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嬌史料記載(上)(3 / 3)

衛女以‘女奴’‘平陽侯私宅家妓’‘賤民’之身進位為漢武帝的侍妾,又從小妾爬上了皇後之位,竄起之快簡直就是奇跡——為後世無數野心勃勃姬妾的奪嫡樹立了一個榜樣,不虧是‘未央宮神話’。可惜,未央宮‘神話’破滅起來比‘金屋藏嬌童話’更徹底更酷烈。

衛子夫是活著的時候被武帝下詔廢黜皇後、收回璽綬的,然後更是畏罪上吊,死後則屍骨無存。她死前眼睜睜看自己所有的子女、孫輩和近親一家家地滅在自己這個皇帝丈夫手上而無能為力;其心中的絕望和痛苦可以想見。衛女共生三女一子,子女及親屬結局概況如下:

長女衛長公主:第一任丈夫曹襄早逝。被武帝強迫改嫁神棍欒大,不久欒大又被武帝燒死,於是衛長公主第二次成了寡婦。當利公主的獨子曹宗,於後來的“巫蠱之禍”中遇害,不過當利公主的孫子曹喜又得到複家,當利公主的子孫家族是東漢唯二承認的兩個西漢列侯之一,另一個是張湯家族。

《漢書·高祖功臣表》:(衛長公主與表兄曹襄)子曹宗做征和二年巫蠱死,元康四年,曹襄(衛長公主)之孫曹喜杜陵公乘喜詔複家。元壽二年,侯本始紹封。建武二年,侯宏嗣。侯曠嗣。

次女陽石公主:婚內與表兄通奸,被舉報。後卷入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蠱’案,被漢武帝處死,穿越小說家們希望她死後拋屍野外。

三女諸邑公主: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蠱’案中,被漢武帝處死,穿越小說家們希望她死後拋屍野外。

獨子劉據:諡號‘戾’。發動叛亂,謀奪帝位,兵敗後自殺。

劉據怕受巫蠱案牽連失去儲位,夥同衛子夫策劃發動兵變以謀奪皇位。

《漢書--卷六十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中的“太子亦遣使者撟製赦長安中都官囚徒,發武庫兵,命少傅石德及賓客張光等分將,使長安囚如侯持節發長水及宣曲胡騎,皆以裝會。侍郎莽通使長安,因追捕如侯,告胡人曰:“節有詐,勿聽也。”遂斬如侯,引騎入長安,又發輯濯士,以予大鴻臚商丘城。初,漢節純赤,以太子持赤節,故更為黃旄加上以相別。”

從以上引文可以看出,衛子夫劉據母子試圖勾結外族失敗,反而是漢武帝劉徹將外族軍隊引入長安。皇後和太子衛隊在中國首都與漢武帝劉徹勾結的外族軍隊展開五日血戰——長安城血流成河,士民死傷數萬。兵敗後劉據逃到湖縣(今河南靈寶西)自縊,全家包括二子和諸孫(除嬰兒期的劉病已漏網)都被武帝處死。

衛青家族:穿越小說家們認為,這一家滅族了。遺憾的是,漢宣帝元康四年居然找到了衛青的孫子,恢複了家族。

《漢書外戚恩澤表》

發幹侯登(衛青第三子),四月丁未以青功封,坐酎金免。

元康四年,(宣帝)詔青孫錢五十萬,複家。

永始元年(成帝),青曾孫玄以長安公乘(爵位名,為二十等爵的第八級)為侍郎。

元始四年(平帝),賜青玄孫賞爵關內侯。

這一支後來一直得到兩漢皇室的照顧,發展為河東衛氏,有名的蔡文姬就是這一家的媳婦。

到了晉代,晉武帝司馬炎還誇讚“衛氏種賢,多子,女貌秀美,身長,麵白”。

南北朝的時候,河東衛氏是中國書法的領袖人物,衛凱、衛瓘、衛璪、衛恒、衛夫人,均載入中國書法史冊,大江南北,無不學其書法。其中,衛夫人為中國書法培養出一代書聖王羲之,使後人可以高山仰止。可以不誇張地講,中國書法三千年,凡書者無不受到衛氏書法的滋養。

