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西漢,開國初期就有‘諸呂之亂’,最後則直接覆滅在外戚王莽的手裏。所以,任何一個頭腦還算清楚的皇帝,都會對外戚有所防備。
另,即使就個人而言,‘外戚’也始終是縈繞於漢武帝劉徹心中無法消退的陰霾。隻要仔細了解一下劉徹,就會發現:這位皇帝至始至終都在和外戚勢力做斡旋和纏鬥。
劉徹得帝位是因為外戚(妻子陳阿嬌、姑母兼嶽母館陶長公主和堂邑侯陳府),險失帝位也是因為外戚(祖母竇太皇太後和竇氏家族);最終能保住皇位還是因為外戚勢力的手下留情。對一個誌向高遠,心性激烈的年輕帝王來說,這樣的經曆絕對是刻骨銘心的恥辱。
武帝一生,對外戚的利用和絞殺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製衡、打壓、嫁禍、分化、剪除等手段更是輪番使用,百無禁忌。
執政早期,武帝雌伏於外戚權勢(祖母竇太皇太後和竇氏集團);
前期,離間和對抗外戚幹政(主要是:其母王太後和舅舅田蚡,竇氏家族);
中後期,打壓、分化和平衡外戚軍權(衛子夫衛青家族集團,霍去病集團,李夫人李廣利家族);
至晚期,為了避免外戚母後對下一任皇帝的幹擾,竟開‘立子殺母’之先例——直接冤殺昭帝的生母鉤弋夫人。
這個從後宮朝廷爭鬥中一路勝出的漢家帝王深刻了解外戚勢力的難纏和厲害。所以,當劉徹掌握實權後,陳家的財勢立刻從陳皇後的優點變成了她不可寬待的錯誤。
為了皇權能獨霸天下,為了避免陳家成為繼竇家之後又一個權傾朝野的勢力,漢武帝剝奪陳皇後的後位以打擊陳氏是完全符合邏輯的。
【千金作賦】 館陶長公主在女兒失位後,為女兒花千金請司馬相如寫《長門賦》,這就是所謂“千金買賦”。《長門賦》是西漢文學作品中的經典作品之一,情深意切,十分感人。但漢武帝僅僅對《長門賦》表示了稱讚。
長門賦
作者:司馬相如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
伊予誌之慢愚兮,懷貞愨之歡心。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廓獨潛而專精兮,天漂漂而疾風。登蘭台而遙望兮,神怳怳而外淫。浮雲鬱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飄風回而起閨兮,舉帷幄之襜襜。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訚訚。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嘯而長吟。翡翠協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
心憑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下蘭台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正殿塊以造天兮,鬱並起而穹崇。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鍾音。
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羅豐茸之遊樹兮,離樓梧而相撐。施瑰木之欂櫨兮,委參差以槺梁。時仿佛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成光。致錯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
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台之央央。白鶴嗷以哀號兮,孤雌跱於枯腸。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托於空堂。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案流徵以卻轉兮,聲幼眇而複揚。貫曆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諐殃。無麵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床。摶芬若以為枕兮,席荃蘭而茞香。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眾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鬱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複明。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注:《長門賦序》雲,“孝武皇帝陳皇後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於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上,陳皇後複得親幸。”【萬豔同哭】 漢武帝是中國曆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之一,但也是一個對女人狠絕的男人。比較而言,武帝對原配陳皇後還是手下留情、非常優容的;除剝奪皇後名分外,衣食用度上皇後級別待遇不變,以後居住在別宮‘長門宮’而不是關進宮廷監獄,最後得以善終。【萬豔同哭】劉徹其他的女人們就不同了,除了有幸早死(如:王夫人,李夫人)下場都很慘。
[趙婕妤]:作為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母,趙婕妤(別號:鉤弋夫人)是被漢武帝蓄意殺害的。
這位美人死時不超過二十五歲,在兒子被封為太子後不久就喪命了。劉徹的目的是避免出現‘主少母壯’的情況,防止呂後幹政舊事重演——此舉,開中國政治傳統中‘立子殺母’的先河。
[衛子夫]:所有武帝的女人中下場最悲慘的一個。衛子夫其人很值得玩味,她身上至少有兩個中國曆史上的‘第一’。
第一個“第一”:衛子夫是中國史上出身最卑賤的皇後,一個出身“賤民”的女奴。
‘賤民’是中國帝製時代裏社會的最底層。穿越小說家們認為,中國習慣法和中國後世明文法裏都有‘良賤不通婚’的規定,不過根據《二年律令》,自由人和奴婢是可以通婚的,生下子女都隨母,而且可以付錢贖身。
據張家山出土漢初《二年律令》規定:“奴婢為善而主欲免者,許之,奴命曰私屬,婢為庶人,皆複使及算,事之如奴婢。主死若有罪,以私屬為庶人,刑者以為隱官。所免不善,身免得複入奴婢之。其亡,有它罪,以奴婢律論之。”可見,漢代奴婢與庶人之間身份的轉換,比較靈活。
中國皇後並不要求出身高貴,但至少得是家世清白的自由民,比如劉徹的祖母竇皇後最初就是個家徒四壁的‘良家子’;中國皇後也不要求初婚,但必須合法合理,比如漢武帝的曾祖母薄太後是寡婦改嫁,而其母親王皇後則是離婚再嫁。
衛子夫的情況則大不同,盡管顏師古在班固的《漢書》的注解中寫明“媼者,後年老之號,非當時所呼也。衛者,舉其夫家姓也。”並以漢高祖劉邦之母被稱為“劉媼”為例,證明衛子夫生母“衛媼”從夫姓,衛媼的兒女們並非父不詳。但穿越小說家們認為,衛媼之“衛”與丈夫無關,除衛青外其他子女之父是誰一律不知;可見其淫賤。穿越小說家們堅信,‘私通好淫’為衛氏家風,甥去病亦是私生子,還好尚知生父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