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蜂房裏的蜜蜂和土窩裏的黃蜂那樣,聰明人應當團結在一起。
——[蘇]高爾基他是怎樣使技工把他的車子趕著裝配了呢?技工告訴艾倫,雖然他去執行警察勤務,積了很多工作要做,但是他早晨五點鍾就上班了,立刻動手為艾倫裝配車子,忙了一整天,並且在下班之前打電話給艾倫使他能夠在那天晚上取到車子。艾倫不去催迫強要,而去聽技工說他的故事,艾倫不但很快地取到了車子,而且與技工交上了朋友。
科羅拉多州雷克烏市的一位女士因應用了這項原則,而得到一名高級主管的合作,開展了她公司的婦女福利計劃。她知道這個主管本來反對這項計劃,他常常表示婦女應該留在家裏。
“當我走進他的辦公室,看到他辦公室牆上掛著好幾幅非洲景色的照片,我立刻說這些照片很美麗,他就告訴我是怎樣得到這些照片的,並且說了一些照片中有趣的特點。”
“然後我請他談談對於這項婦女福利計劃那些地方喜歡,那些地方不喜歡。在他說話的時候,如我能夠同意的地方,就表示同意他的看法,並且盡可能地提出問題來請教他,我讓他盡量發表意見。在談話之中,我告訴他我是‘老派’的人,我認為一個人要工作才可以得到薪酬,不能什麼都不付出卻想得到全天下的東西,這使得他又有新題目可以發揮了。我們的會麵超過了預定時間二十分鍾之多,我聽到他的部下按鈴催他的聲音,他們正在外麵的辦公室裏等他去開會。”
“第二天,我知道我們的會麵是成功的,在和其他主管集會時,這個主管說到了我們會麵商談的事情,並且為我們爭取到其他主管的讚同。”
卡耐基也指出,每一個成功的人都喜愛找機會表現他自己,以證明他了不起,能勝過他人,獲得勝利。因此他說,如果你要贏得有活力、有能力的人站在你這一邊,你就得向他挑戰。
參加紐約州甫基皮西市卡耐基訓練的馮雷,應用這項原則,成功地為他的公司培養了一名經理人才。他說:
“我有個且理名叫布魯士,公司要他盡快接受提任經理工作的訓練,以便提升他,委派他去主持一個店麵。他的毛病是有始卻很難有終,結果很多好的、有創意的辦法最後都無疾而終。即使明白地指出他這個毛病,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我就問他是不是‘能夠’管理我這個店麵。我的辦法就是給他挑戰,如果他說他不能,我就要問他原因何在,如果他說他能,那就說明我套住了他,因為他要證明他能。”
“我給了他挑戰,他說他能,我就要求他下星期接管這個店麵。他要作所有的決定。但是我還是在旁邊,他有問題可以隨時問我。一天過去了,很明顯。他不能處理我原以為他能處理的一些文件。辦公桌上亂七八糟,文件沒有歸檔,該訂的貨沒有訂,沒有一個人弄清楚工作表是什麼。但是一旦把問題找出來之後,一切又逐漸走上了軌道,我們有了一個新的安排。”
“幾個星期以後,布魯士仍然在經管我的店麵。他負責日常業務,我則有時間研究新的計劃。我們在一起日漸相互了解,使得店裏各方麵工作大有改進。如果公司派他另開一個店麵,我將會想念他,但是他已經能夠自己去經營了,並且有信心成為一名能幹的經理。”
象這種情形,提出挑戰需要勇氣,而接受挑戰就更需要大的勇氣。你必須對你賦予挑戰的人有信心,而更重要的是,你對自己把這件事情貫徹到底的能力,也得有更大的信心。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雷鋒給十幾歲孩子一個挑戰,往往是有效的辦法。賓州阿倫頓的詹姆士·柏特,說到他和他女兒克麗絲的一次坦白密談的情形。“她在學校樂隊裏任笛手已經有三年了,她說在學期終了前想不幹,由於過去她很喜歡參加樂隊,喜歡樂隊帶來的榮譽,因此聽她這麼說,很讓我覺得意外。她說她覺得樂隊的事情愈來愈沒有意思了。克麗絲不是一個凡事半途而廢的孩子,她要做的事總是貫徹到底,不輕易改變主意的。我說這件事得由她自己來決定,如果能過完這學期再離開樂隊,那本身就是一種成就。我指出她過去的成績,以及她所做的事情總會求得圓滿的情形,她學騎馬就學得騎術精良,學遊泳也學得技術高超。我們的談話中斷了一段時間,然後她驕傲地說,‘爸,我會留在樂隊裏,不會放棄不幹。’克麗絲接受了我的挑戰。由於這是她的決定,她會照著決定做下去的。”
