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那種感覺。其實我經常穿的就是那幾樣,牛仔褲,兩三件T恤、白襯衫。我非常喜歡杯子,看到就買,從青花瓷,到三彩手繪,再到各式咖啡杯,骨瓷杯,直接的後果是杯子泛濫,不小心就打破一個,清理殘片手被劃傷。別的不說,光擦灰都成了我每周的重要任務,特別操心它們是不是沾了灰塵。
直到我在擦的過程中又一次打破了一個,忽然有所領悟:喜歡的東西,為什麼都要買回來據為己有呢?我自己,不就是這個世界的寄居者嗎?時間一到,就得離開。
佛家講的貪、嗔、癡,也許就是指看不透和放不下,才讓我們如此之累,僅從對物品的執著上,就感到自己的局限。
其實,好東西是買不完的。更多的時候,完全可以隻看不買,光欣賞就可以了,誰說看到好的就要買回家呢,喜歡就多看幾次。就像衣服和杯子,我當時沒有買下的,又去看的時候,發現並不如上次那麼喜歡了。如果發現那一款不見了,還是會惆悵一會子的,但也會放鬆下來,就是放下了的感覺。
記得王靜有一次接受采訪時說,她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去逛街,就去看好的東西,不會買下來。一是因為財力,二是看到好的就買的話,再大的家也裝不下。當時看到她說的這段,深以為然。
發財的明星講自己的房子連衣服都裝不下了,需另置房產安置衣物。聽了沒有豔羨感,隻是替她累。對物質,都有一個需求的過程。直到悟到,才會放下。
不是衣服買得多,你就漂亮了。好東西最重要的一點,是養眼,是審美。審美在哪審都行,為什麼非要買回家審呢。最富有的態度,不是非去擁有。
看過,放下,到這種放鬆的生活狀態,不為物所累,就已經到了新的境界了。
哭和生氣,都是負麵情緒,發泄後,人會輕鬆不少。但是,如果不分場合地哭和吵鬧,那真會丟分兒不少,自己的後悔就是一種緊張了。
一次,在一個著名的賣鴨脖子的店裏排隊等著買。快輪到我的時候,一個女孩子“嗷”的一聲吼了起來:“你怎麼回事兒呀!明明是我先排的隊,你怎麼讓她先買了!”你有病啊你!這個大吼大叫的女孩在罵服務員。服務員一再地說:“對不起對不起!是我看錯了。”後來那個美女一邊接過鴨脖,一邊罵罵咧咧地走了。
服務員也許真的沒有注意那兩個女孩子的前後順序,但就因為晚了那麼一點兒,這個漂亮女孩子生氣發火的樣子、生氣的姿勢太難看了。所以我一直記得。她那凶惡的樣子,皺著眉,真的好醜。
也許那個美女覺得周圍都是陌生人,不會對她的人際產生什麼影響。但她那樣不開心,表情也醜了,她自己的心情也醜了,可能她自己都要過好久才能回複到平和鬆弛的狀態。如果一個美女經常如此生氣,沒有一點兒耐心和涵養,肯定會變得很難看。
在人際相處中,不論是陌生人際還是熟人間,越是對低於你的人,越要客氣謙讓,越小的人物越要尊重,讓對方感到被尊重的同時,也說明你修養不錯。很多人對比自己強的人,可以笑容可掬地迎合,對不如自己的人,就沒有那麼多耐心,如果對方是陌生人,以為趁機發泄一通沒有關係的想法是錯的,如果別人再反擊你,估計那就會是一場惡戰。搞得心裏都是生氣生出的毒素。
生氣的時候,誰都有,為了不使自己的表情變醜,可以在發火的前一刻,先在心裏念一句“阿彌陀佛”,相當於一個深呼吸,一兩次之後,所有上湧的濁氣全都排出去了,人也就痛快多了。
再來說哭,女人們從來沒有哭過的可能沒有。一位朋友說,她哭的時候,就躺在床上放聲大哭,直至手腳發麻,力氣全無,感到一陣輕快。然後起床去洗臉,敷一個麵膜,喝水,吃東西,整個過程一氣嗬成。最後她總結道,哭隻是過程中的一個步驟,美容美食一樣不會少。哭得手腳發麻,還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
另有一位,心情不好想哭的時候,會看最煽情的韓劇劇集,一邊看,一邊抽泣,麵紙堆得像小山,也痛快了也放鬆了。第二天,又是一條“好漢”,被人看到眼睛紅腫,借口理直氣壯:看韓劇感動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