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校園行政化缺少獨立和自由意識(1 / 1)

主持人:其實我們的教育問題,除了撒謊,還有很多問題。比如說溫家寶到他的母校考察,還引用了一句話,學校裏應該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這也是我們缺少的一個重要因素。

朱大可:這個就是指大學裏基本的人文精神,獨立和自由。我所在的學校還好,我在學校親眼看到同濟大學黨委書記跟學生說要追求“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我覺得這個很了不起,今天這已經非常罕見,溫家寶敢在他的母校說出這樣的話,這也是以前很難想象的。為什麼要說這個話?本來這些東西不需要說,但是現在完全變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校園現在有個說法叫行政化,就是黨委書記淩駕於一切。

另一方麵也有很多同學試圖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但是他在整個校園體係裏麵是不被認可的,大學裏有很多係統來管理學生的思想,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呢?最終結果是沒有獨立的思想,這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畢業出來的學生思想被奴化,進入工作崗位以後,他們沒有原創的意識,沒有充分的自我表達和創新精神,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馬上就看到中國製造麵臨的問題。例如,我現在的手機,這是真的Apple(蘋果牌手機)。以前,我還想支持一下國產,花了1500塊,買了一個中國移動的天翼手機,跟蘋果做的一模一樣,背後還打著蘋果的記號,看不出任何的區別。找了很多人看,都看不出區別,外形沒有區別,唯一的區別是不能用。觸屏點擊,點半天沒反應,這就是它的品質——隻能模仿蘋果的外表,不能模仿蘋果的品質。這裏問題在於,我們已經失去了原創的能力,我們現在隻能跟在別人後麵爬行,變成別人的三流模本,這是製約我們未來文化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瓶頸。缺乏原創,這個隻能歸咎於我們的教育。

從小學開始,從基礎教育開始,我們就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主持人:推薦大家看一篇朱老師的文章,這篇文章在他的博客上就有,裏麵講了很多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例子。比如有一道題,三國的時候最聰明的是誰?回答說:孔明。我們都以為很正確,但這個答案是錯的,因為標準答案是諸葛亮。類似還有很多,您給大家講講。

朱大可:我舉個例子,這是上海市有家小學一年級的題目,問熊貓、蜜蜂、鳥和兔子這四種動物,有哪一個動物和其他幾種完全不一樣?

觀眾:熊貓。

朱大可:對,這是標準答案。為什麼說熊貓呢?

觀眾:國寶。

朱大可:對了,標準答案就是這個。但是實際上可以有四種答案,因為每個動物都和其他動物有顯著的不同:蜜蜂是這四個當中唯一的昆蟲,鳥是唯一長羽毛的,實際上應該是多元的一個答案。這是個好題目,是誘發兒童思維、想象力和邏輯能力的很好的題目,但是一設定標準答案,這個題目就變成一個垃圾。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我聽過一堂課,一個優秀小學老師在上一堂模範課,我去聽。這個老師在講春天,“同學們,大家看窗外。”大家就看窗外,“請問大家看到什麼?”小朋友踴躍舉手,我看到藍天、白雲、柳樹、小鳥,什麼都有。老師說全錯,標準答案是“我看見了春天”。從某種意義上你可以說看見春天這確實是比較好的一個答案,隻能說你這個答案比別人高明,但沒有對錯之分。憑什麼說別人看見的是錯的,你說的就是對的,難道別人不是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到的?所以文科,無論是文學還是什麼,除非個別語法題可能有標準答案,其他的沒有標準答案。

現在小學語文課經常做什麼樣的題目呢?把幾個詞串在一起做句子。現在所有的小學語文課都這樣,串詞你可以有不同的串法,隻要符合語法都是對的,可是它隻有一種串法是標準答案,結果導致家長全體崩潰。我的幾個朋友都是。有一個叫葉開(音)的編輯部主任,他應該是著名作家,結果他女兒的作文和語文題他都做不來,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中國整個教育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學校用這種所謂的標準答案,徹底地閹割了兒童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這不是一個個別的現象,而成了教育的基本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的教育成為以高考為目的的應試教育的直接反映,從一年級就開始,結果導致了學生思維能力的萎縮。因為你要做的隻是給出符合老師要求的答案,隻是想盡辦法去揣摩老師的意思,而不是去尋求真理。於是整個社會沒有自己尋找真理的可能性,這種空間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被扼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