公孫家族:滅族。公孫賀娶衛子夫長姊衛君孺為妻,是衛青好友。公孫敖,衛青好友,坐妻為巫蠱,腰斬。

陳氏家族:滅族。這個陳家是陳平的曾孫陳掌的家族,陳掌娶衛子夫之二姊君少兒(霍去病生母)為妻。

第二個‘第一’則是‘衛子夫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策劃和實施軍事叛亂的皇後’。

作為妻子,她謀害丈夫;作為皇後,她反叛皇帝、顛覆國家。在這點上,即使是後世中國唯一女帝武則天也隻能自歎不如:武則天好歹也是等到皇帝丈夫李治病故後才開始篡位行動的;並且隻是宮廷和平政變,沒有傷害到平民大眾。

衛子夫成也‘巫蠱’敗也‘巫蠱’,可謂現世報應。征和二年的‘巫蠱’案牽連眾多,衛子夫擔心兒子失去儲君之位,就乘漢武帝不在長安之機和太子劉據策劃發動兵變奪位。這場叛逆雖然最後被平定,但其性質和後果都極其嚴重:

衛女母子為擴充兵源,赦免放出監獄囚徒,更開武庫發兵器武裝這些罪犯。這造成長安城治安崩潰,引起大騷亂;很多百姓家庭被這些武裝囚犯搶劫殺害。

尤其可恨的是,穿越小說家們認為,劉據母子還吃裏爬外勾結外族,行漢奸之實——竟欲利用‘長水’‘宣曲’胡族騎兵入長安參戰。幸好沒有得逞,最後命令胡族騎兵入長安的反而是漢武帝劉徹。

叛亂之時,太子係軍隊與漢武帝劉徹勾結的胡族騎兵以及丞相劉屈髦帶領的政府軍在京城長安血戰的五日,長安民眾不明所以、無所適從,可憐在兩軍夾縫裏躲無可躲,數萬長安士族平民罹難——隻為了她母子兩人能長保富貴,無數中國平民百姓家庭家破人亡,橫屍街頭。

衛子夫的幸運在於曾孫(劉據之孫)劉病已漏網沒被殺。聰慧睿智的漢昭帝不幸早逝且無嗣,此曾孫乘虛而入成了漢宣帝。穿越小說家們認為,漢宣帝為證明自己作為叛逆之後卻繼承皇位的合法性,利用皇帝實權給曾祖母洗脫罪名、粉飾貼金,追諡她為‘思皇後’並建空墓。

穿越小說家們認為,如無宣帝,絕無當今史書中衛女所謂‘賢’名。穿越小說家們質問,勾結外族謀反、塗炭生靈的事實罪名俱在,數萬長安民眾冤魂在天,‘賢’在哪裏?

[王夫人]:漢武帝早年的寵妃,生齊王。早逝。

[李夫人]:漢武帝中年時期的寵妃,生昌邑王。早逝。

穿越小說家們指出,漢武帝的寵妃裏凡是生了兒子的,都年紀輕輕莫名其妙的早逝,衛子夫獨子劉據的太子寶座於是安穩。

[漢武帝後宮中其他生有孩子的嬪妃]:一律“遣死”。

就是說,隻要給劉徹生過孩子的後宮女人,不管生男生女,都被漢武帝在駕崩前下令於宮中處決了。其中,最無辜最可憐的是那些生女孩的嬪妃:公主沒有皇位繼承權,可即使這樣公主的生母也不免橫死,實在冤枉。

如此決絕慘烈,透露出武帝對外戚勢力根深蒂固的防範意識。

為幼帝不受鉗製,別說‘親生母親’就是‘可能的養母’也不留,所有外戚隱患一律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