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真相十一:適應哈佛大學生活(2)(1 / 3)

很多學生認為通過參加藝術團體的活動,特別是表演活動,也認識了自己。包括個人的長處、弱點、興趣。一個用功讀書的學生,會了解物理、曆史、經濟、文學方麵的很多知識,但他未必能了解自己。然而了解自我又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藝術活動將為了解自我提供獨一無二的重要機會。因此在大學裏,將個人的藝術興趣和緊張的學業結合起來,非常必要。

四、當需要對方,要主動尋求幫助

(哈佛大學1999級工商管理學院)傑克·卡羅爾

“我不能指望老師讀懂我的心思,所以到最後一切都還得自己負責。我想告訴其他同學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幫助,但你必須自己去尋找。我認為,隱瞞自己學習上的麻煩極為不利。不幸的是,我用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這一點。希望與我有同樣境況的人能吸取我的教訓。”

為什麼某些學生的表現與老師們的期望相去甚遠?如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處境,進行自助?指導教師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有效措施,來幫助學業上有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問題是否存在共性?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通過訪談,我們概括了學業處於困境的學生所具備的兩種症狀,並分析出四種導致學業失敗的可能原因。我認為,這也是美國許多大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

那些令教師和指導人員擔心的學生,很容易就能認出來。因為他們的成績實在是糟糕得讓人頭疼。不過,他們隻是問題學生的很小一部分。還有兩種不易察覺的症狀,也非常可能造成不良後果。

症狀之一,是某個學生感到與大學其他學生的疏離。少數學生也許能體驗到獨處的快樂,但畢竟隻是幾個。指導教師稍稍留心,就能認出具有這種症狀的學生。他們總是獨來獨往,既不參加任何課外活動,也不屬於任何學習小組。他們對付那些低分的招數,就是從教室到宿舍,關上門,獨自一人拚命熬夜,學習、學習、再學習。即使成績維持原樣,他們還是不肯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仍然日複一日單調地學習著,結果成績依然如故。更有甚者,幹脆放棄這門課程。

第二種症狀是不願尋求幫助。美國所有大學都設立專門機構,為學生提供幫助。很多學生一遇到麻煩,就非常果斷地找到教授、指導教師、宿舍管理員尋求幫助。可某些學生就是不肯這樣做。他們遇到問題,從不主動去找指導老師。這樣,別人就很難為他提供幫助。我們訪談過的40名處境不利的大二學生,都對此有深刻的體會。目前,其中20位同學已經改變了策略,遇到困難時就毫不猶豫地向指導教師主動提出,並獲取相應的幫助。他們的學習成績已經有了提高。但是另外20名同學依舊采取孤軍奮戰的方式,不與其他同學交往。他們的成績不但沒有改觀,並且呈下降趨勢。憑這種做法,想扭轉目前的被動局麵萬分困難。我們在調查過程中,一邊揭示這兩種重複出現的症狀,一邊明確建議學生們,尤其是那些自始就拒絕求助的學生,要以積極的心態主動去求助。這些工作已取得一些成功。

五、學業問題潛在四個根源

不擅於管理時間是第一個原因。幾個成績很差的大二學生談到學習習慣時,都承認自己的學習效率太低。所有成績不良的學生,在時間利用方麵最大的通病就是三分鍾熱度。這些學生很少安排大段時間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他們常常在兩節課中間擠出二十分鍾,或者在去食堂的路上拐進圖書館,看上30分鍾的書。有的學生在戲劇社、體育隊、合唱團泡了一個晚上之後,才回到宿舍開始動手寫長篇論文,做習題集,預習第二天的課程。可人在那時侯已經疲倦不堪了。除了熬夜工作,別無選擇。

這樣的方式不可能保證專注深入地學習一項內容,它會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經常寫作的人都知道,寫作這項工作需要大段時間集中進行,如果把時間分割成一段一段的,在這兒呆十分鍾,在那兒坐十五分鍾,要想寫出一篇精彩的、發人深省的文章,根本不可能。訪談之後我們才發現,那些成績欠佳的學生大部分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在哪裏。

第二個原因是那些學生把高中的學習方式帶進了大學。有些人比較幸運,靠著老辦法也行得通。但是另外一些學生,特別是那些高中時代的尖子生(高中的學術要求對他們而言比較適度),這種學習策略使情況更加不妙。繼續沿用老辦法當然容易,可它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在掌握新的學習技巧的過程中,一些學生遇到了重重困難。對於大學生而言,批判式思考是他們必須具備的技巧和能力。具體地講,就是要對多種材料,甚至是存在觀點分歧的材料進行主題歸納、內容概括,還得為此找到論據。這項學習能力在高中沒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到了大學卻至關重要。調整學習方式勢在必行,然而有些學生在這方麵很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