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較好的職場人際關係,較廣的交際範圍的人,對職業發展有幫助。構建自己的職場人際關係網,也是無可厚非的。不過你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你的價值如何體現?
真正的人際關係觀
平等友愛,互助互利,這既是職場人際交往的原則,也是人際關係協調的標誌。在企業內部,職員不僅要以極大的熱情和主動,做好本職工作,而且要通過利益上的互動和協調,同事之間相互提供幫助,創造條件,相互滿足各自的需要。隻講索取不談奉獻,或者隻奉獻不索取的方式,都是歪曲的人際關係觀。
"爛好人"不願意拒絕,原因就是這些人是以人際為導向的,覺得一個愉悅的環境比完成工作任務更重要。許多時刻,你覺得"沒有辦法"拒絕,真正的原因在於你缺乏麵對自己拒絕別人請求,可能會產生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讓人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糟糕、很"無情"的人。要知道,如果你隻是勉強地答應別人的請求,不僅令自己感到難受,還會破壞既有的人際關係。建立起真正的人際關係觀是當務之急。在工作和生活中,為人處事要有兩個原則:一是"量力而行",另一是"盡力而為"。
幫助人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量力而行。"量"的過程,就是認識事物、分析問題、提出對策的過程。認識事物要全麵客觀,分析問題要實事求是。人各有所能,也各有所不能。在幫助別人時,要從實際出發,對自己已有的條件和時間有著清醒的認識,既看到有利的一麵,又看到不利的一麵。隻有自己的力"量"準了,才能顯"實"。這樣幫助別人既不會使自己陷入困境,也能產生最大的效益和成果。
盡力而為。"盡"力就是把力用好、用在刀刃上,調動一切主動、積極因素努力完成工作任務。"為"的方向不同、對象不同、目的不同,結果也就不同,彰顯的境界和價值追求固然也不一樣。在積極快樂的幫助別人時,需要細細思量和權衡"為了誰、怎麼為,為什麼、不為什麼"。
關於"量力"與"盡力"的辯證關係。量力而行是基礎,盡力而為是保障,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隻有力量準了,盡力才有依據;隻有"盡力"用好了,"量力"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得以實現。
一個人的"力"是可以變化的。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會不斷的成長,能力和知識會越來越豐富,今日之力不等同於昔日之力。如果思想上受到禁錮,手腳就會受到束縛,因此,需注意總結方法。
總結提示:
"爛好人"說NO的"偏招":遇到沒有人做的事情,如果你等待別人分配給你,你肯定就陷入了說YES還是說NO的選擇裏麵,如果你主動發現這樣的事情,那麼,你就擁有了讓別人"陷入說YES還是說NO的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