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住生其心,就是不依靠任何外在的東西,而在內心尋找永恒的快樂。
依《西遊記》裏麵的描寫,和尚不是好和尚,老道沒有好老道,那麼皇帝和神仙呢?他們快樂嗎?再來看看《西遊記》皇帝和神仙們的快樂指數:
先說唐朝皇帝:因為殺業太重,被鬼魂纏身,半死不活、半人半鬼的,他肯定不快樂。寶象國的國王,雖然身居王位,但是保護不了自己的孩子,公主被妖精擄走做壓寨夫人,還給他生了丟臉的妖精外孫,父女不能見麵,家庭不能團圓,還不抵普通的百姓,他也不快樂。烏雞國的國王就更不要提了,自己的王位被別人占著,自己的老婆、兒子管別人叫老公和爹,自己常年躺在水底當鬼。車遲國的國王朝政被妖精把持,等到自己的運衰,恐怕命也保不住。女兒國的國王是大齡女青年,嫁不出去都快成花癡了,好容易等到了異性,人家還不同意,想用強留住,可惜又搶不過妖精。當然她要是像三藏一樣自願獨身,還能歸到快樂的陣營裏,但是她可是自己哭著喊著要成家的,眼看著對象跑了,到嘴的鴨子飛了,臨了還被妖精嚇著,她能快樂嗎?朱紫國的國王,自己的媳婦都被人家搶走了,一點辦法沒有,還不好意思說,隻能夠暗氣暗憋,結果病入膏肓。小兒國的國王貪戀美色,弄得身體病病歪歪,天天讓妖精國丈嚇唬著,神智已經不清楚,不理朝政,國家治理得烏煙瘴氣,百姓民不聊生。用一句話描述皇帝們,就是“生不如死”。
再看神仙們,按理說他們生活在天上,不為衣食發愁,無憂無慮的,應當是快樂的群體吧?《西遊記》偏不這麼寫。能力最強、自稱“天下馳名第一妖”的孫悟空,被壓在了山底下;天上的元帥和大將,一個投了豬胎,一輩子豬頭豬腦的,受盡了嘲笑;一個隻能躲在水底,又凍又餓,每七天還要被天上的飛劍穿一百下肋骨,真是倒了大黴了。數數唐僧一路遇到的妖精,多一半都是天上來的,天上要真的是快樂大本營,這些神仙下來做什麼?所以做神仙也是表麵風光,不是真正的大快樂。我想玉皇大帝也不瀟灑,坐在這個位置上,要隨時小心著各路神仙,防備著別讓人家篡黨奪權,防備著再出王悟空和張悟空。還記得嗎?悟空剛出世玉帝就趕緊讓屬下去打探,看著是個沒什麼根基的猴子,才放心。玉帝活得也挺辛苦,快樂不快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玉皇大帝尚且如此,可見神仙們整體上也就是這樣了,SO-SO吧!
這個吳承恩真是大膽,筆下的和尚道士沒好人,皇帝神仙也受苦,他想幹什麼?
他想告訴你:做神仙並不是最好的。權力、能力、地位都是虛幻,神仙也是虛幻的,並不長久,追求這些不能帶來快樂。皇帝有權力吧,悟空有能力吧,當神仙有地位吧,做玉皇大帝尊貴吧,但是他們活得還不如你呢!吳承恩是在借皇帝和神仙之命運,點化我們每個人。我們不是皇帝和神仙,沒有權力和地位,我們也不想當皇帝和神仙,即便是這樣,我們和皇帝、神仙們也沒有本質的差別,因為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所倚仗的東西:譬如自己的學問、文憑、錢財、事業、美貌、聰明、父母、子女等等,這些都是外在和虛幻的。
那應該怎樣去尋找終極的快樂呢?五祖弘忍在半夜三更,用袈裟罩住窗前明月,小聲地告訴求法的慧能說:應雲無住生其心!
經書為什麼會缺失
有誌者,事竟成。唐僧師徒終於走到了靈山,在雷音寺參拜了佛祖,有驚無險地取了經書。佛祖又恩賜護法金剛,用神通駕送唐僧回長安。唐僧脫了肉體凡胎,更覺得自己玉樹臨風了,隨著金剛、徒弟們左右護持著駕雲而起,不覺心曠神怡,一派衣錦還鄉的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