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觀音廟裏遇親人(1 / 2)

鎮長王平,對龍鳳村的事兒,上心著呢。

他見鳳山改造的差不多了。他問馮大輝。

“馮書記,龍鳳村下一步的工作,還抓點啥呀?”

馮大輝一聽,苦笑不得的說:“鎮長,你咋還管我叫起書記了?有啥指示,你就說話。隻要你把方向指明,我卯足勁幹不就行了。”

王平笑了笑,說道:“現在的龍鳳村,你是一把手,當然得聽你的。不過告訴你啊,縣裏決定,下一段時間,要在龍鳳村召開一次現場會。您得準備一下。這一呢,要介紹介紹經驗。二呢,要說說以後的打算。所以今天問你,下一步的打算是啥?這個,你心裏必須有數了。”

馮大輝一聽,這事兒還馬虎不得。他對王平說:“下一步,我有點兒想法,但是不成熟。您說過,那我把龍鳳村打造成生態村,文明村,旅遊度假村。離這個目標,差的遠了。”

“那你說說你的想法,事兒總得一個個做,沒打算也不行。”

“鎮長啊,說實話。我這點能力,也使得差不多了。下麵再抓哪些事,我真的沒啥譜。再說,前麵也沒幹出啥成績。”馮大輝這話,一半是謙虛,一半是假話。

其實也不是假,而是有點情緒。這兩年多,他抓著農辦工作,還兼任龍鳳村書記,一個人幹著兩個人的活。挨了好多累,可是,鄰近一個鎮的農辦主任,被提拔為副鎮長。他呢,沒看到這個希望。

年輕人,忙來忙去,不都是為了前途嗎?

其實,他心裏這點事,王平心裏裝著呢,也為他爭取過幾回。可是,上麵一直沒有個明確態度。

“咋沒成績呢?幹的不錯嘛。不然,縣裏能到龍鳳村開現場會。”

“那又有啥用?都是些虛的。一點兒實在的也沒有。看人家柏家寨鎮的農辦主任,也沒見幹啥,提拔了。”

王平一聽,心裏明白了,這小子,心裏有點情緒呢。

“啥事兒別急,該來的總會來的。先塌下心來,好好做事。縣裏召開這次現場會,你要好好準備,這是很加分的事呢。”王平這話,馮大輝聽得明白。

馮大輝想了想,說道:“以前做的事,都明擺著。以後,我想該在龍河上下點功夫。美化綠化龍河兩岸,搞點兒網箱養魚,發展垂釣場。有條件了,可以搞點水上樂園什麼的。其他,還沒什麼具體想法。”

“嗯,這個思路不錯,可以把它具體的想一想。比如龍河岸邊,怎麼改造,種什麼草,栽什麼樹。垂釣園怎麼設計,安排在哪裏。”王平提醒說。

見馮大輝在思考,王平鎮長接著說:“我還有個建議,你們商量一下,把村裏的那個觀音廟。好好的利用起來,搞搞設計。看看怎麼修繕,怎麼改建,以後怎樣做宣傳。這可是一個很好的亮點。要把龍鳳村建設成旅遊亮點,這可是個畫龍點睛的地方。”

這個建議,讓馮大輝眼前一亮。心想:“這個主意挺好。”

“鎮長說得對,我們一定好好研究一下。想法挺好,但是,現在我們的能力有限,條件差點啊。”

“差什麼條件?就一個字,錢唄。這不要開現場會嗎,可能還有市裏領導參加。把它開好了,錢的事情就好辦了,別的事情也好辦了。你小子,前途大著呢。別像個老娘們似的,小心眼兒。”

這句話,把馮大輝說得不好意思了。他心裏想:鎮長對我挺夠意思。我還年輕呢,隻要幹出成績,曆練出能力,機會一定會有的。

馮大輝下了一番功夫,為現場會做了充分準備。認真準備了材料,進一步美化了環境。

在村幹部中間,認真宣傳了這次現場會的意義。中心意思是:開好現場會,錢就好辦了,以後的事兒也就好辦了。再往後,家家戶戶的錢,也就好辦了。

幹部、群眾的熱情很高。有了奔頭,精神麵貌就大不一樣了。

現場會那一天,縣長來了,市裏還來了一名副市長,還有電視台和報社的記者。動靜搞得不小。

馮大輝在會上做了發言。他講了兩年多時間裏,龍鳳村發生的變化。描繪了未來發展的前景。特別強調,這些成績。是黨的政策好,縣裏、鎮裏得力的領導和支持,廣大村幹部和村民齊心努力。

雖然沒有提到,村幹部做了些什麼?但是,人們覺得:這個人有能力,能幹事,是一個。

看到龍鳳村的變化,縣長很高興。給他爭臉呢。他心裏想:“以後的事,要抓緊辦。早一天幹成,對誰都有好處,包括自己。”

副市長是管農村工作的,聽了馮大輝的發言。他悄悄地對縣長說:“這個村子,縣裏要下功夫抓一下。有困難,市裏會給一些支持。他們的這些打算,盡量早點兒實現。”

副市長的想法,和縣長大概是一樣的。

看到副市長、縣長都挺高興。鎮長王平更高興,他對馮大輝說:“看到了嗎?好好幹吧,以後的事情,都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