怎樣才能教導一個人成為更好的人,怎樣教人和別人建立更好的關係?很明顯的,隻要求學員“背下”人際關係的二十一條原則是不夠的,所有卡耐基的教學哲理就在於“應用”。正如卡耐基課程所講到的其他方麵一樣,人際關係的訓練也需要態度的改變,這不是認知方麵的學習,因此不是光憑記下或研究就可以的,還必須依靠每個人在生活中加以應用。要教導這些,必須有富於了解力的教師、合作的學員,以及在生活中和在教室裏試用這些原則的機會。常常有的情形是,一個學員察覺出自己也有和別人同樣的問題,因此,認識到自己有必要改變生活態度、行為方式,甚至於生活方式。
紐約州右第卡市一個學員,說到他請他八十歲的祖母來家同住的情形。老人是一位非常獨立的人,喜歡自己去做事。為了維持她的獨立,她變得有點叫人受不了——她說她可以處理自己的事,不喜歡別人幫忙。“我想她真正要說的是,她要在我們一家和她之間有著某一種愛的關係。我以前並沒有看出這一點,直到聽到一個同學談到如何幫助一位年老的親戚時,我才了解。他所用的原則是對這位老人貫注真正的興趣,並且想辦法了解她需要的東西。那位同學說,這樣一來就把他們原來的關係完全改變了,原來時時擔心傷害老人的緊張心情,轉變成為真誠的友誼和關心。聽了他的談話,我想到我和祖母的關係。從那時候開始,我用更多的時間和她相處,我覺得她比以前快樂了,而我當然更快樂。”
幾乎卡耐基的每一堂課都會觸動一兩個學員的心弦,他們都說要是在他們父母在世的時候,能夠應用這些人際關係的原則去對待父母,那該有多好。“我從來就沒有對父親說過我是多麼感激他為我做的一切事情。”“我從來沒有對母親說我愛她,現在一切都太遲了。”
不過還有很多情況並不太遲,生活會因為應用一項或更多項的人際關係原則,而大為改善。很多學員由於應用人際關係的原則,而把敵人化為朋友,把一個泛泛之交或在業務上認識的人,變為更好的朋友。麻州波士頓的傑佛瑞·李查茲報告說:
“那天早晨我醒了過來,像平常一樣,趕著要離家上班。我和太太為家裏亂七八糟的情形爭辯著——也就是說連我們的兩個二歲和三歲大的孩子和一隻狗也嫌太亂,隻有我一個人會把東西放在該放的地方。我非常生氣,跑著離開了家。就在那一天,一個老朋友到我辦公室來看我,說他最近離了婚。我認識他太太,於是我就開始想這個問題,他們結婚的時間和我們差不多,而使他們離婚的問題,也可能使我太太愛蓮和我分開。如果他們及早應用我在卡耐基班上學到的人際關係原則,是不是就可以保住他們的婚姻?我想我沒有試著以妻子的觀點來看事情,我隻是不耐煩,沒有想到她照顧家庭和兩個小孩的擔子有多麼重。因此我就拿起電話撥回家,我對妻子說:‘我隻是要告訴你我愛你。’那是我們關係變得非常好的轉折點。”
唯有具備強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創造文明。
——[印]泰戈爾在中國香港主持卡耐基課程的麥高·鍾說到中國文化所產生的一些問題,以及有時候應用卡耐基原則所得到的好處,要勝過維持古老的傳統。鍾的班上有一個中年學員和他的兒子已有很多年不來往,他以前抽鴉片,現在已經戒掉了。在中國古老傳統中,老年人不可以先道歉,他覺得應該由他的兒子采取主動,恢複來往。在頭幾堂課裏,他談到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孫子女,他真希望和他的兒子一家重聚。由於同學也都是中國人,都能了解他的欲望和久遠的傳統之間的衝突。他覺得年輕人對長者應該尊敬,他認為不因自己的欲望而去向兒子求和是正確的,應該等待兒子來找他。
在卡耐基課程快結束的時候。他對全班說:“我仔細推敲了我的問題。卡耐基說過,‘如果你犯了錯,你就應該迅速而鄭重地承認。’現在要我迅速地承認我的錯,雖然已經太晚了,但是我還是可以鄭重地承認我的錯。過去我抽鴉片,對我兒子來說是我的錯,他不肯見我,把我排除於他的生活之外,並沒有什麼不對。我請求年輕人原諒,麵子上雖然不好看,但是犯錯的是我,我就有責任承認我的錯。”班上的同學都熱烈地為他鼓掌,表示完全支持他。在下堂課時,他報告他如何到兒子家裏去,請求並且得到兒子的原諒。現在他已經和他的兒子、兒媳婦,以及終於見到麵的孫子女建立起新的關係。
