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應雲無住生其心 (2)(1 / 2)

唐僧師徒到達了西天,唐僧脫離了肉體凡胎,頓覺身輕體健,步履輕盈。四人西天之旅行程的第一項安排,就是參拜偉大的天人導師:如來佛。見過了無比崇拜的如來佛,聽過了如來佛的諄諄教導,又在阿儺、伽葉兩個佛界後起之秀的陪同下,趕赴第二項活動:享用西天當地特產美食:仙品、仙肴、仙茶、仙果。這番佛家飯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佛祖處正壽長生、脫胎換骨之饌,盡由他們享用。阿儺、伽葉陪著四人用完餐,又帶領他們前往藏經閣,完成最後一項安排:取經。

唐僧在負責傳經的阿儺、伽葉兩位尊者的陪同下,參觀了藏經寶閣後,對藏經寶閣的宏偉氣勢和建築特色嘖嘖稱讚。兩位尊者打斷唐僧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三藏一聽就傻了,唐僧這些年確實沒攢下什麼錢,有錢也給八戒買燒餅吃了,隻好回答道:“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悟空見他講口扭捏,不肯傳經,忍不住叫噪道:“師父,我們去告如來,教他自家來把經與老孫也。”阿儺道:“莫嚷!此是什麼去處,你還撒野放刁!到這邊來接著經。”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勸住了行者,轉身來接。一卷卷收在包裏,馱在馬上,又挑了兩擔,下山去了。

藏經閣旁邊,就是燃燈古佛的寶閣,老古佛暗暗聽著那邊傳經之事,心知肚明,知道是阿儺、伽葉把無字之經傳去,就暗笑阿儺、伽葉糊塗:“東土眾僧愚迷,不識無字真經,卻不枉費了唐僧的這場跋涉?”喝一聲:“座下誰人在此?”燃燈古佛最近培養人才的工作嚴重滯後,門人寥落,座下隻有白雄尊者一個弟子。白雄尊者知道這是叫自己呢,心想左右是逃不了這個差事了,隻好閃出來接旨意。……白雄尊者駕香風趕上師徒四人,知道悟空棍子重,怕被悟空打著,從雲裏伸下手來,把經包抓在半空裏抖落,就趕緊收手,飛回去彙報了。

師徒收拾散落的經書,唐僧看見經書是白的,這回臉也成白的了:“這可怎麼回去見唐王呢?誑君之罪,誠不容誅呀!”悟空道:“師父,不消說了,這就是阿儺、伽葉那廝,問我要人事沒有,故將此白紙本子與我們來了。快回去告在如來之前,問他掯財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來!”

四眾急急回山。到了山門外,羅漢、金剛們都上來拱手相迎:“和尚是來換經的?”也不阻攔,放他們進去。唐僧納悶:覺得這裏的人和事都有點怪。如來聽了悟空的控訴,說了一番不鹹不淡的話:“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隻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隻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是說他們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接著又說了下麵的話:“白本者,是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東土眾生,愚迷不悟,隻可以此傳之耳。”才叫阿儺、伽葉,再傳有字的真經。

阿儺、伽葉二尊者又領四人,到珍樓寶閣之下,再次勒索。佛祖已經表態了的,再向誰告去?唐僧無物奉呈,隻得把唐王親手所賜的紫金缽盂送給他們,雙手奉上道:“今特奉上,聊表寸心。”那阿儺接了,微微而笑。旁邊做飯的廚子、守衛的保安、掃地的保潔們看了,都你打我一拳,我踢他一腳地起哄:“沒臉,沒臉,管取經的人要人事。”阿儺是有色人種,所以害臊也看不出臉紅來,但是的確是害臊了,把臉皮都羞皺了,隻是拿著缽盂不放。伽葉才去傳經。

這裏就有兩個問題:為什麼要傳白字的佛經?為什麼西方佛土也索要人事?

第一個問題,其實燃燈古佛和佛祖已經說得明白:唐僧取經,取的是經的真意,不是經書本身。佛祖傳給白字佛經,就是希望東土的和尚們,不要把精力放在經書的文字上,希望他們能像唐僧一樣,領悟佛經的真意。這裏要強調的是:唐僧雖然取了經,但是並沒有讀這些經。唐僧回到長安城後,太宗道:“禦弟將真經演誦一番,何如?”唐僧便於雁塔寺登台,方欲諷誦,忽八大金剛現身高叫道:“誦經的,放下經卷,跟我回西去也。”這底下行者三人,連白馬平地而起,長老亦將經卷丟下,也從台上起於九霄,相隨騰空而去。唐太宗隻好又選高僧,修建水陸大會,看誦《大藏真經》,超脫幽冥孽鬼。唐僧回到西天再次麵佛,被授予了佛位,可見唐僧的成佛與佛經無關。為什麼又要換回有字的真經呢?是因為佛祖擔心東土的和尚愚迷,不能識無字的真經,那麼依照佛經念誦奉行,至少不會墜入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