開了動員大會,工人們紛紛表示決心,要克服困難,拿下大油田。王進喜說:"我們工人階級,就是要有這樣的雄心,現在我們吃點苦、流點汗,為的是迅速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強大。隻要國家有了油,咱們石油工人再苦再累也高興。"

這時候,鑽機還沒有運到,鑽井隊天天派人到車站去等。王進喜更是坐不住,睡不穩,為做好開鑽準備而到處調查訪問,了解地層情況。沒過幾天,鑽機到了,但是吊車、拖拉機不夠用,幾十噸重的鑽機躺在火車上卸不下來。大家都很著急,王進喜說:"沒有吊車,咱們有人在。毛主席不是說人是最可寶貴的嗎?隻要有人在,咱們就有辦法把鑽機卸下來。"

全隊的工人們被隊長那衝天的幹勁和激情所鼓舞,"上呀",一聲呐喊,大家行動起來,從清晨一直幹到太陽偏西,硬是用繩子拉,撬杠撬,木塊墊,把鑽機從火車上卸了下來,運到井場。接著,他們又花了3天3夜的時間,把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聳立在大荒原上。這就是大慶油田石油會戰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運鑽機"。

可是,要開鑽,沒有水不行。當時,水管還沒安好。王進喜對大家說:"咱們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有人建議用盆端水,有人不同意,說:"你們見過哪個國家端水打井的?"王進喜理直氣壯地說:"就是我們國家!"他帶領著工人們與井場附近的群眾一起,硬是用桶挑、用盆端,奇跡般地運來了50噸水。

就這樣,在重重困難麵前,王進喜硬是帶領全隊以頑強的意誌和衝天的幹勁,苦幹5天5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

一天,天剛蒙蒙亮,王進喜在井場上指揮工人給井架"搬家",忽然一根幾百斤重的鑽杆滾下來砸傷了他的腿。王進喜痛得昏了過去。等他醒過來一看,井架還沒卸下來,幾個工人在圍著搶救他。王進喜急了,對大家說:"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說完,猛地站起來,舉起雙手,繼續指揮工人們工作。

打第二口井的時候,王進喜的腿傷還沒有好,整天拄著雙拐在井場上來回指揮。

一天,一聲巨響,鑽機上幾十斤重的方瓦忽然飛了出來,井噴的跡象出現了。

井噴,就是埋藏在地層深處的水、原油和天然氣,突然夾著泥沙,在地層的高壓下迸發出來,如果不趕快壓住,不僅會井毀人亡,連那高大的井架也要被吞沒到地層裏去。

在這危急萬分的時刻,王進喜忘記了自己的腿痛,立刻奔上前去。壓井噴需要用重晶石粉調泥漿,井場上沒有,他當機立斷決定用水泥代替。

一袋袋水泥倒進泥漿池,沒有攪拌機,水泥都沉在池底。這時,王進喜奮不顧身,把雙拐一甩,就縱身跳進了泥漿池,用自己的身體來回攪拌水泥。幾個年輕小夥子一見隊長這樣,也跟著跳了進去。他們在泥漿池裏整整奮戰了3個小時,險惡的井噴終於被壓下去了,油井和鑽機也保住了,而他們的手上和身上卻被堿性很強的泥漿燒起了大泡。

當王進喜被工人們扶出來時,腿疼得使他撲倒在鑽杆上,豆大汗珠不停地從臉上滾下來。回到大隊時,渾身上下都沾滿泥漿,兩隻鞋用繩子綁著,已經分不清鞋和腳了。吃飯的時候,吃著吃著,碗掉在地上,人卻靠在牆邊睡著了。

工人們見他一天天消瘦,眼眶越來越深陷下去,都關切地要他注意休息,他卻說:"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一天,王進喜和工友們正在快速鑽進,突然天氣驟變,狂風夾著雷聲,在原野上鋪天蓋地席卷而來。不一會兒,暴雨傾盆而下,打得工人們連眼睛都睜不開。為了鼓勵大家堅守崗位,王進喜屹立在風雨之中,一邊幹活,一邊隨口吟出一首詩:"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幹勁大,再大困難也不怕!"這首詩就像一曲戰鬥的號角,激勵著石油工人為多出油、快出油而艱苦奮戰。

井場附近的老鄉們,看到王進喜日日夜夜拚死拚活地幹活,深深地被他的獻身精神感動了,他們向工人們誇讚說:"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啊!"從此,"鐵人"這個光榮稱號很快便傳開了。"向鐵人學習!""發揚鐵人精神!"的口號響遍了整個大慶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