加州聖卡羅斯市一個卡耐基課程的學員,在第一堂課中就表示他希望更能和別人溝通,並且在眾人麵前把話說得更好。他講話的態度和風格,以及他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來的自信,讓他的教師覺得這個人所要尋求的,是某些更深入的東西。上了幾堂課之後,這個學員突然看出了他的問題所在,“我以前認為我和別人溝通有問題,而事實也確實如此。不過,這並不是因為我說話的能力不夠,而是因為我不能傾聽別人說話。過去我的習慣是讓別人的話從我左耳朵進去再從我右耳朵出來。但是在教室裏,我不得不聽別人說話。我開始真正地聽。我想我也從觀察教師的言行中明白了一些東西,他對每一個人都有真誠的興趣,我試著從他那裏學到一些技巧,我發現這些技巧不是什麼‘手段’,他對每一個人所說的話貫注的是真誠的興趣,使得我們都覺得應支持他,喜歡和他在一起。我現在把我學到的應用在自己的生活裏,別人對我的觀感和態度都改變了。”
很多學員沒有得到教師的幫助,就能對自己有進一步的認識。他們為了要在課堂中說些有關自己生活的事而思索,結果對自己有了較深刻的認識。也有些學員去找教師或助教幫助,以組織他們的思想,好有條有理地陳述出自己的故事。
大多數學員都不是“有問題的人”。他們隻是追求自我進步的一般男女,他們在生活各方麵都頗成功,但他們還是要參加卡耐基課程以求更成功。
“我在參加卡耐基課程之前,早就是成功的推銷員,”紐約市的唐納德·法戴西說,“我的問題是我對為我工作的人要求太嚴。我沒有辦法留住人,因為我總會和下自職員上到我所管理的推銷員對立。幸運的是,我看出這是我發展的障礙,我希望能獲得比我一個人單獨行動所能得到的更大成功。必須有人和你一起工作,否則你怎麼可能升到上層職位?由於我運用了人際關係的原則,現在同事們都支持我,而不再是我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我在三十五歲時就當上了公司的總經理。”
期望得到讚許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人的本性中,要是沒有這種精神刺激,人類合作就完全不可能。
——[美]愛因斯坦卡耐基各班都發給每個學員一本橡皮夾大小的手冊《金言錄》,裏麵列有卡耐基所講的基本原則。這些金言都摘自《人性的弱點》以及《人性的優點》這兩本書。畢業學員常常隨身帶著這本小手冊,不時地翻閱它。有的人用了很多年,裏而的頁次都磨損了,有的人弄丟了,就寫信來再要一本新的。畢業學員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從他們的皮包或錢袋裏抽出《金言錄》來看,有的是為了更強地記憶某一條原則,有的隻是要從卡耐基所說的原則的精神中獲得新的鼓舞。
有的推銷員,在等著和買主見麵的時候閱讀這本手冊。一個推銷員說,不論是等五分鍾或五十分鍾,讀了《金言錄》能讓他以更適當的方式和買主見麵。“我可以把這本《金言錄》背下來了,”他說,“但是再讀讀它,可以加強我的心理準備。”
佛羅裏達州鄧巴市的保羅·古爾曼認為翻閱《金言錄》會提醒他去遵循其中的原則。“最大的好處之一,是幫助我按照別人的興趣來談話。正象大多數人一樣,我常常喜歡談論我自己感興趣的事,因此我在我的《金言錄》錄中那條原則下麵用紅筆畫出來,每次打開《金言錄》,它就提醒我要應用那條原則,以前我要用六個月的時間才可以了解一個人,而現在我可以馬上就弄清楚他的一切。”
目前在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主持卡耐基課程的菲爾·丁恩,曾經到南美洲委內瑞拉開辦第一個卡耐基班。由於當時找不到能說西班牙話的卡耐基課程教師,因此早期的幾個班隻招收懂英話的人,學員也都是住在委內瑞拉的美國人和英國人。按照一般的做法,卡耐基課程請每一個學員帶一名朋友來上第一堂課。學員中的一位赫德雷·史考特帶了他的太太海倫來。“當她站起來說出她的名字時,”丁恩說,“我對她如銀鈴的聲音印象深刻。我想她不需要接受說話訓練,很可能不會參加卡耐基的課程,然而她參加了,而且在每堂課中都表現得很積極、很活躍。在最後一堂課中她說:‘真是感謝卡耐基的課程。’我以為隻是戲劇化地表演一下而已,但是她卻繼續說下去:‘卡耐基的課程使人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好的妻子、更好的母親和更好的鄰居。’”
