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醉者在醉酒程度上已較微醉更進一層,此時,說話人在思路上、交談的欲望上已出現不受主觀意念支配的現象,可以說,這才是"以酒遮臉"。一般情況下,這也是"酒後吐真言"的前期階段。
正因為此,初醉者此時談話的特點是,或者滔滔不絕,不讓別人插言;或者神情激奮,表情認真;或者斬釘截鐵,一言九鼎;或者態度神秘,令人莫測;或者思路靈活,大異往時;甚至語驚四座,極度坦誠。總之,此時人由於酒精作用,大腦的活動已進入亢奮狀態,在較大程度上已不受日常習慣和顧慮的限製。雖然語言是清晰的,邏輯是合理的,情緒是興奮的,態度是誠懇的,但是卻已異於平時,再不受臉麵、環境、關係、禮俗等的約束,可以說,他已經到了道平時所不想道,說平時所不肯言,破除隋麵關係,掃除世俗障礙,照理而言,據實陳述。所以,這是千金難買的聽真話的大好時機,切不可輕易放過。
人超過初醉,到了大醉就已經開始失去理智。此時,人的思維已經紊亂,意識已經模糊,判定能力已經失去,已經說不出什麼有邏輯、有思想的談話,從這種意識幾近模糊的談話中,已經很難獲得說話的真實含義以及真實思想,故此也就談不上什麼真言假言了。
人進入沉醉狀態時正常意識已基本消失,大多沉沉入睡,即使未曾入睡,也完全失態,即使尚能發聲,也是語無倫次,彼此全不連貫的咿唔之聲,既談不上什麼語言,更談不上傳達什麼思想和信息了。
綜上所述,微醉的人言語中有真有假,初醉、微醉才是談話和聽話的黃金時間,所謂"酒後吐真言",就是指這個時候。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聽者應當集中精力,努力獲取真實的信息,萬勿以酒後之詞無足輕重而棄之。如果說話人已進入大醉的階段,則聽者必須注意,萬勿隨意地把"酒後吐真言"的說法濫推到這個階段。如果人已進入大醉、沉醉,則此時之言多不足信。
9.名分是虛假的謊言
很多時候幌子打得越大,說明越有問題。因為真正好的產品和有才能的人,是不需要用這些虛假的名分來作宣傳和增添光彩的。
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現象,隻要你留意,就可以找出它的規律。比如很多謊言之所以能夠得逞,最主要的是它們往往打著一種幌子、一種名分的招牌。貼在電線杆子上的廣告,凡是打"祖傳秘方"牌子的,你大可不必信它,因為它果真是祖傳秘方功效奇特,便用不著這麼自吹自擂。所以,牌子打得越大,就越有問題。
凡是將名銜當招牌打的,凡是把應該自然顯示的效果用某種名牌或者某種名分說出來的,其實際本事和實際效果多值得懷疑。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通過這種名分的宣傳來識破謊言。例如我們常看見電視裏播放的什麼晚會,主事人在介紹某位人物時,隻要說他是"著名"的某某,這個人一般而言是等著晚會以後才去"著名"的。而真正著名的人物上場呢,主持人不會說他是"著名"的某某,或許會這樣說:"你們看,這是誰?"
現在很多單位一級人物一大排,一級記者、一級演員、一級編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許多人在發表文章時,名諱之前總不忘加上幾個大字:國家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