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首敘(1 / 1)

早晨,湘門。

湘門是一個門派,不香也不臭。湘門可以說江湖上的野雞門派沒什麼名氣,也沒什麼地位,更別說權和勢了。之所以叫湘門,是因為它為位於當今的湖南。要說江湖上的門派,響當當的有少林,嵩山,武當,峨眉……。

這些門派唐雲之並不清楚,隔得天遠地遠,老子關心它幹嘛!湘門原來叫蜀門。為什麼改名呢?原來湖南話跟四川很像,湘門的副掌門人雖然手不釋卷,博覽群書,但是很少外出。名字就是他取得,因為以前傳說有“蜀山”這個地方,裏麵的道士全練的是法術,法術啊!所以副掌門豪筆一揮題了個蜀門!多好的名字啊!肩負著自己的門派越越來越壯大的責任,敢情能練上法術,一統江湖!就取了這個名字。

湘門居於窮山惡水之地,與世隔絕,隻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如果他們改行當土匪的話別說蜀門了,就算真的蜀山來了也拿他們沒辦法。直道有一天,一群官員不小心迷路了來到了這個地方。本來就迷路了,體力不支,其中的一個官員看到“蜀門”後,大發雷霆!怒斥道“這乃湘地,竟敢題蜀門!”。真是一個好官!盡職盡責,帶頭抓起了文化管製。

湘門的人立刻出來了,因為這地本來就人煙嫋嫋,突然來了幾個雍容華貴的人全都探著腦袋,眼睛眨巴個不停。那個官員看到這麼多人出來迎接,以為全是因為自己的威嚴,便整了整衣服,眯著眼睛,緩了緩語氣“這是湘地,為何要題蜀門?”副掌門畢竟是讀過書的人,所謂學而優則仕,副掌門還未優就對仕和官場了解的仔仔細細,一眼便看出這是一群官員。

副掌門賠笑到“湘地人傑地靈,治理有方,物資富饒,本門乃寒門怎敢已湘字自居,本門地勢險要,又是自蜀地搬遷而來,自已蜀字自居。本門寒微,還不敢已湘字自居,愧對湘字。”

不愧是讀過書的人這馬屁拍的那官員像泡了個熱水澡一樣,舒服至極。

那個官員神色不變,道“作為父母官,百姓的事乃是我日夜所想,怎麼會有貧富,貴賤之別呢?任何地方我都不會落下!今天我就為你們題湘門二字!”

湘門這個名字就這麼定下來了。

那個官員並非無端端發火。他的兒子剛剛在四川仕途受挫,被彈劾了。兒子心裏不爽,老子心裏更不爽。於是叫了一群朋友遊山玩水,排解排解。沒想到山高水遠竟迷了路。看到蜀門想到四川,氣上心頭,遊了一天的興一下子全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