卡耐基並沒有說應用了人際關係原則後,一切必會有神奇的改善,繼承他教卡耐基課程的人也不保證凡是應用卡耐基原則的人,就會自動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或者會有更快樂的生活。
也有的人雖然接受了卡耐基的訓練,但是沒有改變他們的老習慣,因此也就得不到什麼益處。隻有盡力應用課程所教內容的人,才會發現卡耐基的原則確實有用處。卡耐基承認這些原則不一定可以解決每個人的問題,他說他很抱歉沒有能夠在《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中,按照他原來的意思把話說清楚。他原來打算要說“有的時候沒有一項原則會奏效,你得把它們扔到窗外去。有的人就是該坐牢、打屁股、離婚、失敗、打官司。基本原則是要尊重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好的待遇的權利,但是有時候你就會碰到某些人不讓你以這個原則對待他們,那麼就是該采取直接行動的時候了,說不定要相約到外麵打一架。有的時候禮貌並不能建立起一個好的人際關係;如果你遭到攻擊,那就可能沒有其他辦法,而隻有起而自衛、自保。”不過,如果應用了這些人際關係的原則,至少采取直接行動的機會會減少些。維護保養可以防止機器故障,人際關係的預防措施也可以防止和家人、朋友、同事以及我們生活中要接觸的人相處發生問題,使生活中人際關係這一重要部分走向更好的方向。
在卡耐基畢生的演說事業中,他的精湛生動的演講,贏得了無上的權威和榮耀。然而,在他感受最深、最強烈的時刻,卻反而說不出話來。盛名將他捧上了天,人類的本性卻拖他下水;求知欲推他向前,歸宿感拉他後退;無休止的精力使他深具雄心,慷慨的天性又使他消除了侵略性。
隻有在宏觀世界中,人類才能發現自我的真正的價值。
——[蘇]高爾基這些衝突沒有在商業上抑製他成長為一名教師,或延緩他的雄心。一個實際的結論是:一個人應收藏起戰鬥動力,不該表達它。然而,仍有些地方使卡耐基異於一般人。卡耐基與其獨自保持全部的精力,還不如將這些精力以課程的方式展示於世。
戴爾·卡耐基課程一直在生機勃勃地開設著,這一情形已經超過了他原本的創意,這也是他戰鬥力的最後產物。這門課程將學員帶到了極致。在一節課程中,他們被鼓勵著表達狂怒及挫折;在另一節課程裏,又必須表現出完全合作的態度。一場活動鼓勵了笨拙演員的演出;另一場則有了真誠表白的機會。顯然,卡耐基課程一方麵教授贏得順從的說服技巧;另一方麵也倡導著人類心理的美德與善行。
雖然卡耐基課程將人們引向極致,然而也同樣的又向原點回歸。它促使人們努力向前,並向自我挑戰;它激發並增強人們的自我價值和人生目標。每個人懷著原有的期望前來,然後帶著不同的解決之道離去。有些人離開課程為的是尋求更大的安全感,有的人則為嚐試更多的冒險。有人正在尋求新的上司,其他的人則正在找尋領導才能;有些人想得到更多的成功、幸運及榮譽,另有些人卻著眼於更誠實、更慷慨或更寬容。
學員們因完成課程而獲得的證書,並不代表任何特殊領域裏的能力或專業才華,隻是認可了這些學員在課程中堅持到底的態度。學生們在本質上絲毫沒有任何改變,許多學員完成課程後,隻是感到更快樂,對自己更滿意。卡耐基的工作成就世人矚目。無論是從事何種工作的學員,隻要你能按照卡耐基課程的基本原則去做,你就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益。這就是卡耐基工作效應的最好表現。
三事業的頂峰
盡管經濟蕭條是一個很可怕的年代,然而我正是憑著這本書而增強了生活的信心生存下來的。
人人都渴望致富,卡耐基從自身由貧致富的經曆中認識到了這樣的道理,人人都可以學到這種技能,即通過模仿以往成功者處理人際關係的技能而走向成功。
當卡耐基課程取得越來越好的成就時,人們似乎忘記了曾經對卡耐基的詰難,又用一種敬佩的眼光看待他,而且也開始注意他所寫的書了。
