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這次回湖北,到華中科技大學,我也算是回老家,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是湖北人,我是湖北黃梅縣人。這所大學我非常親切,因為它是我大哥的母校,他今天也過來捧場。還有一個人就是餘老師,我當年考新聞研究生的時候,我曾經請教過她和她的先生,都是很熟悉的麵孔。跟鄢老師一起做一個活動,我感到非常榮幸和高興,因為鄢老師是我的前輩。是在我們這一行裏麵不可多得的有良知、有水平的前輩,他也是湖北人,仙桃的,《長江日報》出去的,等於是我們兩個湖北佬回到家鄉和同學們進行交流,我感到非常高興。
今天的話題,網絡時代的公民素質,鄢老師講得非常好、非常全麵,我沒有什麼好講的,所以我要講一個與這個話題相關的另外一個話題,就是民主。大家可能對民主的話題不陌生,因為這些年來,我們國家一直在提倡,說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的民主與法製。大家讀過曆史書,在中共革命史中,應該是1945年,黃炎培先生和毛澤東先生在延安窯洞裏曾經有過一番對話,黃先生問毛主席——那時候毛澤東先生很謙虛——黃先生問共產黨得到政權以後,怎麼樣避免興亡規律。毛澤東說有民主,要用民主治理這個國家,我們就可以長期地執政下去,大概是這樣一個意思。
如果追溯到以前,當時中共的《新華日報》曾經發表過大量的歌頌民主——特別是美國民主的評論性文章,其中有些文章就是毛澤東本人執筆的,對民主非常肯定。我覺得從60多年前我們對民主就已經有堅定的追求,今天我在這裏講這個話題,我相信也是與黨追求民主不相違背的。
民主在中國的曆程也不算特別長,但是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我們確實經曆了非常多的坎坷,包括建國後不久就有幾次大的運動,例如當年的“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有人說那也是民主,是大鳴大放,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個民主是一個大眾式的民主,但是大家也知道,這個民主帶來的後果非常嚴重,是我們數以百萬計的精英和知識分子被打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