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為了滿足當地村民進行投商引資以及參與市場經濟經營管理活動急切需要提升自身文化素質的需求,深思熟慮的陳銳龍在經過他努力爭取到的一間廢棄小學的四間教室和“半間”辦公室開始了他開創性的辦學嚐試,著手策劃開辦沙井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第一個大專班--當時所謂的“半間辦公室”是因為他與當時沙井民兵應急分隊擠在一間小辦公室一起辦公。說起當時辦學條件的艱苦,了解當時情形的人現在回憶起來都仍倍覺感慨。
條件雖是艱難的,而理想卻是遠大的。單挑匹馬的陳銳龍在勞動市以招聘的形式錄取了3位教師,開始了沙井成人技術文化學校不平凡的創業曆程。在他的努力之下,1991年10月,沙井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與廣東省委黨校以聯合辦學的方式開辦的大專學曆班正式開班--作為深圳乃至全國第一個開辦大專班學曆班的鎮級成人學校,這在當時不能不說是一個全新的創舉,一個大膽的嚐試--現在,當年沙井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第一屆的大考學曆班的學生已成為沙井地區社會與經濟的骨幹力量了,而首次聯合辦班的成功不但成就了沙井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第一屆的畢業生們,更可以說是成就了現在的沙井成人文化技術學校。這一次聯合辦學的成功經驗使陳銳龍在探索中總結與歸納了沙井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更為成熟與獨特的辦學方略,並使學校走上了一條充滿特色的發展道路:
一、引進聯合辦學機製,上掛下聯拓寬路子。一是與院校聯辦,借智育人。多年來,沙井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先後與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省委黨校、寶安電大、寶安中專等多家學校聯辦,先後培養了500多位學員完成學業,取得大專文憑、600多位學員取得成人中專或高中文憑。二是與企業聯辦,送教進廠。學校先後在德昌廠、鬆維廠、銀海洋廠等數十家企業開班培訓各類人才幾千名;三是與教學點聯辦,擴大辦學規模。學校先後申辦30個教學點,僅2002年就培訓學員10575人。
二、堅持挖掘市場潛力,注重“三性”因需施教。一是根據社會需求,注重靈活性。隻要市場需要,有利於推動當地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有利於提高社區人們的文化素質,學校不拘一格,什麼班都辦。二是根據社區實際,注重針對性。2000年,學校與深圳九龍海關開辦的首個海關業務培訓班就因為報關人員業務素質有待提高,急需培訓,僅第一期培訓人數就達900人。三是根據學員特點,注重層次性。學校培訓的層次從老人大學到幼兒教育,從學曆到非學曆,從長班到短班,從文化知識到勞動技能培訓都有,從而使學校充滿靈氣與活力。
三、樹立“先成人,後成才”的教育思想,進行成教職教一體化的全新嚐試。1997年,隨站沙井職業高級中學成立,使沙井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沙井職業高級中學成為深圳市目前唯一一所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學校,而陳銳龍也開始了致力於兩校合署辦學的探索與研究。為了使沙井社區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又未能升上高一級學校校的學生能繼續學習,學到一技之長;同時也是避免其過早流社會成為“不讀書、不就業、不創業”的“三不人員”成為社會治安與社區的不穩定因素。學校以寬進嚴出的培育模式形成了其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並堅持樹立“先成人,後成才”的教育思想,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學校除了積極引進適合青年發展與興趣的專業課程外,每年都組織大型的學雷鋒便民活動和到西部海上田園的義工活動,並連續四年赴清遠貧困山區,與當地農民進行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同”活動;舉辦為救助貧困山區失學兒童和病重同學奉獻愛心活動;多次進行點鈔、計算器、計算機等專業技能彙報演示等係列活動。與此同時,學校更麵向全體學生,全麵貫徹教育方針,全麵提高教學質量,全麵進行改革。這使學校職業高級中學佳績捷報頻傳,各類競賽奮力爭先,學生多次在中學生計算機知識競賽、中學生足球、籃球比賽及區、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獎。幾年來,學校沒有出現任何事故,學生的違法犯罪率保持為零;學生參加成人高考和高職類高考錄取率逐年遞增,1998年錄取29人,1999年錄取42人,2000年錄取120人,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麵得到了全麵發展。而在此基礎上,沙井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更加強化了“以長養短,長短結合”的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一體化辦學模式,形成了“從出量入、略有結餘、適力發展”的發展理念,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濟入了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