說起寫《影響力本質》這本暢銷書,其中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卡耐基上課時,有時找不到寫東西用的紙,往往有許多重要的東西不能及時記錄下來。一天,他發現課堂上有許多明信片,便把這些東西寫在明信片上作為賀卡寄給老師們,讓他們作參考。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奇怪的賀卡了。
離於眾庶,則無英雄。
——李大釗當卡耐基開始寫書時,發現缺了很多材料,於是他又把以前寄給教師們的明信片全部收回,經過加工和整理,就成了現在這本暢銷全世界《影響力的本質》一書的原型了。
1930年初,戴爾·卡耐基的課程越來越火暴,許許多多的人慕名而來參加他的培訓,培訓之後,差不多每人都在自己的行業中取得了相當好的成就。
當然,書籍的出版並非一帆風順,卡耐基也碰到了一些曲折。
當卡耐基把兩本書——《林肯外傳》和《人生巔峰》交給西蒙公司出版時,西蒙公司的一位主編卻拒絕出版這兩本書。
卡耐基經調查發現,原來是他的前妻洛莉塔·包瑞在其中作梗。
經過一番周折,直到1934年這兩本書才得以出版,一個名叫裏昂·西姆金的人幫了卡耐基許多的忙。
裏昂·西姆金在1934掌握了西蒙公司,並把公司改名為西蒙及休斯特公司。他上任後發現公司不出版卡耐基的書完全是一個錯誤。
裏昂·西姆金看到了卡耐基的著作在社會上所引起的極大反響,決定親自出馬為卡耐基出那兩本書,但此時的卡耐基卻拒絕了他的要求。
盡管如此,西姆金並沒有放棄這一想法,他用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以一個學員的身份參加卡耐基的培訓班。
一天下課後,西姆金陪卡耐基散步回家。
西姆金說:“親愛的卡耐基先生,難道你不願意出那兩本書嗎?”
卡耐基笑道:“你們公司的那位主編不是說我的書有傷風化、沽名釣譽嗎?”
西姆金解釋道:“有一點你必須相信,每個編輯對書稿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的書確實好,我們公司為什麼不出版你的書呢?”
卡耐基被西姆金的誠心打動了,於是他答應讓西蒙及休斯特公司出版他的書。
自此以後,卡耐基和西姆金成了好朋友,在事業上互相支持。
由於卡耐基在當時的美國太有名氣了,而且擁有別人望塵莫及的金錢,對這樣的人,社會上自然就有一些人喜歡製造花邊新聞。如對卡耐基和秘書薇拉的關係,有人就曾經大做文章。
卡耐基對這些不置可否,他對那次失敗的婚姻仍記憶猶新,他並不想與秘書發展那種感情關係。在他眼裏,薇拉隻是他生命中碰到的一朵鮮花而已,他本人的感情並未因此而發生根本改變。他繼續安心工作,繼續撰寫他的暢銷書。
當時的美國經濟不景氣仍在持續,仍然有許多人失業,許多人挨餓。
然而,在這種狀況下,卡耐基卻以一個百萬富翁的麵目出現在美國公眾麵前。他的事跡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人們為這種奇跡所鼓舞,紛紛地走上尋找財富的道路。因此,卡耐基的成功可以說是美國公眾學習的榜樣。
由於卡耐基的辛勤工作,他寫了好幾本書,其中最重要的是《影響力本質》。這本書出版,重版,發行量巨增,其勢頭令人大為驚訝。隨著書的暢銷,人們也越來越愛聽他的演講。
人應當成為人們的朋友,他的一切都應當歸功於人們。
——[蘇]高爾基當有一家報紙的廣告登出卡耐基將在賓夕法尼亞旅館大舞廳作演講時,頓時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人們爭相前來聽卡耐基的演講。
有一位屢遭生活挫折而陷入困境的中年人彼得·路易斯,時常聽說卡耐基的大名,但是他沒有更多的錢去接受卡耐基課程的培訓。為了能聽卡耐基的這次演講,淩晨三點鍾便冒著凜冽寒風,走到這家大舞廳門口排隊進場,當時,他是第一位在守候的人。
旅館大舞廳裏人山人海,所有能容納的空間都塞滿了人,人們都想知道這位曾不名一文但現在卻是百萬富翁的人究竟是什麼樣子。
演講自然獲得了很大成功。
而彼得·路易斯聽了這場演講後,激動得熱淚盈眶。他接受了卡耐基的思想,不斷奮發向上,後來成為一個企業主。他說:“那時的饑餓、失業、疲乏困擾著我,我幾乎想自殺。但聽了戴爾·卡耐基先生的那番話,我的勇氣重又燃燒,重新恢複我青年時的勇氣,去尋找自己的財富。”