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這天特別陰冷,太陽在中午時分勉強露了一下臉,如同病人應酬時擠出的苦笑。就在這天,望龍的父母跌入了悲喜交集的泥淖。望龍的父親被確診為肝癌,而且是晚期,而望龍在省中學生奧數競賽中獲獎,而且是一等獎。透心的悲涼與由衷的喜悅如冰炭同爐,如火燒水澆。
手術前,望龍的父親斜躺在病床上,帶著與家人訣別的莊嚴沉重,召集至親好友商量交代有關事宜。提起兒子,望龍父親的眼中閃出了神采。兒子望龍正在一所寄宿製的省屬重點中學讀高三,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望龍的媽媽、舅舅、叔叔幾乎一致主張,這件事要瞞住望龍。孩子明年就要參加高考,扒扒算算隻有六個月了,不能有一絲一毫影響孩子的學習。每周日一如既往地由望龍的媽媽送飯送菜。望龍的媽媽要高高興興,不能露出一絲破綻,孩子放假,就說爸爸出差了,總之,要瞞得嚴嚴實實,瞞得滴水不漏。
望龍的父親雖然沒有下不了手術台,但發現癌症已經大麵積擴散了。醫生預言隻有三五個月的存活時間。在醫院住到年根歲底,還是回了家。實際上隻放了十天寒假的望龍天天埋頭做作業,忙得連油瓶倒下來都不扶。望龍的媽媽告訴望龍爸爸得了甲肝,是傳染病,最好不要接近。一心隻忙學習而又十分聽話的望龍隻知道爸爸生病了,也沒有在意。開學時,望龍跟爸爸招呼都沒有打,就在媽媽的催促聲中離家返校了。
春天萬物生長,生機蓬勃,望龍的父親卻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逃過大冬,逃不過清明"。望龍的父親終於在臨近清明時被無常帶走了。
清明這天也特別陰冷。"好日不現中",太陽偏偏在中午時分勉勉強強露了下臉,顯得有氣無力。就在這時,望龍的班主任張老師接到了望龍叔叔打來的電話。望龍的叔叔告訴了張老師,望龍的父親因患癌症,醫治無效,不幸去世。打算今天下午四點鍾破孝。破孝、火化、下葬等喪儀非兒子不可。這些環節本來需要三天,考慮到望龍學習緊張,準備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完成,特向老師請假二十四小時,明天晚上一準送孩子返校上晚自習。張老師遲遲疑疑吞吞吐吐地說,本來是可以多請兩天假的,可是明天下午安排了語文模擬考試。望龍的叔叔思謀了一下說,那不耽誤考試。望龍的叔叔懇請張老師做一下望龍的思想工作。
張老師隨即到學生宿舍找到了望龍,把他帶到辦公室。張老師首先肯定了望龍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接著指出當前這一階段的戰略地位和不可估量的戰略意義。張老師誠懇地說,這個時候,人要排除一切幹擾,全身心地衝刺。然後,張老師才告訴望龍他父親去世的消息。望龍一愣,頭腦一片空白,奪眶而出的淚水在臉上奔流。稍許停頓後,張老師有情有致地朗誦起"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古訓,有聲有色地評述起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受腐刑之辱而隱忍苟活,克服個人感情的大丈夫氣概。張老師補充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有生必有死,不足為怪。張老師希望望龍節哀順變。張老師不希望望龍沉溺於悲痛之中,從而對不起自己,辜負家長和學校的厚望。
望龍踏進家門,看見穿好老衣放在鋪上的父親,放聲大哭。望龍的外公外婆、舅舅姨娘、叔叔嬸嬸連忙勸止。他們不約而同地說,人死不能複生,你還有個把月就要高考了,千萬別哭傷了身體,哭壞了腦子。孩子!聽話!不準哭了!第二天中午,叔叔安排好車,叫他上車返校時,望龍抱住骨灰盒不肯離去。叔叔用手機又接通了張老師的電話。張老師既誠懇又沉痛地說,望龍同學,你要化悲痛為力量,以實際行動告慰你父親的在天之靈,模擬考試在即,學習比什麼都重要,你不能感情用事,因小失大!
走進學校的望龍又投入了緊張的考試之中。第四大題是閱讀一篇題為《奔喪》的散文,然後回答問題。看完《奔喪》,望龍又淚流滿麵了。平靜以後,麵對第一個問題什麼叫奔喪,望龍左思右想,絞盡腦汁怎麼也不明其意,最後隻得留下空白,付之闕如。
"清明時節雨紛紛",那"雨"可是人性中至真至美至善的親情的化身嗬。然而,在這一發生在"臨近清明時"的故事裏,我們所看到的,卻是那種人性中至真至美至善的親情被漠視甚至是被剝奪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